A*STAR走访Mirxes觅瑞,共谋未来发展新篇章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生物科技公司香港上市# #港股IPO# #生物科技股#

5月8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简称A*STAR)副总裁(生命科学)陈世伟教授携代表团一行莅临Mirxes觅瑞位于杭州新加坡科技园的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听取觅瑞在华发展8年以来的最新成果和成就。觅瑞之行也是陈世伟教授一行开启本次浙江之行的首站。觅瑞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周砺寒博士携中国团队热情接待了陈世伟教授一行。

觅瑞经新加坡科技研究局4年的孵化,于2014年正式在新加坡成立。创始团队董事长朱兴奋教授、首席执行官周砺寒博士与首席技术官邹瑞阳博士创业前皆就职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成立10年以来,觅瑞深耕于癌症早筛领域,持续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展开深度合作,在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周砺寒首先带领陈世伟一行深入参观了觅瑞的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并详细介绍了中新两国在运营体系、法规监管与临床准入等要求方面的异同点。陈世伟表示,对于一家创新型生命科技企业来说,从实验室研发走向临床应用是一个复杂、漫长且极具挑战的过程,除了需要面对来自技术上的挑战,如何稳定、合规地开展运营,同样是创业者们要面对的难题。觅瑞在东盟打造并交付了本地区第一家体外诊断工业4.0智能工厂,率先在业内实现了更高效、可靠和灵活的智能生产模式,并且积累了AI+体外诊断的先进经验,是生命科技(Biotechnology)与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结合即“BT + IT”的优秀典范。此外,觅瑞积极拓宽技术赛道,在多个研发平台上布局丰富的产品管线,紧紧抓住了目前临床上的痛点,这对于未来产品的转化及商业化而言,奠定了最为扎实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中,周砺寒表示,在中新两国政府、医疗生态合作伙伴与投资机构的支持与关怀下,觅瑞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在癌症早筛与精准医学业务中取得了飞速发展。周砺寒介绍,觅瑞的胃癌早筛旗舰产品GASTROClearTM在中国完成了9400多例的注册临床试验,整体灵敏度达到85%,远超于现有的胃癌血液标记物,目前已经向中国药监局递交了注册申请。近期,觅瑞还将启动菲律宾、马来西亚及印尼的注册申请与临床试验,以加速早筛产品管线在东盟地区的商业化进程。此外,觅瑞在新加坡重点打造了精准医学的技术平台,拥有东盟地区目前唯一也是最大通量的时空组学平台,旨在填补该地区在肿瘤临床测序与临床科研服务的市场空白。以新加坡为例,作为新加坡乃至东南亚首屈一指的临床服务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50%以上的肿瘤测序业务是由觅瑞旗下的医学检验实验室完成的。日前,觅瑞也向港交所更新了上市招股书,未来将持续深耕于癌症早筛与精准医学业务领域,以中新为双引擎,积极布局和落子海内外广阔市场,通过前沿技术与稳健经营,开发更加创新便捷、切实可行的癌症早筛解决方案,打造行业领先的精准医学服务平台,为全球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陈世伟表示,自2014年从A*STAR孵化以来,觅瑞已经在中国和新加坡等地搭建起了端到端的完备运营能力,组建了一支覆盖研发、运营及商业化等丰富职能的团队,在中国与东盟地区取得了多项可喜的成果,这是A*STAR成功孵化的明星项目之一,作为其他创业团队的榜样,觅瑞的经历对于新加坡医疗创业生态中的其他创业者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此外,双方就利用EDDC(新加坡国家药物开发平台)进行靶点开发、生物科技生态建设、联合孵化器以及人才进修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双方一致认为,通过加强合作,可以共同推动中新两地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关于觅瑞

Mirxes觅瑞起始于2014年,是一家领先的 RNA 检测技术公司,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血液癌症早筛产品和服务。我们开发及商业化了针对癌症及其他疾病早期筛查的精准、无创、可负担的血液miRNA检测试剂。

我们的胃癌筛查产品(GASTROClear™/觅小卫™)是一款基于血液miRNA的分子诊断试剂盒,已在新加坡获批并得到欧盟CE认证,正在中国进行一项接近万人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根据行业报告,Mirxes是全球范围内首家且唯一一家获得分子胃癌筛查体外诊断(IVD)产品监管批准的公司。为了引领全球癌症早筛事业,我们推出了旗舰计划--CADENCE(Cancer Detected Early caN be CurEd)项目,利用我们行业领先的 RNA 技术平台、在PCR诊断领域的深厚专业知识以及超高通量下一代测序 (NGS) 能力,开发一款基于血液的多癌种早期检测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