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2018中报阅读笔记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四点浅印象:

1. 资产质量上升明显

A. 不良贷款认定标准更为严格。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年初为1.43,年中为1.24。即使不良贷款认定标准更为严格,不良贷款率仍在下降,2018年初为1.7%,年中为1.68%。

B. 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年初为151.08%,年中为175.81%。拨备前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2%。若假设平安银行仍然保持年初的不良贷款认定标准,那么可以想象拨备前营业利润将会大增。因此,这里的-1.2%仍然不错。

2. 零售战略持续推进

A.个人存款比例较年初增加约2%+,年初为17.05%,年中为19.51%

B. 个人贷款比例突破50%,首次超过公司贷款

C. 信用卡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27%

3. 息差持续下降

净息差年初为2.37%,年中为2.26%。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利率都出现上升,公司贷款利率出现上升,而个人贷款利率却出现下降,可能是住房贷款在个人贷款中的比例增大的原因。

平安银行对此的解决方案是:“零售突破,对公做精”,在风险可控情况下,加大零售贷款投放力度,合理提高高收益资产占比;推动政府存款、行政事业单位存款等低成本存款吸收,降低负债成本。

4. 制造业(轻工业)贷款出现隐忧

制造业(轻工业)贷款占总贷款比例为8%左右,占公司类贷款比例为17.8%,制造业(轻工业)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2.69%。公司类不良贷款率上升0.2%主要由此引起。

中报33页解释到:“企业不良贷款率上升主要是受外部金融经济形势影响,本行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低端制造业等客户经营困难,融资能力下降,出现资金链紧张、断裂、无力还款等情况。”

中报19,20页进一步解释:“2018年上半年本行新增授信客户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等低违约率行业;批发零售、制造业等高违约率行业内客户有序退出,授信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平安银行正在减少对低端制造业(轻工业)的贷款,未来制造业(轻工业)贷款对总体不良率的影响或许会减小。

未来需关注:

1. 息差下降问题,“零售突破,对公做精”战略是否有效?

2. 制造业的不良率情况,贸易战要对此负责?


$平安银行(SZ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