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35回复:210喜欢:1444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2016-08-18 17:52

上市公司的生意,我们可以通过招股书,投研报告,深度分析等各种资讯去了解。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总是可以找到挖掘行业深度的工具。

但问题来了,我们看到的是全部吗?还有什么我们看不到的?

中国的上市公司,有很多招数迷惑人的。

首先:是树又不是树,是森林。最简单的方式,是先告诉你我做的A1生意,你觉得A1生意没有什么大不了,有很多竞争对手,前景充满挑战,不敢做出重点关注。但过了一段时间,这家公司的股价涨高了才会告诉你:我实际上做的是A1+A2+A3=B生意,A1生意只是B生意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乐视玩的就是这一招。真相信它做视频,就out了,它实质做一个生态,内容也做,终端也布,视频相关联的各种生意它都干。现在宝莱特也在玩这招,真信它做医疗仪器,就天真了,它实质要做血液透析医院,全用自家仪器。三夫户外也玩这一招,真以为它是个卖户外服装和装备的连锁店,就太单纯了,它整的是户外旅游俱乐部,卖装备只是其中一环而已,它组织户外游,组织赛事,户外休闲能赚钱的它都会去干。

其次,是山但结果不是山,是水。可以把山挖成湖,山变成了水,愚公还要动脑筋去移山呢,真相信它一辈子守着山,又单纯了。搞机械的整成了军工,搞游轮的整成了游戏,搞裤子的整成了互联网金融,搞房地产的整成了生物制药,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不用一一点名了。

最后,水还是那水,但最终汇成了海。茅台,因公款消费喝成了酒海;伊利,因消费升级喝成了奶海。爱尔眼科,眼科医院一家一家去开;迪安诊断,第三方诊断中心一家一家去开;宋城演艺,主题公园一家一家去开,利润的涓涓细流汇成了大海。

生意明明白白的,大家尚且看不清楚,只能看水就是水,海不会看也不敢看。那大部份生意明中藏暗的,看树不是树,看山不是山,更加会让人犯傻。等涨了N倍后,才明白,原来这不是炒股,这纯粹是在做脑筋急转弯!

写招股书的人,一定有强烈在推的东西,也一定有极力想隐藏的东西。相对于成千上万的分散投资者,上市公司也是要极力去卖笑的。是根据招股书的套路走,还是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

举例来说,像爱司凯,它的喷墨打印头,国內独家研制,可以3D打印,好个高大上。但是公司募资投向却不是这个大有前途的东西,而是行业持续萎缩的CTP产品。再查查爱司凯的关健技术研发人才,来自浙江大学。可浙江大学查不到任何有关喷墨打印头的公开研发资信。爱司凯两年前就打算上市,搜搜2014年的招股书,再对照当下的招股书,两年前就在说研发的东西,为何到现在还没个影?

招股书中若有陷阱,明明白白的后面,如果暗格留下,那是会误人的。暗的不去遮掩,要不然,欣泰电气之流如何能上市?当初读到欣泰的招股书,智能化,自主研发,节能减排,美丽的字眼一串串,单纯的人很容易心花怒放。它经营现金流为付,应收帐款巨大,为了上市,只能做手脚,银行汇票造假,借钱付款,自制银行进帐单和付款单,财务数据做的漂漂亮亮。读招股书,如何能读出造假来?

明的能看到的,都是人们想看爱看的。但若有份生意人的眼光,不仅仅从财务数据去看公司,而是从行业去看,老手是不会轻易选择行业成长性看不到的,甚至还在萎缩的公司。看看爱司凯的印刷行业,再看欣泰电器的变压器行业。平常行业做平庸的生意,就不会轻易动心去投资它们了。

招股书明中藏暗,除了不好的东西喜欢隐藏外,也有特例,明珠暗藏的公司竟然也有。中科创达就是好例子。初看中科的招股书,手机操作系统,都是小牌子在用它的,大牌手机都是自整架构。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碰到天花板,中科貌似很没前途。但仔细看它藏下的东东,在手机以外的智能设备这块,已预先布局了几年,和几大芯片巨头形成联盟,隐形中藏下了垄断,利润的增长很快会得到体现。把好的潜下,也真是服了它。

投资,投向明处,比拼的是眼光,未来水成海,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一定赢;投资,投向暗处,树变成林,还可以发挥下人的主官能动性,于细微处去推理公司的循环布局,从小树苗看出大森林来,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能大赢。

投资,最怕投这样的暗处。山不是山,是水。死水,要退市,亏惨;活水,成为大黑马,又容易捂不住,错过大机会,痛苦。前提要提前知道确切消息,无法分析,无法探索,无法发挥人性的灵光,这种投资太痛苦。潜伏这种可能山变水的公司,押宝一样押几家,很多人喜欢去玩,我是从来不玩,赚到也没什么意思。

光与影,明与暗,可以变化出层次,可以推演出大机会,可以提前潜伏,可以有意识的避开陷阱,探究相互的演变过程,一定很有趣!

2016-08-15 07:45

讨论已被 紫竹林的一艎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