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周一强势股逻辑 | 行业周期,进入上升通道,龙头营收率先释放信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周一强势股脱水

①半导体:近两日板块催化密集:首先,上交所召开集成电路公司座谈会,促进“科创板八条”落地见效;其次,两大半导体龙头韦尔股份澜起科技业绩超预期;此外,研究机构称台积电多数客户均已同意调升代工价格,带动台积电毛利率、获利表现优于预期并逐年攀升。

②PET铜箔:铜价持续新高趋势下,复合铜箔成本优势凸显,其相较传统6μm锂电铜箔的用铜量减少1/3,减重幅度超50%,具备降本、减重等特性,发展斜率有望加快

数据要素:随着消费电子旺季到来,公司大客户份额&ASP有望持续提升,同时探索人工智能硬件领域,三季度营收有望进一步环比提升。

相关个股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每交易日尾盘直播 , 分享前沿资讯

1、半导体:催化还是有点多

(1)大涨题材:半导体

近两日板块催化密集:首先,上交所召开集成电路公司座谈会,促进“科创板八条”落地见效;其次,两大半导体龙头韦尔股份澜起科技业绩超预期;此外,研究机构称台积电多数客户均已同意调升代工价格,带动台积电毛利率、获利表现优于预期并逐年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重磅会议将于下周一召开,市场预期对于新质生产力、科技等可能也有重要表态。

基本面上,五矿证券认为AI与先进计算带来的半导体周期提升已逐渐明朗,而今年一季度开始纯晶圆代工厂营收同比由负转正,说明非AI因素影响下的全球半导体周期刚刚开启增长阶段。

(2)研报解读(五矿证券):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①本轮半导体周期走到哪里了?半导体周期的持续时长通常为3-5年,目前正处于第5轮周期的上行期间(本轮半导体周期底起始于2023Q1)。AI是本轮周期的新技术驱动;产业去库存是半导体产业将迎来稳步上升的坚实基础。根据对经济周期和库存周期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全球和中国半导体周期处于被动去库向主动补库的转折期。根据我们对290余家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的统计分析,2024Q1,IC设计、光电子、传感器/MEMS、材料耗材/零部件、晶圆代工/IDM等五个细分赛道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出现同比下降,说明去库存初现成效;封测行业首次出现存货周转天数的同比上升,可能说明行业库存消化完成,开始出现补库。

②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将在周期中如何演绎?AI大模型的海量计算,使得全球高性能服务器需求爆发,从而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高速增长,未来也将提升AIPC/AI手机等终端消费品的渗透率。从半导体周期的角度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和PC也出现回暖。根据Canalys统计数据,2024年一季度全球PC、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均实现2022年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

③重点关注周期复苏逻辑。2023年4月以来,SOX同比、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美国制造业PMI先后由负转正,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上升周期的确定性不断加强。AI与先进计算带来的半导体周期提升已逐渐明朗,通过剔除晶圆代工厂营收中的HPC业务,来观测非AI影响下的半导体周期景气度。24Q1,纯晶圆代工厂营收同比由负转正,说明非AI因素影响下的全球半导体周期刚刚开启增长阶段。

2、PET铜箔:和铜价正相关

(1)大涨题材:PET复合铜箔+新能源汽车

主流的传统负极集流体为6μm铜箔,由纯铜组成,而复合集流体通常在高分子层的上下两面各仅有1μm的超薄金属层,近期铜价重回升势,从成本角度来看,复合集流体使用较少的金属,可以明显降低原材料成本。

行情上,板块里公司叠加半导体属性,今日多股大涨。

(2)研报解读(广发证券):铜价持续新高趋势下,复合铜箔成本优势凸显,发展斜率有望加快

①复合铜箔是一种独特的三明治结构,两侧各镀1μm铜,中间层为PET、PP、PI等高分子材料,其相较传统6μm锂电铜箔的用铜量减少1/3,减重幅度超50%,具备降本、减重等特性。

以电解铜箔龙头嘉元科技的经营数据为例,根据嘉元科技23年年报,电解铜箔产品的直接材料占成本比重为80.25%,锂电铜箔产品毛利率为6.49%,则电解铜箔的直接材料占收入比重为75.0%。

根据wind披露的电解铜23年均价为6.82万元/吨(含税),在增值税率为13%的水平下,根据铜的密度为8.92g/cm3,6微米厚度的电解铜箔电解铜成本为3.19元/平(不含税),计算得嘉元科技收入中,成本加成部分约为1.06元/平(不含税)。以24年5月10日8.01万元/吨(含税)的电解铜价计算,假设增值税率13%,单平直接材料成本将上升至3.75元/平(不含税),提升0.56元/平(不含税)。

②复合铜箔单位成本中铜占比较小,铜价上升趋势下成本优势凸显。

以重庆金美为例,根据重庆金美环评报告,金美的复合铜箔产品厚度为6微米,其中的高分子基材(根据金美环评报告,金美使用的为pp膜材)厚度为4微米,铜层厚度为2微米。在铜价6.82万元/吨(含税)的情况下,计算2微米厚电解铜的材料成本为1.06元/平(不含税);在铜价8.01万元/吨(含税)的情况下,2微米厚电解铜的材料成本为1.25元/平(不含税),提升0.19元/平(不含税)。

因此,复合铜箔受铜价涨价影响明显小于传统电解铜箔,成本优势在铜价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愈发凸显。

③根据wind,电解铜价格达到了2014年以来的历史高位。从历年电解铜价格来看,年度平均价格基本自2016年以来便处于提升通道,从2016年平均3.81万/吨提升至2024年截至目前平均7.22万元/吨。

3、数据要素:业绩低点已现

(1)大涨题材:手机产业链+公告

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下滑45.52%-37.51%。公司业绩承压明显主要原因是新业务收入规模大幅度提升,但盈利能力与原有业务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降低,以及公允价值变动等。

民生证券等认为,随着消费电子旺季到来,公司大客户份额&ASP有望持续提升,同时探索人工智能硬件领域,三季度营收有望进一步环比提升。

目前公司硬件业务涵盖手机、服务器、AI等多个设备,具体产品包括电池、散热、摄像头、中框等。

行情上,公司今日大涨9.42%。

(2)研报解读(长江证券):数据要素或将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①相关政策逐步落地,数据要素价值有望释放。2023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从国家层面统筹协调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规划和建设。由于我国是首个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国家,数据要素化尚处起步探索阶段,数据产权、数据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8项制度文件的出台或将解决当前阶段数据要素化在资产地位、权属确权、流通交易、利益分配和安全隐私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障碍,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②政策推动下,数据要素市场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25%,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000亿元。与此同时,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超12万亿元,占GDP约10%。随着数据要素流通利用进程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也有望逐步加速。

③政策供给逐步增大,数据要素产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家数据局成立以来,数据要素制度供给不断强化,数据流通体系逐步构建,随着数据产权、数据流通、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企业数据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等8项制度文件的正式落地,有望推动我国海量数据优势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并带动数据要素产业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