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物流开启β行情,重点关注供应Shein等全球四大跨境电商平台的企业——嘉诚国际(603535)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9

核心观点:出海主线行情下,跨境物流开启β逻辑,嘉诚国际等在核心城市拥有大型核心货仓稀缺资源的供应链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商将迎来业绩拐点(α),迎来戴维斯双击!

一、事件

2024年5月13日嘉诚国际发布公告:

跨境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然而,在主要参与者尚未达成全部盈利的时候,“卖水人”嘉诚国际却率先尝到了甜头。

据公告,嘉诚国际今年内第四次中标希音公司(Shein)合同,为质检外包项目,公司进一步扩大为希音公司提供业务服务范围。按完整会计年度测算,公司预计该合同每年产生的营业收入将超过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10%以上(至少1.2亿元以上,头两次分别约1.5亿和3亿元,据上市公司调研,希音全年大概有8亿订单)。

表:嘉诚国际24年与Shein签订合同情况梳理

二、跨境物流的β主线逻辑

(一)出海主线,小荷才露尖尖角。

在人口老龄+内需不足+逆全球化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企业出海成为新发展趋势。日本在萧条三十年的时候出现的大牛股就两条线,一条是消费降级,另一条就是出海了。国内有全球比较优势的制造业,率先出海奠定基本格局,并逐步向微笑曲线两端迁移。

今年出海版块上涨18%!仅次于低空经济。与低空经济不同的是,低空靠政策强驱动,出海靠海外高需求,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后续有望维持高景气。

轻工出海->嘉益股份->+120%

客车出海->宇通客车->+115%

摩托出海->钱江摩托->+75%

变压器出海->金盘科技->+65%

工程机械出海->徐工机械->+50%

同花顺出海50->+20%

除了A股出海标的亮眼表现,电商出海四小龙Shein、Temu、TikTok、阿里速卖通GMV在美国电商市占率达到10%(美国电商增长空间巨大,目前电商仅占美国零售总额4%)。人民网将跨境电商称作“出海新质生产力”,跨境电商在出海大主线背景下的核心地位愈发彰显。

(二)随着跨境电商的渗透率逐步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成为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强劲,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金额达到2.38万亿元,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支柱;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业务市场未来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货源、物流和仓储是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核心,而大多数物流企业未专注于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导致国际快递公司难以满足需求,尤其在购物旺季出现积压和爆仓。

(三)2023年以来跨境电商兴起,国产平台出海,物流话语权回归。

23年以来跨境电商出口产品从安克等大单品变成泛品,服装、日用等品类占比增加(量升),电商平台全托管模式兴起,有绕过货代直接与各环节供应商合作的倾向;

出口方面电商货占比提升,整体货量攀升且季节性加剧,国产电商平台集中发力欧美市场,服务链条拉长,跨境物流附加值提升(价升);

跨境电商渗透率在高价值(价升)货物、家具等非标品提升,带来跨境物流新机会。

三、嘉诚国际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城市拥有核心货仓

(一)履约是电商重要环节,占据核心资源的物流企业充分受益。

24年跨境电商平台竞争加剧,整体货量有望攀升,占据核心资源的物流企业将充分受益。

根据报道,TEMU预计2023年GMV为140亿美元,2024年GMV目标为300亿美元;SHEIN 2025年营收目标为585亿美元;阿里巴巴集团2024财年二季度财报,阿里国际数字商业收入245.11亿元,同比增长53%,是增长最为强劲的业务板块。根据GWS调研,亚马逊英国站的每日移动端用户从1月的930万降到6月份的830万,流失超100万;美国站用户数则从4月的5,400万日活下降到7月的4,600万日活,减少近800万。Data.ai数据则显示,从10月份的全球整体用户数量来看,亚马逊同比增长仅4%,而TEMU和SHEIN加起来猛增至2.6倍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带动国际物流及供应链业务快速增长

价值链延申,跨境物流企业单票毛利润有望改善。随着跨境电商物流产业链的日益健全,链上企业的挖潜方向正从单一环节的“规模经济”走向多环节整合的“范围经济”。通过延伸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实现单票货物的综合毛利润提升。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更加聚焦主业,实现供应链的“瘦身。嘉诚国际第四次中标的希音合同为质检外包项目,验证跨境物流企业在跨境电商全链路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中提供的服务多样性,跨境电商为物流企业提供业务量的同时,物流企业为跨境电商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以及一体化的全程物流服务。

未来跨境电商平台一方面和亚马逊沃尔玛等当地渠道竞争,彼此之间也将竞争。履约是电商重要环节,占据核心资源的物流企业充分受益。

(二)嘉诚国际在广东和海南等优越区域拥有优质仓储资源

嘉诚国际多年来持续完善重资产布局,核心仓储资源优势显著。公司发达地区高标仓仓储资源稀缺,且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充分利用区域产业集群优势和政策红利优势,另一方面公司客户资源优势显著,不仅在维系与大型制造业企业(日立松下等)合作关系,同时重点拓展知名电商平台类客户(全球四大跨境电商平台、lazada、亚马逊商家),公司24年已经四次中标希音(Shein)项目,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广州市南沙区拥有天运南沙多功能国际物流中心及嘉诚国际港两大物流基地,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在海南海口、洋浦和三亚,以及广州番禺等地兴建更多多功能大型仓储中心。

公司把握跨境电商红利,成长属性向好。2023年公司在跨境电商物流业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嘉诚国际港园区全面用于世界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出海业务。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为全球知名四大平台企业提供仓服务高达近百万平方米,此外公司规划的嘉诚国际(海南)多功能数智物流中心(预计总面积21.33万平方米)已完成封顶工作,即将竣工并投入使用。公司把握跨境电商红利,新产能快速去化贡献业绩增量,持续看好公司成长属性。

此外,公司也已经与华贸物流合资筹建航空公司,进一步拓展航空干线运输能力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已开通B747-400F型全货机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启航飞往美国达拉斯航线。预计2024年,将租赁多架飞机,承接客户商品航空运输业务。起飞地为广州、海南、香港等机场,航线为欧线及美线。

四、嘉诚国际迎来业绩观点(α)

24Q1业绩增速52%,非常漂亮,且23年业务结构已经调好了。

23年大幅度财务洗澡:23年年报四季度降幅较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嘉诚国际港转固,每个月大概多800万元折旧;二是可转债停止资本化,两个季度新增费用化约1100万元;三是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了财务洗澡,四季度计提信用减值3313.3万元,使得全年信用减值4419.84万元(2022为1630.93万元,2021为815.81万元),如果把多出的约2800万元加回,全年利润应该是1.9亿左右。

23年调结构已完成。23年赚钱的综合物流6.6亿元,同比+2%,毛利率45.27%,增加4.03%;不赚钱的供应链5.6亿,减少10%,毛利率11.6%,也增加了1.04%。调结构的痕迹很明显;

24年预计利润超预期增长。一季度业绩大幅度增长52%。由于嘉诚国际港的投产会慢慢爬坡,接下来二季度和三季度都有望单季度利润过1亿,全年3亿以上利润基本上铁板钉钉,海口项目预计5月投产,又能增加约0.2亿利润在今年。熬了这么多年,嘉诚国际终于业绩拐点到了!

五、估值修复预期强烈

公司自2017年8月8日上市以来,PB MRQ均值为2.40x,2024年5月13日收盘PB 1.75x接近均值向下一个标准差(1.47x),处于自身估值的历史低位

同样的,公司上市以来PE TTM均值为26.35x,2024年5月13日收盘PE 22.50x,处于均值与均值向下一个标准差(19.02x)之间,处于自身估值的历史低位。

六、计算器环节——1.5倍空间以上。

本不想摁计算器,因为现在摁计算器貌似会把好逻辑掐死,就简单拍吧。

净利润24年3亿净利润,sw III-跨境物流板块截至24年5月15日的PE TTM均值是40.7111x(已剔除负值1家)。则公司合理估值目标120亿,较现在42亿的市值成长空间约185.71%。

最后,附一段今天看到的话,很认可。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天道》芮小丹

全部讨论

05-15 22:24

05-17 16:21

东航物流呢

05-15 17:03

买了中创物流,今天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