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见月明:调整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的十二条建议--也是证券行业发展的未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一、去除制度障碍,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并注销本公司股票。这是发达国家上市公司鼓励投资者信心最常规的手段。

二、遏制大股东高位套现、减持股份的行为。发达股价的股市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大股东交易股票的交易对手,一般就是大的机构投资者,在我国大股东的高位套现减持,散户对交易对手,必要从制度上彻底解决。

三、建立上市公司愿意分红、国内外机构投资者愿意更多更久持有我国股票的税收机制。我国资本市场有一个“铁公鸡”现象,就是上市公司很少分红,只融资、不分红,正是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功能弱化的根本原因。应明确上市公司每年视不同情况实行40%、50%、60%的分红制度,并推出措施激励现金分红。【2024年已经在做了】

四、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税。印花税是个古老的税种,当年是因为纸质股票交易过户需要交易所背书,即私人交易占用了公共资源,所以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20实际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欧盟先后取消了印花税,目前全世界主要股票交易所,只有中国和印度还在征收。

五、以企业年金作为资本市场机构投资的源头活水。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是“中国版401(K)”社会保障计划。我们经常说缺少长期资本,光说没有用,应从制度上拿出长期资本一是企业的年金;二是个人商业保险,可作为长期资本。美国已经形成基本社会养老金(通过政府收入安排)、401K补充养老计划(企业和员工共同支付)、个人在商业保险公司的储蓄养老账户(每年最高5000美金的免税存款)三大养老保障制度。2009年美国股市低迷的时候,401投资账户41%投资股票基金+9%股票+45%股债平衡或偏债基金+5%货币基金。美国401养老计划和股市紧密相连。

六、构建老百姓愿意购买个人商业保险的良性机制。

七、尽快建立有效的退市制度,打破我国股市IPO的“刚性兑付”。发达国家,每年上市和退市大体持平。美国退市公司大体三类:一是企业老化,营收不及预期,股价低于1美元自动退市;二是重新私有化;三是财务造假等勒令退市。三者比例大体为6:3:1。

八、鼓励“独角兽”企业在股市健康发展。

九、赋予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管理权,提高其金融地位,使之真正成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证券公司一是上市公司的中介;二是股民投资的通道。应当赋予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管理权,提高金融地位。英美混业经营是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失去界限,投资银行占主导。我们截至目前,培养了一批世界500强前茅的银行、保险,但是没能培养出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证券公司,很重要的原因是:早期为防止客户保证金被证券公司营业部挪用,规定客户保证金三方托管,不归证券公司管理,使得证券公司只是简单的资金通道。对于目前,各大证券公司早已把分散在证券营业部交易通道的资金管理权全部上收到总公司;中登也完全对所有交易动态进行实时监控,排除被挪用的可能。

现在有条件把客户的保证金交换给证券公司,这是国际惯例,也是证券公司不断壮大的基础银行和保险之所有能成为强大的金融机构,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们掌握并管理存款或者投保客户资金。证券公司拥有客户保证金的管理权,是证券公司资本中介能力的信用基础。

十、建立中国系统重要性股票监测制度并以此其为成分股,重新设立“中国成分股指数”。这种股指类似美国道琼斯30工业指数,可以取代甚至取消上证综合指数。现在国际国内评价我国股市一般就看上证综指,这存在很大问题。从发达国家股市来看,一般活跃的和不活跃股票各占1/3,而成分股指数只代表最活跃的部分;美国股市大涨实际指的仅仅是道琼斯30种工业股指数从6000点涨到24000点,根本不是全部美国股票加权平均的综合指数

上证综指之所是全部股票的加权平均指数,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全部上市公司只有几十个,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市公司从十几家增加到5200多个,自然不应该再搞全部综合指数,而应该适时推出成分股指数。

十一、针对“中国成分股指数”设立国家平准基金,替换现在具有准平准基金功能的证金公司。除证券公司之外,平准基金也是资本市场平稳的重要工具,是市场大跌时防御冲击的撒手锏。

股票市场不只是投融资市场,同时还肩负着“主权资本定价”的核心功能。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之后,代表美国核心利益的金融机构和实业股价大跌,但是美国政府绝对禁止其它国家主权基金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说明,国家主权资本价值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

目前我国已有汇金、证金两家平准基金,总规模不足2万亿元,尤其是证金公司担子很大,而且很多资金来源多为商业借贷,每年偿还的银行贷款利息约为800亿元,成本很高,这使得平准行为扭曲,不得不从事低吸高抛的操作,这就违反了平准基金成立的基本准则。

因此建议,国家设立“中国成分股指数”平准基金,替代证金公司。平准基金可以直通央行,以央行货币发行权支撑平准基金运营的资金来源;也可以是财政发行特别国债,额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由中央确定。

一旦股市发生危机:一是鼓励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回购注销股份;二是养老金与企业年金可以入市;三是平准基金托底护盘。平准基金的盈利怎么处置?一般来说,平准基金在股价严重低估进入,股指合理退出,国际上没有平准基金赔本的先例。退出后,盈利既可以按年划转归社保基金,也可以打折公开发售给民众。

十二、建立金融市场预期管理的长效机制。市场预期管理是金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觉得预期,预期觉得价格,价格变化决定资本流向,资本流向决定经济结构。

以上12条建议中,前6条设计税收减免优惠和管理;后6条涉及管理体制和方式改进,体现了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

备注:以上资料根据黄奇帆《结构性改革》整理所得。本文的十二条建议目前在金融改革中有些已经出现,有些是政策前瞻。

聊聊自己的几点感想。

特别是第九条:赋予证券公司保证金管理权,提高证券公司金融地位;解决了我当下对证券行业的一些困惑,证券行业的未来在哪儿?坚定了未来证券行业发展的方向。

第十条:建议重新设立“中国成分股指数”。我国的股市指数太多了,大多都是重复的,没有意义,特别失真。另外,我们的行业、热点板块也有几百个,太多了,对于投资者来说,并没有意义。一个热点出来,再造一个热点板块只是,很多热点都是高度重叠的。

第十一条:设立国家平准基金。股票市场不只是投融资市场,同时还肩负着“主权资本定价”的核心功能。既然很重要,那就早点成立,不要做差价,这个格局是自己给的。股民现在对市场没信心,为什么?大家都懂。

$上证指数(SH000001)$ $证券(BK0057)$ $中证A50(CSI9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