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矛盾之下 国际动力煤市场“旺季不旺淡季不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陕西煤业(SH601225)$ $中国神华(SH601088)$ $华能国际(SH600011)$ 

9月22日,在广州举行的由中国煤炭资源网(汾渭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2022年第十一届国际煤炭市场高峰论坛”上,广州粤和能源有限公司国际部采购总监黄勇对国际动力煤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煤出口国。黄勇表示,今年以来,印尼煤炭价格经历了大幅波动,从长期来看,影响煤炭价格和市场走向的主要因素是供需矛盾。由于煤炭产量、储备不足导致供需错配,加之突发事件影响,都可能会引起煤价阶段性的大涨大跌。

从数据来看,2021年全年,印尼向中国出口煤炭量1.96亿吨,占印尼煤炭出口总量的46%;出口印度7365.2万吨,占比17%。而2022年前7个月,印尼出口中国7317.6万吨,占比31%;出口印度7102.7万吨,占比30%。

今年以来印尼出口中国煤炭量大幅下降,主要是国际煤价大涨,对比国内价格产生倒挂,国内电力和非电力企业对进口印尼煤失去兴趣。

同时黄勇指出,4月份,中国原煤产量较3月下降超3000万吨,叠加4-6月份中国煤炭进口低位运行,煤炭供应受到双重影响,一旦受到其他因素扰动,就会在煤价上显现出来。因此,中国管理层要求煤矿加大产能建设,提高产量和储备(基地)量,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

从国际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从国际市场的动力煤进口减少4000万吨,这些煤流入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在疫情和俄乌冲突背景下经济下行,需求不振,今年7-8月份原本是煤市旺季的情况下,国际煤价出现大幅下滑,出现了“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情况。

黄勇表示,目前,市场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随时可能会因为某个突发事件导致猛涨,而高煤价使得买家恐高情绪升温,因此国际市场高价预计不可持续。

不过他表示,短期内这种矛盾很难解决,因为大环境下经济不景气,全球都在推动低碳经济,除了中国政府集中管理模式下,有计划增产,也有可能落实到实处,其他国际供方很享受目前低供应量带来的红利,缺少提高供应量的动力,反而有投资方想出售动力煤炭资产,同时银行对煤炭行业持不支持态度,国际煤炭行业更难有大的产量提升。

对于印尼而言,由于年初煤矿会对生产计划报政府批准,因此下半年增产概率极低。同时受到国际减排的影响,煤炭行业投资在收缩。在煤矿生产和投资增加可能性微弱的情况下,很难有动力追加投资进行扩产。

黄勇预计,第四季度国际动力煤价格不会出现较大程度的下跌,但也不太可能出现去年大幅上涨的趋势。同时,不可控因素包括俄乌冲突持续,欧洲能源采购等等。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情势还是大概率会出现,但是不排除突发事件会使市场大幅波动,市场需要耐心等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