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债收益上行?固收如何做抉择?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2

近期,长债一路“狂飙”,市场热度较高,对于不同类型的固收产品有不同考虑和建议。
后续关于各类细分固收品种的建议
1)利率债:核心在于利率风险(利率上行),可通过控制久期长短来调节。当前,随着国债下行至近20年的低位,通过“拉久期来要收益”的交易行为正在走向极致。①对于长债,特别是超长端的利率策略债基,包括但不限于3-5年、7-10年、30年等各个品种,拉长来看收益曲线依旧平滑。但长债走到这个位置,短期的波动不是不来,而是什么时候来的问题,且利率越下,后面回调的速度可能会越快。因此,对于还未上车的投资者,短期追买并非明智之举,可等这波调整过后再上车。而对于持有的投资者,需要做好预期管理,短期害怕“车辆颠簸”可适当回避或切向安全性更高的中短债。

②对于中短债基,当前票息配置价值较高,同时,一旦3、4月货币宽松兑现后,中短债及同存还会有较好的资本利得交易机会。对于持有的投资者,考虑到交易和时间成本,不必过于纠结,即使有回调,22年底的债灾也证明了,短债产品的净值修复速度和效率非常高。
2)信用债:除久期影响外,核心在于信用风险(借钱不还),可通过控制信用下沉来调节。随着万科等传统优质企业的风险事件暴露,当前整体处于违约“明牌”阶段,对于信用风险不必过于担心。后续配置上,考虑到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水平,高票息资产难寻,我们建议:对于稳健类投资者,中高等级+偏短端信用债产品有相对更高的风险收益比;对于期望更高收益且风险承受力尚可的客户,可适度转向偏短端信用下沉产品。
3)可转债:可理解为一种具备债底保护的权益资产,是牛市前期的一个重要配置品种。同时,转债市场主要定价权仍在于量化、套利等机构资金,投机属性较强。一般而言,在每一轮熊末牛初,部分较低风险偏好资金,不敢轻易大量买入股票,会开始集中涌入具有安全面值的可转债,快速推动可转债行情。2月初以来,观察到转债市场有所反弹,但并没有多少资金流入,弹性较低,或暗示当下权益市场并未真正达到牛市拐点。当前转债产品整体溢价率21%,处22年来最低点,可作为后续权益市场熊牛转化的一个先行观察指标。
4)同业存单:简单来说,同存是流动性更好、安全性更高,但同时收益性相对较低的“短债”,适合投资者短途旅行,随时上下车(满7日即可赎回)。目前1Y AAA同存到期收益率约2.24%,从历史数据看,近两年同存指数基金的最大回撤中位数为-0.13%,回撤修复天数为17天,在抵御波动、锁定收益上值得信赖。后续配置逻辑与短债类似,早配置早收益。若投资者前期担心债市回调风险,用流动性更好的同存类产品接续是不错的选择。
5)美元债:从先验数据分析看,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后,美债及黄金产品收益性较好,24年美元债产品具备相对稳定的收益预期。当前配置有助于分散组合国别配置的系统性波动,且不仅可以吃到较高的美元债券票息(4%),等后续美联储降息,还能吃到美债价格上涨的资本利得收益。预计降息时点大概率在年中。#债券基金# #债券# #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