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聚创纳入港股通,激光雷达之王价值爆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马斯克曾断言依赖激光雷达是条错误路线,但中国智驾在今天打了他的脸。高度成熟的产业链正在不断提升可用性和性价比,突破一道又一道关隘。

竞争会养成龙头,国内激光雷达产业,跑出了全球领先的速腾聚创。2023年,速腾聚创拿下国内激光雷达销量冠军;今年1-4月,速腾聚创占据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近50%份额,遥遥领先于行业,北京车展上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有超过一半搭载了速腾聚创的产品;5月底,速腾聚创公布财报,业绩质量大幅提高;6月11日,速腾聚创正式纳入港股通,股价飙涨,成交额创上市以来新高。$速腾聚创(02498)$

从创业时的“黑马”到上市后的“宝藏股”,速腾聚创拿到一手好剧本,稳居市场“C位”。

多定点强交付,速腾聚创称王的两个背景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2024年激光雷达的上车量将突破97.59万辆,2025年将突破175万辆,预计2024年激光雷达在15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的搭载率将达到16.04%;IHS Markit则预计2030年全球L2搭载方案有望下沉至5-15w价格区间,2030年L2渗透率有望逼近60%。

巨大的市场空间引来众多参与者,但能像速腾聚创一样实现定点+交付都强势领先的并不多。

今年4月举办的北京车展,很大程度上反向透露了相关供应商的产品竞争力。根据太平洋汽车统计,在2024北京车展中共展出了72款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其中37款车型搭载的都为RoboSense激光雷达,占有率超过51%。

速腾聚创MX新品在4月中旬发布后,迅速获得三家主机厂量产项目定点,其中两家为老客户智己、小鹏,可察觉到其产品实力。据悉,在北京车展中,这两大老客户也透露了其下一代车型定点仍会继续选择速腾聚创的信号。

复购,源自对产品实力的信任,和过往合作经历的认可。同时,这也意味着激光雷达的需求依旧处在上行区间,市场非常关注优质供应商,甚至需要提前锁定产能,确保未来按计划上车。2025年上半年,MX就会实现大规模量产。

遵循这个逻辑,截至2024年5月17日,速腾聚创已获得全球22家汽车整车厂及Tier 1的71款车型的量产定点订单,其中包括一家2021-2022年全球销量最大的整车厂——根据公开信息推算,这家整车厂是丰田。进入全球车企供应链第一序列,意味着速腾聚创迈过重要里程碑,在全球激光雷达企业中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应用、业绩、估值全面爆发,速腾聚创走向成熟体

速腾聚创已完全脱离创业阶段的青涩,进入商业模式、技术实力与产品价值互相激励的正循环中。它是当前激光雷达行业的世界级龙头,也为行业格局的演变指明了道路。

首先是规模效应和量产中的渐进式研发迭代,速腾聚创2023年交付量同比大涨349.12%至约25.6万台,今年前四个月装机量超过15万台。大规模开发提升了研发效率,也扩大了市场化机遇。

速腾聚创在今年4月推出的售价在200美元以内的中长距激光雷达MX,比起上一代售价 500 美元的M1P/M2降本超过60%,原因就是受益于速腾聚创的 M 平台在经过三次迭代后,形成了“扫描芯片化、数据处理集成化、收发芯片迭代化”的芯片化方法论。MX在保持良好性能的同时,所需光学器件大幅减少,并应用了全自研专用SOC——M-Core,促进MX硬件设计、性能、成本、功耗均明显优化。

在业绩电话会议上,速腾聚创CEO邱纯潮表示:今年下半年会推出自研芯片来取代FPGA,产品价格还会有相应下降;同时随着产品起量,公司原材料议价能力提升,成本会进一步降低。也就说,利润会进一步提升。

由产品性能和出货情况强力支撑,一季度,速腾聚创总收入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149.1%;经调整净亏损同比收窄11.5%。而在目前形势下,速腾聚创的商业价值显然还没有完全兑现。不过,市场已提前看到其乐观的前景。

6月11日,速腾聚创正式纳入港股通,资本市场反响热烈,速腾聚创股价一举突破300亿元,稳居激光雷达上市公司第一市值。从一季度数据看,其销量和营收同样位列全球第一。

对于当前的速腾聚创而言,这显然还不是终点。除了手握的定点之外,产品不断提质降本带动行业规模扩大,仍将让速腾聚创稳坐王座。在中国激光雷达走向量产装车的过程中,它的上升空间依然广阔。

来源:港股研究社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恭喜东方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