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财报里的饿了么,“大爆改”终局是“破茧”还是“破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今年,饿了么正式扛起大旗,同时阿里本地生活板块也迎来了大考。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财年内本地生活集团亏损98.12亿元人民币。

本地生活业务仍在亏损,阿里是喜是忧?

回顾来看,近三年,饿了么作为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的重要板块,多个核心指标持续向好。

2023财年第四季度,阿里组织战略调整。本地生活集团中,饿了么和高德分工负责“到家”和“到目的地”两个板块,这一调整,帮助饿了么成功“瘦身”,GMV增长和订单增长显著上升,平均订单金额同比提升。

2024财年第一季度,阿里明确“1+6+N”布局和六大业务集团,饿了么继续实现GMV同比增长、UE持续为证、订单密度持续提升。

从本次财报来看,饿了么稳定增收并减亏的成绩,无疑向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这意味着接连不断地“爆改”,正在给阿里带来积极影响。

财报显示,在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快速增长的驱动下,财年内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9%至598.02亿元人民币。

得益于饿了么持续创新消费体验、增加平台优质供给,实现了交易用户和购买频次的显著提升,由此带动平台订单增长强劲。

具体来看,“年货节”期间,饿了么联合多地商家为用户提供可多次使用、权益优惠的“外卖次卡”,为商家带来了新的增长。1月至3月,饿了么联合平台优质商家连续推出开学季、38节等多样化的大促活动,满足各类即时电商需求。

伴随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改善的同时,本地生活集团经营效率也得以优化。财报显示,本地生活集团亏损进一步收窄:财年内,本地生活集团亏损从去年的131.48亿元人民币收窄至98.12亿元人民币,相比上个财年减亏超25%。

“爆改”过后,阿里本地生活能否畅想未来?

第一步,饿了么先来沾了AI的光。今年3月,其零售商家SAAS平台“翱象”推出了创新的“AI经营助手”。这一工具为商家提供了详尽而全面的经营服务,包括周报推送、指标异常原因分析、行业商家对比以及市场趋势选品等,从而助力商家更好地运营业务。

与此同时,饿了么也在积极改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并持续优化物流技术,以提升骑手的配送效率和安全性。通过改进物流过程,饿了么旨在减少骑手的配送压力,提升他们的工作体验,并增强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步,饿了么持续升级“蜂鸟即配智慧大脑平台”。该平台依托物流超算技术,对时空智能、智能调度、路径规划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度研发和优化。这些技术不仅降低了骑手配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还提高了订单的合并率和顺路率,从而在减轻骑手配送难度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小时收入。

公开数据显示,饿了么在物流技术领域已申请了超过800项发明专利。其物流超算平台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精准的“准时达”服务,也为骑手和商家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配送和运营体验。

可以看到,本地生活这条赛道并非一条平坦的路,饿了么还在持续发力中加码布局。下一个三年,市场期待的或许不只是阿里本地生活的扭亏上岸,更想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未来确定性的饿了么。

$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SW(0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