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幻灭:从南山123平到地方政府债务黑洞——透视我国房地产危机背后的人性贪婪与民生重负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以上为AI起的标题

以前住的住宅小区,南山区123平,跌成这样了。


不管万科要不药丸,事实上,我们正在经历堪比08,09年雷曼兄弟破产级别的金融房地产危机。
十几年前的次贷危机暴露出美国一系列的制度缺陷、监管的不力,人性的贪婪和自以为是。
这一次房产爆雷,同样暴露了我国的一系列制度缺陷、监管的不力,人性的贪婪和自以为是。
这两次危机都摧毁了不少家庭,不同的是,我国这次除了企业,机构和个人卷入之外,地方政府也深度的参与了这次危机。它不仅是一次房地产危机,也是一次财政危机。
在我国,房产价格不仅仅有商品和投资品的属性,它还更是一种税收,准确的来说是,预征税收,是(地方)政府对买房者未来几十年现金流的税收和收入的透支,所以进一步衍生了新的属性:债务。如今,地方政府和城投已积累了天文数字的债务。
正常来说,你很难对居民收重税,但卖地是征收税收的完美方案。通过利用人性的恐惧和贪婪,成家立业的刚需,地方政府不受任何阻挠和反抗地成功从大量购房者手中拿到大量收入,出事了,还有中间商——开发商承担潮水般的集火,自己则可以毫发无伤的置身事外,即便它们自己才是这场游戏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买房者有赢有赚,在这过程中,纯获利的只有地方政府以及利用基建房产冲政治业绩的官员,开发商(尤以中高层为主),银行,土著等早期入手者。
而在交易过程中,政府开发商是拿到了真金白银,稳赚不亏。
与此同时,购买力不会凭空生成,只会被转移。购房者拿到的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期权凭证,不仅被掏空储蓄,还被掏空未来的收入。
如果说新房是政府对居民的税收,那么对于二手房来说,居民想要不亏,只能在购买者之间转让、互割,零和博弈。
无论老百姓想不想参与这个的赌博游戏,无论是不是刚需,他们都被动成了借贷投资的非理性游戏的参与者。
借钱炒(买)股被认为是疯狂而致命的,难道借钱炒(买)房不是吗?无论他们想不想投(赌)资(博),他们都在事实上投(赌)资(博)。
总的来说,为了能在大城市立足、生活,公民需要向政府开发商贡献大半辈子的家庭收入。所以,说它本质上更是一种地方政府对大众征收的一种税收,而且是重税。它带来的负面的影响广泛,甚至也波及到了择偶市场和生育率,乃至消费和就业和实体制造业。
地方政府,开发商,投资的企业和个人都是事实的炒房客。银行和融资机构则是给这场闹剧添油加柴的助推者。行长银行高管们违规放贷贪腐收着数十亿的回扣好不快活,而被惩罚的只是一小部分。
同样,恒大债务爆雷的几年前之前,某投研机构调研并拿出证据批评恒大是骗子,庞式骗局的游戏没法维持下去,这被地方政府认为是做空,于是声音被压制并被惩罚了,再也没人敢驳疯狂激进的房地产开发商了。而真正的许家印之流的一群赌徒自私自利者被认为是青年成功的榜样,企业家,慈善家,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协会会长。
你能怪地方政府立场不对吗,没办法。房价越贵越稳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就越高越稳定,直到21年压到普通人要掏空六个钱包的极限程度。在这个游戏参与主体中,地方政府一直是过去房价的主要推手之一。
也因为来钱太容易太多,即便是可观的收入,也经不起地方政府大手大脚的挥霍。
从购房者手中拿到的海量资金一部分用于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大投资,促进了过去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但是仍有相当大的投资很难盈利/收回。面子工资,大量的财政资金被浪费和进入某些官员和与某些官员密切的开发商,承包商的口袋中,县城里旺盛的门阀消费经济也惊掉了回老家过年的市里人。
总之,现实是如此魔幻,如同在看以前的王朝历史。
一个普通理工男看如今的梦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