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喜欢:13
说一点题外话,今天很多人讨论的问题。
股票的溢价很多时候源于流动性,而所谓流动性溢价其实就是有更充足的买盘,买盘的来源又和关注度分不开关系,所谓关注度其实很简单,就是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票,在互联网不那么发达的时代,其实是靠研报、靠投顾去分发消息,《繁花》里的蔡司令就是这么个角色,向大家科普股票的故事,在那个时代里,其实散户的信息权是几乎没有的,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很慢,可能股票涨了很多倍依然不知道为什么,在更远古的时代,还有人提着口袋去公司门口收员工的股票,转手就赚十倍,本质是信息的极度不平等。
而现在这个时代里,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股价的反应速度也更快,不管是真的信息还是假的信息,都一窝蜂的分发出来,这就导致了两个极端,赚钱的速度和亏钱的速度都变快了,其实这样的市场是更有效的,没有资源的散户只要肯努力,有审美能力,从公开信息依然可以筛选出不错的故事,赚到认知的钱,但以前是没有这个机会的,以前对股票的识别仅限于看图,涨完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故事。
当然,由此导致的有意思的东西也很多,比如说今天的《千万不要外传》、以前的《我在厕所听到》、《机密文件》、《我只告诉你》,又比如某些实盘比赛,小表格和大v制造商,某些媒体等等,意会即可。
其实应对的办法很多,专注于逻辑好坏的本身,他吹任他吹,他强任他强,赚自己认知的钱就好,好的逻辑的持续性是很强的,比如算力-英伟达、CPO这种,持续时间达一年,坏的逻辑就一天,识别这个是赚钱的根本。
另外也无需抱怨,这个世界在赚钱这一点上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就好像罗永浩说的那句话,人和人最大的不平等就是智力的不平等。就好比小作文这个,我也可以告诉大家,大部分游资其实也都是小作文的下游,经常有研究员、或者小作文逻辑找上他们,被吹进去也是常有的事,而且他们一旦被吹进去,逻辑不好都没法出货,他们大部分在信息上也没比普通散户好多少,信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公平的,单纯利用信息赚钱的依然是很少的,所以本质上还是认知。

全部讨论

03-25 21:28

老师审美一流,看好你

04-01 02:15

03-26 01:42

本质上还是认知。

03-25 21:35

爸爸 饿饿 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