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4致股东信:耐心源自理解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万起始,做到年复利20%,保持50年。真的能有1个亿吗?我觉得可以。所以,就有了这个“复利成长50年”的投资组合。——$复利成长50年(ZH2425681)$

最近市场落落起落十分热闹,让人忍不住的想去凑凑热闹吃吃瓜。然凡事有成本,凑热闹也是——时间成本极高。决定借写年度总结的空档,梳理下过去一年在投资上的收获和理解,进而从热闹中抽离出来,回归正事、回归自身。

1.业绩说明

业绩报告:
上年业绩:-32.33%
上年A股沪深300指数:-11.38%
三年累计业绩:-51.15%
同期A股沪深300指数:-39.01%

持仓变化:
上海机场:无变化;
海螺水泥:无变化;
医药ETF:无变化;
自己:无变化;

变化说明:
1.上海机场的下降跟经济复苏节奏有关,在可理解范畴;

2.海螺水泥的下降跟业绩以及对应的市场需求背后的经济转向相关,不大理解,但可以接受,因为暂时没找到比其更好理解、且分红良好的,所以目前没有换;

3.医药ETF上年没怎么跌,最近一周倒是大幅“跟上了”。跌的有点看不懂,但在接受范围内。

4.自己。上年基本做到了“不看盘”,上半年是因为太忙没时间,下半年是基于原则和理解做到的。将收归回来的时间投在自身的成长上,做了一点点探索,但因为没有实质性进展,所以定为无变化。期待新的一年可以继续探索,并有所结果。在次年总结时,按一定比例进行置换、加仓。

5.上年在本组合之外,买进两次“招商银行”,后续并表后如果还在,也会计入“操作次数”,扣除一次“可投资次数”。因而当前“可投资次数”剩余20-4-1=15次。

业绩说明:
趋势之下,连连下跌,但因为确实没有择时能力,所以不做卖出规避处理。待企业自行恢复即可。

2.不为清单(投资类)

0.严禁借贷买股。活着、健康的活着是一切的基础;

1.约束操作次数。当前可投资次数:15次;

2.不要炒股。炒股是赌博,而且是和“数据明牌”的人做对手盘;

3.不要看盘。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行为;

4.不要投机。投机的本质也是赌;

5.不要有抄底心理。抄底的本质是贪便宜,但便宜的就一定便宜吗?对标的价值没有确定理解时的抄底是种极不理智的行为-你怎么能保证这就是最低价?医药股、甚至上海机场的一再大跌都可以看作对此的警示。有确定理解的,只需要等待和在合理价格下的持续买进,谈不上抄底。核心是对标的实际价值的理解。

//之前有过解释的,本次不再赘述。

3.耐心源自理解

投资是件很有趣的事:仅因为一个独到的判断、一点点本金、一些时间,就能获利或亏损。同时投资又是件很无聊的事:合适的标的和合理的价格并不每天都有,甚至一年也没几个,而且这不是一个做多赚多的行当,往往是动作越少效果反而越好。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干一件事:等待。

人的理性往往有限,外界舆论会对人的耐心起到很大干扰、至少会浪费很多时间。而投资是件极需要耐心的事情。屏蔽外界舆论干扰的方法或许和“做到不看盘”的逻辑一样:从本质上理解这件事,当你真正理解了它,就能随心的和其相处。

外界舆论之所以吸引人,一种是单纯的好奇-好奇发生了啥、是因为啥;一种是需要他人的观点佐证自己的判断,本质是对自己的判断的不够确定。好奇心这一点,我也不知道怎么克制,关键是我觉得有好奇心是好事-只要别过度就好;至于投资判断的把握,核心可能是对投资标的、个人能力的理解,方法是不懂不碰。

不懂不碰,需要懂什么。可能就是段永平先生经常提的两点:一看商业模式、二看企业文化。重点是商业模式。

之前对这个也是一知半解,在业余探索中微微理解到一些:商业模式就是赚钱的模式以及稳定程度。希望以后有能力做进一步的阐述。

理解到这个之后有个悲观判断:没有经营经验的、或者闲置资金不到150万的,不适合进股市。要么足够有钱,要么足够理解,不然确实很难有耐心在我们这样的市场真正赚到钱。不具备条件时,就算把钱拿在手里等贬值,相比股票投资可能产生的亏损都是大赚。

所以决定进一步降低对股市、投资的关注。全力发展“自己”、增加“经营经验”。提升对相关因素的更本质的理解。

多说一句:我们的市场下“别买着买着成股东了”的“股东”是贬义词-被套牢后不得不的一种结果,而实际的价值投资所追求正是成为股东——如果它足够好、如果你足够有钱,你会很乐意把它全部买下来的那种。这可能才是真正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看得懂的公司,睡能静下心的觉。涨了赚钱开心,跌了能继续买进开心,涨跌两相宜。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健康、开心、有事做。那我们,2025见。

历年报告:

我的2023致股东信:从知道到做到

我的2022致股东信:一家确定持有50年的“公司”

我的2021致股东信:一项长达50年的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