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致股东信:一家确定持有50年的“公司”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1万起始,做到年复利20%,保持50年。真的能有1个亿吗?我觉得可以。所以,就有了这个“复利成长50年”的投资组合。——$复利成长50年(ZH2425681)$

上年过得好快,今年也已四月。年报再不开写,明年转瞬即至。


1.业绩说明

上年业绩报告: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盘,

投资资金账面收益率-28.10%,

加上分红后收益率约为-26%,

同期A股沪深300指数-5.20%

持仓变化:

无。

业绩说明:

很拉胯。结合自身水平及个股实际情况,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持仓变化说明:

上年无操作。$上海机场(SH600009)$   连续超预期大跌时考虑过清仓,不过等想明白后,他已经跌到个人认为的低估区间,已没有操作必要;至于$海螺水泥(SH600585)$   ,表现中规中矩,没有操作必要,后续有感兴趣的个股入选时,会予以替换。

其他说明:

1.现在回过头来看,上年无疑是买在了相对高点,但以当时的水平,并不足以在那个幅度内进行精准判断,因而对上年的操作无异议;

2.疫情反复至今,对经济影响之深,远超多数人预期,由此造成的短期亏损可理解,但对本金的安全意识一定要提高。从这一年开始,谨记巴菲特的两条告诫:规则一 不要赔钱(亏损本金);规则二 不要忘记原则一。//可以通过“不懂不做”来有效规避。


2.不为清单(投资类)

2.1约束操作次数

巴菲特讲过一个提升投资效果的小方法:“我可以给你一张只有20个打孔位的卡片,你可以打20个孔,代表着你在这一生中所有可以做的投资,从而最终增加你的财富总值。但是一旦打完了卡上所有的孔,你就不能再做任何投资了。“,“根据这些规则,你将会真正认真地考虑你的每一次投资,你会被迫三思而后行,所以这样一来你自然会做的好得多。”

我觉得他这个方法非常好,所以也有刻意的限制自己的操作次数,在本组合之外的交易次数为月均0.5次,相当于两个月1次;一年是6次。这在我自己看来,已经算合格。截至目前,这方法虽然没有让我挣多少钱,但确实让我避免了很多赔钱的可能。

这个频率换算到本组合上,大概是50年*6次=300次。还是高了太多太多。当然明白他说的20次只是举例并非苛求,但我暂时想不出好的次数约束。那就暂以20次为准。

这个“暂时”的决定背后实际上是N多次犹豫。50年,20次,两年半才一次,这也太久了;还有,那之前的两个算不算在内?严格意义上应该算,但我当时还没有这样的认知,这就算了不就少了两次机会?但其实真想明白了,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如果20次都不够,为什么会认为50次、100次就能做得更好呢?好的三五个就够。也因此,当前可投资次数剩下20-2-1=17次。

2.2不要炒股

有一天突然想到个问题:(以年复利20%计算)从1万到1亿需要51年,那从1万到10万需要多久?答案是13年。

13年,就这么点?嗯...,换个思路:如果我13年内任一节点的全部亏完也可以接受的“可霍霍”资金到达10万,放进来,就可以为这个计划节省不少时间。即便按最保守的10年算,也可以省下整整3年时间,50-3=47年。越前面,时间省下来的概率越大。如果能省下来10年,则目标完成时间就被缩短到40年以内,可以提前整整10年。//算法很幼稚,明白意思就成。

这个结果显示,在个人收入尚能大幅度提升的年龄,把哪怕只是百分之五的精力(约24小时每月),放在这上面都是得不偿失的。因为相比于股票20%的年涨幅,个人收入涨幅由于基数低的原因反而更容易实现。

那之前为什么要在这个上面投入时间呢?因为爱好。只是现在回顾发现,这件事像一个时间黑洞,消耗了远超个人预期的时间。而如果真的是爱好,那应该做到“功夫在大盘之外”,动不动就被波动吸引,显然不行。

以我这操作次数,远算不上炒股。但因为新闻吸引引起的无数次的参与念头,如果按王阳明的说法:念头也是行动。那实际上也算是,其实想想确有道理。心动了,虽没行动,但时间、心力已经投入进去,就是变相炒股。投入了没收获,就是亏损。//当然,这个要求过于严苛,仅为个人参照,并不适合作为普遍标准。

至于认知差、信息差、资金差等造成的投资收益“差别”,已被市场无数次证实,在这样的环境中想通过炒股长期挣到钱,显然过于理想。如果挣不到钱,还要参与,那...,这里不做赘述。

2.3不要看盘

除了年纪轻轻莫炒股,还有一个:年纪轻轻莫看盘。

在做时间统计回顾的时候发现了这个时间黑洞:看盘。就那么看着大盘或是个股指数的上上下下在哪瞎想,原以为这并没有多长时间,后来测试了下,远超自己想想。计划:3分钟内结束;但就那么滑来滑去看,竟然看了30多分钟。这...,这是在统计前远没有想到的。对于看盘,我的观点是:如果明白公司价值,不用看盘就应该知道合不合适投;如果不知道,看盘也没什么用,反而会引出“投机心”。

几年前,曾经部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时的统计格外吓人:原计划将此作为爱好,每天可以在这件事上花半个小时,但结果是,那半年,平均下来每天差不多2个小时,多的时候3个小时都不止。这不但意味着业余时间都搭进去了,休息时间也部分搭进去了,甚至部分工作时间。

意识到问题后刻意纠正了段时间,几乎已经可以避免过度投入了,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有了超限的意思,从半小时,无限靠近一小时,并跃跃欲超。而且时间都不是在个股了解上,就单纯的看盘?都有点搞不懂自己在想什么:你是太无聊了在发呆吗?如果是,有这空,你还不如闭目养神。

在想明白约束操作次数之前,看了段永平先生的#段永平投资问答录#   ,对其中的理念非常认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决定买不买的,是你对公司价值的理解,而非股价的高低和走势。把这两项合在一起,得出:功夫在看盘之外。依此,对时间消耗做出进一步约束:每季度一次暂时做不到,那就每月一次。休息时间不算,正事时间,超出一次,记过一次,年内计满十次,禁止操作一年。

3.“自己”这家公司

这两项下来,每天可以省出约1小时,但实际感受上会省多得多,因为念头不被打断,时间的利用率会提升很多。这才是真正要达到的。

把收归回来的时间、精力用在正事上。所能创造的收益,将远超投入在股票上。更重要的是,消耗在这里的时间,只有在当时有用,如果没能(也大概率不能)获得收益,那其实是相当于“时间投入亏损”的,因为这里的时间不可复用;而把精力用在能力提升上,则今年获得的提升,大概率能在未来几年持续的带来收益提升,是可累计、可复用的。想明白这一点后,很多难以克服的念头不攻自破。

很认可段永平先生关于经营的两个观点:1.做对的事,把事做对。2.不为清单。

刚才讨论的仅是“不为清单”部分。更重要的是“做对的事”和“把事做对”。

做对的事,通过不做不对的事来体现,把精力从“投资股票”收归“投资自己”,可以算个人经营中的“做对的事”。

至于怎么“把事做对”,并把在自己身上的投入部分并归到这个投资组合里,暂时没有完善的想法,留待下年讨论。

先这样,我们2023见!


关联阅读:

我的2021致股东信:一项长达50年的投资决定

2021基金持有总结及调整:剔除的、新加的、增持的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雪球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