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效应:近20年最重要的投资准则,如何重塑投资和成功?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本文为本公众号第153篇文章,每周至少1篇,Flag!

对于“网络效应”一直很感兴趣,最近集中阅读了相关的资料,形成了本篇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网络效应是边际递增的新世界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效应又有其特点和规律,巴拉巴西基于对网络的理解,提出“5条成功定律”。

具体内容包括4个方面:

1、边际递增的新世界VS边际递减的旧世界

2、网络效应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3、投资时要关注的“网络效应”

4、网络效应与“人生”成功学

1

边际递增的新世界

1、从旧世界到新世界

早在1996年,圣塔菲研究所的布莱恩·阿瑟,在一篇仅11页的划时代论文中提出:在本世纪,西方经济稳定地、连续地经历了一场从大批量原料加工向技术的设计与使用的转型:从资源的加工转变为信息的加工,从初级能量的应用转向思想的应用。当这场转变发生以后,决定经济行为的根本机制就从收益递减转变为收益递增了。

我们可以设想存在两个经济王国或两个世界:

(1)一个是大批量制造世界,其产品基本上是资源密集型的,知识含量比较低,运作符合马歇尔的收益递减规律;

(2)另一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世界,其产品基本上是知识密集型的,自然资源比重小,运转受递增收益规律支配。

2、边际递减VS边际递增?

旧世界为什么很难有边际递增?钢铁,铁路,汽车,纺织,电力,电信等原材料的成本占比比较高,市场的拓展也是从优势区域到非优势区域拓展,导致的结果是边际收益递减,除非是垄断了产能,形成了很强的提价能力;或者通过品牌来提价。

想象一下,在北京的高速公路和在河南西部的高速公路资产收益率的差别是很大的,一个偏远山村联网通电的成本很不划算,而在大城市的规模效应更为明显。这也是美国为什么很多县乡城市的电信覆盖比较低的原因。

新世界的边际递增,主要体现在前期的研发开支极高,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技能很强,另外一方面是产出更高或成本降低速度更快,形成的结果是产量增加,但资产的收益率提升。

举一个硅片的例子,4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的面积分别为81平方厘米、182平方厘米、324平方厘米、729平方厘米,同比增长125%、77%、125%,如果再考虑到不同英寸对应的损毁率(边缘部分无法使用),实际上可以用面积的增长更大。

而对应的成本是线性增长的,因为原材料是硅为核心。再考虑到技术的升级,刻蚀和光刻工艺的复杂度提升,导致的技术能力也更为增强。形成的结果是,边际的收益率是提升的。

同样,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类网络也很明显。微信这个产品开发出来后,很多人的使用,对服务器的成本提升是阶梯型线性的,但用户的商业价值提升是更为陡峭,比如游戏、广告、增值服务、金融类服务等等。有限的成本增长对应的收入的更多增长,产生的结果是边际收益递增。
需要说明的是,在医药行业的边际递增和硅片、互联网并不完全相同。最大的区别是,专利内的时间是有限的,实现的效果是稳定的,一般最长14年,主要原因是难以实现新的需求场景,除非发现了同一款药的其他用途。于是需要更快更早的挖机新的疾病匹配的药,类似于持续勘探,寻找新矿。
3、边际递增的标志和原因

阿瑟认为以下特征已经成为递增收益的标志,包括:市场不稳定(市场倾向于惠助那些已经领先的产品);多种可能的结局(不同的历史事件发生,就会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取胜);不可预测;锁定市场的能力;劣质产品有可能主导市场;获胜者的丰厚利润。

为什么会存在边际递增呢?有如下几个原因:

(1)资本支出前置(up-front cost)。高科技产品(如医疗仪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飞行器和导弹、通信设备、生物工程药品),按照定义就是设计和推向市场非常复杂的产品。它们都是重知识,轻资源。

因此,相比单位生产成本,其研究与开发费用通常很高。Windows系统第一张软盘的问世花费了微软公司5000万美元,而第二张和随后的软盘只须3美元。而且,单位成本随销售量增长而降低。

(2)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许多高科技产品都必须与用户的网络兼容。假如因特网上大量可以下载的软件将很快以用太阳微系统公司的Java语言编写的程序的形式出现,用户就有必要在他们的计算机中安装Java语言来运行这些程序。这种语言越流行,它就越有可能最终成为标准。(注:协议型网络效应)

(3)用户习惯(custom groove-in)。运用高科技产品并不容易,通常需要训练。一旦用户下力气进行了训练,比如空中客车公司客机的维护和领航,对于该产品后来的版本,用户只需要更新这些技巧就行了。占领的市场越多,就越容易占据未来的市场。

2

网络效应的定义和特征

网络效应的前提是要有网络,需要想清楚网络上传播的是什么?

也许是一个信息(某些主打找对象类app,传播的是陌生人简介和微信号;或者读MBA的同学,要个知名高校的名字),还是一种感受(陪聊类,直播类很多时候是一种感受;明星粉丝是不是一种感受?

还是某种观点(常见于付费类app,学习本身无网络效应,但通过增加很多线下见面交流的机会,增强网络效应的发生),还是某种关系(熟人关系的点赞和交流;飞信满足的是免费群发短信的诉求,后来被免费的拉群和@所有人替代掉)。

网络效应的简化定义是,当公司的产品或服务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变得更有价值时,就会发生网络效应。

根据这个定义,网络效应似乎看似简单明了。但是当你仔细观察时,你开始注意到不同类型的网络在行为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并非所有的网络效应都是平等的——有些更强大,往往比其他的产生更多的价值。
有一份关于网络效应手册,详细的说明了13种不同的网络效应。(见参考资料)
1、网络效应的特点

对于网络效应,我觉得最重要的价值观内核是接受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而非以“确定性的还原论”为价值观。

简单理解的一个例子是,你相信具备某些特质的up主,将来大概率会很牛,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且一定牛。用刘慈欣的话是: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以文明。

网络效应有以下特点:

(1)有一定规模和体量后才有网络效应,这个规模最好是发生在具体且细分的“池塘(市场、人群……)”,某类的网络效应很难席卷所有人,大家可以想一想当年注册微信或知乎的时候,都有邀请的限制,最后到完全放开;

(2)资本开支前置,把飞轮搞起来,否则小网络难以构建,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烧钱就是为了烧出第一波网络,然后从一个池塘跳跃到另外一个池塘;当然很多公司也会调到一定的天花板,比如陌生人社交的用户、比如知乎目前的用户、比如求职的用户;

(3)小网络会被大网络吸收,如:动画类的平台会被B站这样的平台吸收掉,除非提供了特别的价值;某个城市的020类酒店服务,会被全国性的020酒店服务替代,特定的人群社交会被大社交网络替代;地方性的求职平台大部分会被全国性的替代,然后留下一部分区域市场;

而地方性的电动车运营公司不一定会被全国性的电动车公司,重要原因是其客户是政府、而非民众,地方政府决定了存量市场的规模和家数,类似各地的出租车管理。

(4)网络效应存在自发性和低成本的特点,用户之间的推荐更多是基于现实的关系、或者不得不使用、或者被动接收,在结果上最明显的指标是获客成本、NPS。

比如,拼多多在前几年的获客成本是明显低于京东、天猫,重要原因是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交关系,及很好的激励制度。

此外,需要界定网络效应vs病毒传播:网络效应要有用户留存和复购,病毒传播更为单次活动、用于获得新客户或者实现品牌传播。这两个的目标完全不一样,方式和方法也完全不同。

举个例子,每年年末各大APP平台都会出年度报告,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这样的产品更多是病毒传播,而非网络效应,重要的特点是我们几乎不会扫描你的好友年度歌单。但是,微信阅读的书单功能、各类小圈功能明细是弱网络效应的存在。

网络效应这么好,又这么强大,可是最多只有1%的公司才有这样深度网络,大部分是有些网络效应的功能或模块。

网络效应面临最大的风险点是:非连续性创新

新的网络会摧毁掉原有的网络,比如微信对飞信的替代、锂电池充电桩换电站网络对加油站网络的替代、高铁对原有普通列车网络的替代、电商对传统的线下销售体系的替代、私域或社区对部分广告的替代。

3

网络效应对投资的启发

在理解网络上“提供的价值”后,寻找具备以下特征的网络效应:

寻找真实且深远的网络效应,比如:如熟人社交类的公司;有些国外的专利类、新药申请的SaaS服务公司;微软的office类产品……。实实在在、席卷而来且深远影响的网络效应是极其有限的,但总有些公司以很巧妙的方式实现和满足这样的“需求”。

网络效应要能实现高壁垒和难以替代:比如,协议类的网络效应,会受技术的影响很大,做投资研究的很容易后知后觉;网络效应要匹配公司的其他优势,比如更好的运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功能模块、执行力更强的团队、更好的技术推广等等。

脑洞一下,如果宁德时代和华为成立一家智能汽车的公司,提供统一的电池规范和标准、换电站网络、统一的智能汽车体系,是否有可能打爆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公司?

要关注网络效应起始的时候,如果是一大波的增长,会带动公司的产品实现“跨越鸿沟”,这样席卷而来的时候是少之更少,比如微信号的摧枯拉朽、比如“拼多多的砍一刀+拼小圈”……

要注意不同类型的平台,是否容忍其他网络的存在,毕竟有些网络的存在会影响他们的盈利。比如,为什么美团平台上没有大kol,甚至看不到好友点了什么外卖,好评了哪些家,差评了哪些家?而小红书上有很多KOL的带货链接、店铺,小红书也会积极推动你去关注其他人?

从这个角度看,美团平台的网络只是在店家和消费者之间,匹配了服务实现(配送体系),而消费者之间无强链接。评价本身不应该是网络效应,更多是纠偏机制。美团平台本身的电商价值,似乎更多体系是市面上仅有一家竞对,一个大而全的平台,是消费者的最便捷的选择。

如果大家碰到,从用户角度主动的真心安利、且有网络效应的公司或者事情,要告诉我,真的太少了。

网络效应要与规模效应结合,仅有网络效应而无低成本的供给结合,会导致长期竞争力减弱。举个例子,亚马逊这样的平台在物流配送、自营SKU、云服务、娱乐内容等业务模块的投入,都是基于规模效应的提升。

4

网络与成功学定律

先聊一个小案例:为什么爱因斯坦的知名度远高于一般的物理学家,甚至都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巴拉巴西成功定律》里详细说明了这个“事实”,不是因为科学成就,而是起源于一场误会,及其持续延续的网络效应。

同样的逻辑,为什么巴菲特是最知名的投资人,知名度要超越收益率略低于他的投资人。这个差别是“远超于”,相当于巴菲特是知名度100分,收益率排名第二第三的人,可能只有25分。我个人觉得一方面是网络关注于第一名(最核心节点),另一方面是巴菲特投资了华盛顿邮报。

在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含蓄内敛把事情做好是最优策略,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也要关注和借力于“网络效应”。

最牛的公司都是希望打造网络效应的,而个人为何要舍弃呢?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这本看起来成功学的书,其实讲了“网络”与“成功”的关系。当然,这里的成功不是自己觉得的成功,而是社会觉得的成功,是外在积分牌的意思。书中提到了5条重要定律:

成功第一定律是,能力表现驱动成功,但当能力表现不能被测量时,社会网络驱动成功。

举个例子,研究员的能力主要是看机构知名度衡量,因为看过其报告的人很少,除非自己主动对外讲;基金经理的能力很容易通过收益率衡量,尽管投资策略可能有很大差别。

成功第二定律是,能力表现是有界的,但成功是无界的。大家或社会很难从优秀中分出卓越,除非有明确的能力表现。

在能力表现有界的情况下,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能够起大作用。比如,郎朗弹琴时的身体运动、五条人在节目中的另类独行、徐志胜的“独特发型”。成功的无界是指成功本身是强幂律分布,头部超级集中。

同时成功必须形成规模效应,最明显的是很厉害的科学家的收入远低于二线明星,因为二线明星提供的东西是容易被简单、廉价的传播的,抖音是很难有点赞过千的论文讲解。

成功第三定律是,初始的成功乘以社会适应度等于未来的成功。

知识生成知识,技能孕育技能,专长增强专长。它们的每一项都导向成功,而成功就建立在成功自身之上。

社会适应度,简单的理解为对一波新客户的需求满足能力,举个例子在传统的传媒行业,你擅长拍视频也很难出头,但现在你可以通过拍短视频成为知名up主,有更大机会被看到。

成功第四定律是,团队的成功需要多样性和平衡性,但功劳往往归于一人。也就是说,在别人的阴影下待太多的时间,将使自己的贡献相形见绌。

这句话,匹配上面提到的小网络会被大网络“吃掉”,小网络的价值将不再;同样的意思是,功劳都是领导的,这是科学规律。

成功第五定律是,成功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年龄,只要你坚持不懈。持续对网络贡献价值,尤其是对大多数人有足够价值的东西,就有可能“成功”。

结语:

我对于网络最大的感受是两个事情,一个是拼多多的砍一刀和拼小圈,以很短的时间席卷了大部分人,另一个是因为持续写公众号连接到很多各类各业的人,了解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收获的远比付出的多。

对于网络,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向这个网络提供“真正的价值”,最好是以目标群体可以很好接受的方式,最好是持续输出,最好是能够“低成本实现小闭环”。

祝大家新的一年,一路向前、对外开源,收获认知和“成功”。

参考资料:

1、书籍推荐:《巴拉巴西成功定律》《链接》;许小年《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从0到1》;《远见:如何规划职业生涯3个阶段》

2、布莱恩·阿瑟:收益递增与两个商业世界

3、“网络效应”指南:13 种网络效应全解析,带你了解巨头成功的秘密

网页链接

4、什么是规模效应?

5、2022年:要收获认知、更要收获财富(附:投研框架和书单)

好书推荐,与智者同行。我的微信书单「投资体系搭建:从底层规律到企业研究」。关注公众号,回复“书单”即可领取。

持续链接,共建网络。已经有300位小伙伴加入聚焦互联网和消费行业的微信群——“商业资本求真群”。如果你有兴趣,回复“入群”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