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识”的一些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3喜欢:5

最近因为一些事情和人,发现对“常识”这个词之前缺少理解和敬畏,最近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和感受,借着每月写作的机会做一个思考总结和头脑梳理。

 常识,中文字典的解释是普通知识,英文会用 common sense。可以引申为大家都知道的知识或事情,或者都应该知道的知识或事情。这个词可能和很多大佬提到的“第一性原理”、“多元思维模型”有些类似,甚至是同义。

 芒格曾经说,伯克希尔哈撒韦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没什么秘诀,就是追求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识。芒格多次表达过对“常识”的理解和想法,比如常识看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很难获得。

 黄峥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意思,2006年与巴菲特共进午餐让黄峥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重要性。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很多信息,这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受“污染”的过程。当面对一个未知领域的时候,保持理性,用常识来做判断就显得弥足珍贵。多数事情是显而易见的。

 

 1、为什么要关注常识?

 正确的常识往往是大概率发生的事情,也就是符合大数定律的事情。尽管每个人都看起来多么与众不同,但是在大样本事件下,我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样本,最后我们总体呈现了某种规律和特点。我们大多数人终究也都是平凡人。

 关注常识,本质是关注底层规律和事实本身。

 举一个例子三四线城市的商品比一线城市贵,这个是常识;比如中国人均一个月的可支配收入差不多2000元左右,比如月均1000元的家庭人口达到6亿人。在这些表述中,有很大归纳的成份,它们是巨大的事实,而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

 常识是普遍存在的,但没有故事性和引发足够的关注,以致于我们会关注到异常值,而新闻和舆论本身会强化对异常值的关注。

 比如,经常有人经常中彩票、比如飞机失事的概率、比如穿越阶层的人生致富故事;

 再比如大众喜欢听有趣的、波澜壮阔的故事,而对平常的、重复的、持续的努力和坚持缺少关注。

 此外,媒体的报道中会缺失对关键信息的表述,产生直线性的思维逻辑,因为A导致B,实际上A可能只是产生结果B的原因之一,权重和占比极低。媒体几乎很少报道正常的事情,而对极端情况下的事例更为关注,比如贫穷家庭的孩子考上好大学,比如有上市公司成功的拓展了第二主业,转型成功。

 

 2、常识会在哪里发生?

 常识随时随地发生,以至于我们并没有关注到。各个行业、人、事务都有他们的常识,比如投资的常识、企业发展的常识、大众认知的常识、科技发展的常识,只是我们在研究和关注一个事情的时候,太多的把自己假定为主角立场和开天眼逻辑,知道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前行给前面的发生找理由、找根据、找原因。

 当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和真实的现实不一致的时候,阳光会从矛盾的地方照进思维的误区,我们需要找到常识所在。

 比如,如果你是拼多多的用户,你在网上各种买东西,但是没有用过的人会说拼多多的产品质量低下、比较low、百亿补贴是不是有假货,事实是拼多多的用户有5亿多,月活数据也极高,这就是矛盾和冲突。

 再比如,去体验了蔚来汽车后,我个人的感觉有点一般,但是有几万的车主极端热情和热爱,这个是存在矛盾的。

 再比如,大家都吐槽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被揭露、公司要在美股退市,但是很多瑞幸店竟然没有一夜倒闭、还是在持续经营,甚至现金流回正,这就是矛盾和冲突。

 再比如,格力空调在是国企时候,公司的高管竟然可以和国资委battle,这就是矛盾和冲突。

 当我们没有找到根本的why时,我们需要找到常识所在。

 比如,为什么中国人对猪肉的需求高于其他肉类产品?为什么最近几年的肉类结构有变化?

 比如,我们以为的规律和方法,他们存在的边界和前提是什么?是否有了迭代和变化?

 比如,购物的本质是什么?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变化吗?

 比如,为什么空调行业的技术没有大变化?底层原因是什么?

 比如,为什么人需要社交?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持续成长?

 

 3、有哪些有意思的常识?

 (1)社会的常识

 关注他人,不要活在自我世界。

 做个好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行合一,在成长中解决问题。

 真诚沟通,有效降低摩擦成本。

 开源链接,信息影响决策质量。

 求同存异,各有各的社会活法。

 (2)投资的常识

 社会需求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投资企业的收益取决于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满足方式。

股市赚钱的方式:长期基本面、短期信息差。

风险维度:加杠杆有风险;波动会超出预期,在大势面前我们无能为力。

在好企业上挣钱的概率,比差企业上挣钱概率高。

过于分散无意义,敢于在好公司上下重注。

赚应该赚的钱,赚本分的钱,走正道。

关注赚大钱的机会,不要在平凡的机会上浪费太多时间。

 (3)认知的常识:

 多问Why!

 各有各的问题需要解决,硬杠困难才有真突破。

 实事求是,把手弄脏、去现场、看实物、察实情。

 聚集、重复、发力、投入时间,简单又朴素的进步方法。

 向高手学习,拜师学艺,迭代和更新自己。

 平凡人可以成就非凡事。

 

 前一段时间看养猪公司,最后的结论是养猪的目标是肉质稳定下的产量,过程中可以理解为一个多元方程模型,企业需要从母猪管理、养猪类型、饲料、养猪管理方式、药品和防疫、运输、选址等维度寻找最优解。
 同样,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最优解,也是在时间有限+选择有限的情况下,寻找大概率的最优解,基于常识做长期判断、长期发力,罗马不是一日建成,但终会建成。
 基于正确的常识去选择,大概率是正确的。
  相关文章推荐:
 【招股书解读】蓝月亮:高瓴持股10%,近3年净利润增长10倍,能否持续?
 太多公司不值得研究,我精选了2%的好公司
 三位一体的投研思考:企业生命周期、估值方式、投资策略


全部讨论

2021-01-17 15:03

当面对一个未知领域的时候,保持理性,用常识来做判断就显得弥足珍贵。

2020-08-30 19:55

思路清奇,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