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9喜欢:11

国产核心芯片:$景嘉微(SZ300474)$ 国产GPU,生产了3代产品,目前最新产品落后4年,年销售额8-10亿,研发费用3亿+,刚刚宣布开发了GPGPU;$龙芯中科(SH688047)$ 国产桌面PC CPU,独有LA架构,最新产品相当于Intel i3 10代产品,也有服务器CPU,刚刚进入GPU领域,年销售额5亿,研发费用3亿左右; $海光信息(SH688041)$ 23年销售额60亿,利润12亿,CPU&DCU,基于AMD x86授权,主要产品是服务器CPU,目前重点被关注的是DCU(GPGPU,类CUDA,达到MI100水平);寒武纪,生产AI加速卡,ASIC主要受到华为竞争;华为核心芯片覆盖面广,包括以ARM架构的服务器CPU、PC CPU、车载CPU和手机CPU,用于AI加速运算的NPU(ASIC),华为实际上不卖芯片卖整机和系统;总体上国产核心处理器芯片华为无疑是龙头老大,实力超群,海光次之(但海光只能算半国产),龙芯主要面向桌面PC,属于信创市场(还需要跟其他比如长城、华为一起分市场),没有太大市场空间,每年数亿元的研发投入很难支撑出高端产品(对比一下华为的投资力度),景嘉微有军工市场一直会存在,但几亿元的研发想打开AI运算市场恐怕也是个难题。国产大模型等AI市场目前硬件规模不算大,但各种品牌流派还不少,可想而知,不可能养活这么多家,最终华为会是赢家,其他谁能胜出很难预测。从10年或者更加长远的周期看,这些公司也有可能发展成为能与国际巨头比如Intel、AMD、NVDA这些公司相抗衡的大企业,但短期来看这些公司估值完全没有办法从资产负债表或者基本面中进行推断,股价完全在泡沫的范围,其波动完全取决于消息和市场情绪的变化。

全部讨论

补充:$海光信息(SH688041)$ 虽然得到授权是zen1架构,但自我迭代较快,4年迭代到第4代产品,虽然与当下AMD最新产品的性能对比无从知晓,但在国产CPU产品里面是领先的,有市场化能力较强的优势(销售60亿,利润12亿),而其他几家都还依赖信创市场排排坐吃果果。CPU产品由于需要与Intel、AMD直接竞争,取得突破难度大,而面向AI的DCU则受益于禁运,模糊之处在于国内各类用户对海光DCU的评价究竟如何,目前近2000亿市值,也是不上不下。另一个潜在风险点是AMD的授权会不会出现问题?如果没有授权,海光是能够否继续发展现有产品?

03-15 16:47

海光信息潜力巨大

03-15 16:38

景嘉微潜力最大

03-16 14:54

没有国产化要求强制使用,早都破产了

03-15 18:39

现在的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大战而来,景嘉微研发GPU十几年,术业有专攻,单品爆破,杀出一条血路未可知

03-15 17:47

未来是无法预测的

03-16 12:45

拥抱华为,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元年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