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交易模式就是赚认知内的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昨天看了大道早期的一个视频,他说他在2块钱的时候买入了万科,然后在10块钱的时候就全部抛掉了。后面万科涨到了40多块钱,然后有采访者问大道是否后悔,大道说到,我对万科的认知就是在10块钱,10块钱上方就是非我认知之内的事情,所以我就在10块钱全部抛掉没有任何悔意。中国版的巴菲特,大道其实道出了投资和投机的真谛,就是在自己认知内赚钱。

赚钱的前提一定是定位,其实在过去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了我很久,直到我思考解决了关于投资和投机的问题也就明白了定位的问题。在我的思考中我认为投资是时间换取利润的玩法,就像巴菲特说的一样,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个股票十年那么你就不要买入任何一个股票,这就是典型的投资,用时间来换取空间。投机就是对事物的理解、认知,然后寻找到合适的入场点进行买入,如果未来几天股票的走势跟当初自己的设想不一致,那么就果断卖出。所以当下的A股做投资的应该是社保、保险等这些大家伙为主,因为他们进出很不方便,所以他们定位也是投资,而大部分的散户、游资、私募基本都是投机。这样在市场上面就形成了短线、超短线风格。

其实无论打板、半路、低吸都不过是对同一个事物或题材的认知罢了。但人的内心总是贪婪、幻想的、恐惧的。因为贪婪所以无论多高总有人会认为会有更高,这也就是诞生了龙头不言顶的说法。因为幻想所以大部分交易者喜欢去幻想下一个主线、下一个题材。因为恐惧所以大部分交易者会在底部割肉、会在媒体宣传下更加的害怕。其实这一切都不过是认知罢了。

市场是动态变化的,那么认知也应该动态变化,但人性思维的惰性很难让人做到跟随,这也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在某一个板块赚钱了,最后也会在某一个板块亏钱。这就是思维的惯性和惰性导致。

那什么算是交易里面的认知了?我觉得认知就是你对该行业的了解度、涉及到该行业里面股票的了解度、涉及到该行业题材的炒作度,这就是我认为的认知。比如去年炒chatgpt的时候为什么昆仑万维会是龙头,那么今年涉及到同样题材的sora昆仑却不会是龙头了?如果按照去年的那么无脑入场,你会发现昆仑其实在这轮sora炒作中并没有表现特别如意。那这个时候你去思考你对昆仑的认知很大程度是停留在题材上面,如果你在深入思考关于套牢盘、关于减持、关于里面的资金结构,以及当下市场资金结构,那么你就会明白其实今年大资金不选择昆仑当龙头是有期道理的。所以这也就是我说的认知是动态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莱特机电的股票大涨了,总以为自己可以抓到这样的股票,甚至会嫉妒。其实你能够赚什么类型的钱、赚多少钱都是在你的认知内决定了。而非认知内的东西就是越位了!但是贪婪会驱使人不断的去越位,而越位就会带来亏损。所以交易的每一次亏损其实都不过是为自己的认知买单罢了。

一个人认知越清晰,那么他的交易活动范围就越小。交易最后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减到最后只有那么一招,一招模式。其实无论投资、投机都不重要,这个都是一种方式罢了,真正重要的是你有了自己的认知,在自己认知内构建了自己那一招的交易模式,从而可以在市场稳定盈利。忘掉书本、忘掉市场、忘掉他人的指点,深刻自我思考自我的认知,只赚自己认知内的钱足矣!

$上证指数(SH000001)$ $中信证券(SH600030)$ $昆仑万维(SZ3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