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版解读本次公司回复说了啥,客观分析,不吹不黑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2

延期之后,回复了

这几天都不敢在盘面有什么大的操作,因为都在等这个回复

26个问题,很多上市公司的回复堪称论文级别,几万字是常有的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分解公司是如何回复的,目的只有一个,该说的问题本文一个不差,没有太大问题的问题我们也客观面对,也别自己吓唬自己;那么就祝各位发个小财吧。

问题1里面其实是有两个问题的,第一个是交易所想知道调整业务分类的原因及合理性;第二个是新媒体广告业务、自营品牌和品牌经销这三大业务的2022年数据和2023年数据为什么有差距。然后交易所还说,要公司以2022年的统计口径去还原2023年的业务。

这里,交易所提到,公司营收大幅增长,净利润亏损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流出的原因和合理性。

其次,交易所问公司互联网广告业务的构成和成本确认方法,这里插一句,在互联网信息服务这个行业里因为过往其他公司在收入确认方面有一些不是很好的操作,所以交易所比较关注这方面。老股民都知道每个行业的确认方式是不一样的,在公司所处的行业里是有一个指引的,大家可以去查,大概内容就是选择总额法或是净额发取决于公司是否有“控制权”。

公司回复省流版:

2022年的两个业务合并为2023年的一个业务了,也就是2022年的【广告投放+广告代理】合并为2023年的【新媒体广告】,这个很好理解,抖音公众号小红书快手等等这些他们有自身的产品属性定位但是在市场中都统称为新媒体,做媒体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

然后,2022年的社交电商服务拆分为了2023的两个业务,也就是【2022年的社交电商服务】→拆分为【社交电商+自营品牌+品牌经销】个人理解,甲乙方都做了。这个没毛病。

也就是说,一个业务合并;一个业务拆分

下面是公司回复原因与合理性

如果有仔细看回复的就知道为什么公司会把【广告投放+广告代理】合并为【新媒体广告业务】,因为是通过腾讯社交平台也就是你我每天看的公众号投放的,公众号现在的低位不低于抖音,所以这部分的回复也可以推理出公司对公众号这个业务环境的重视。微信视频号近段时间确实有蚕食抖音的迹象,这个大家都看到了。这是其中的第一类业务分支,我们来看第二类

第二类就是集中在杭州遥望了,你可以把这类业务理解为广告主找遥望,付费获取遥望的营销服务,有的是阶段性的,有的是全案营销服务。蓝色光标知道吧,也有这类业务。

下面重点来了,假设你是遥望,广告爸爸找你,你给他提供了一整套的营销和传播效果监测服务之后,那么下一步广告爸爸说我投放在哪里呢?你说你有渠道,这个渠道就是遥望自己的公众号,也是一种自己的资产。明白吧

接下来,是广告代理业务,这个很好理解吧,大家都做过甲乙方,外包什么的。遥望去和媒体谈,商户在遥望采购投放业务,这种现在很普遍了。拼的就是渠道资源和优惠力度以及服务。谁都不想找腰部以下的中介干活,都想找头部大乙方对吧,图一个保障。回复中也说了“客户不直接与抖音、快手腾讯等平台直接合作”

你想去投放,你得找我,行业内都是这么干的

然后公司就罗列了刚才上面我说的为什么你要找我,因为我有价格优势,我有团队,我有担保资金,我有渠道。

一级代理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回到问题,貌似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公司要进行业务拆分组合了,慢慢就拼凑起来逻辑了。因为我重视这块业务,我是一级代理各种优势,我要开始在这块业务发力了。

我们继续

快手和抖音是遥望的重要阵地,也是业绩增长的主阵地。抖音平台的短视频广告业务规模增长,注意,原文是“尤其来自于抖音平台的广告代理业务实现较大增长”,正确理解是抖音短视频广告业务增长,其他短视频平台也有增长,但是抖音增长力度较大。不是说,只有抖音平台有增长。这一点别混淆

其次,公司也说了,【广告投放+广告代理】都属于广告发布业务,有相似之处,都需要公司去采购媒体资源然后给广告爸爸投放。

然后,公司很明确的说了,是确认广告主收入的同时,确认媒介额度使用抵消。这一点可能不做这一行业的不太懂,媒体和运营朋友一看就知道。意思就是我这边确认了广告爸爸的收入,另一边就抵消掉爸爸的使用额度。没毛病,我也问了做同行的朋友,确实是这样。

然后公司就说了为什么我要合并,因为这俩业务关联度很高,很相似。我合二为一的效果更好。同业公司里也有这么干的。因为关联度很高所以合并这是重点,说白了就是协同效应,降成本。

----------------------

公司的自营品牌业务是由【品牌经销+社交电商】拆分来的,衣服和酒水是自营品牌和经销业务

其他品牌指的是服装鞋类,和广告行业没有关系的。

至于2022年和2023年两个财年的变动和对比,怎么说的,交易所问的也对,但也是例行问询。毕竟拆分和合并在最终的数字上肯定有差异,但重点是有一个偏离值和变动比例。如果有时间的,可以拿计算器算一下两年的比例,我算了互联网广告业务的,其他没时间算了,比例在21多%左右吧。

后面,公司也有提到一个点,营收增加是因为公司是一级代理,理应增加,但是毛利率是个问题,这个问题貌似是个行业问题,我们可以用同业公司去佐证或者问问你身边做媒体做广告的朋友是不是这么回事。相当于流水大,营收增加确实亮眼,但是保住毛利率貌似还是要业务整合,降低成本来进行。

至于电商业务毛利率为什么下降,自从我最近看了东方甄选和与辉同行之后,我貌似明白了,还是广告投放赚钱。直播不是当年的直播了,目前处于周期性和政策管理期,死是死不了的,因为官方已经下场参与了,只能说活下来的都有两把刷子。

另一个重点很多人没有看到,公司是很牛逼,但是再牛逼也要跟着政策和趋势走,本地生活是美团和抖音都在抢的阵地,抖音改变战术了,那么遥望也要跟着走,别逆行趋势,要顺行,公司初心是好的是对的,但是在这里我要说句实话别不爱听,明星的坑位费有经历过整顿,貌似有的明星的坑位费实在是太高了。这个不是遥望一家经历的,其他大的MCN都是苦坑位费久矣,但我感觉后续明星们不会过的那么舒服了。MCN才是主人好不好,我来安排明星,而不是明星来安排我。

关于应收账款,广东夫妇那种级别的主播的营业额都下降了,不赔钱就不错了,账期延长这个问题确实存在。然后公司就计提,这个地方我着重强调一下,我个人选股一般会把一次性计提的股票纳入自选股,因为利空出尽,很简单,一次性计提完总比分十次强吧。

经营活动现金流动的意思就是我要做生意所以做生意的过程中我有花钱,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了,我不做生意就不会产生经营活动现金流。

------------------

然后交易所说分析23年、22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对比啥呢,对比2021年的,说实话我觉得也只能对比2021年了,因为每年行情不一样,总不能对比2019年的吧。疫情没人送货我怎么对比

然后公司说了,近三年我们采购模式么有变化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销售商品、提供 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步增长的,意思就是我一边给别人服务,一边挣钱收入,是对称的。

下面就是咱们最关心的 收入确认,是总额法呢,还是净额法呢?

省流版来啦:

新媒体广告业务:A时点完成,A时点结算,抵消客户B的权益额度-1

自营品牌+品牌经销:购销模式,A产品交给客户,客户确认后同时确认成本💰

社交电商业务:A时点履约完毕,短视频C发布后确认收入💰,然后给主播结算,

购销模式下,如上所述,客户收到货验收了我这边就确认。分成模式就是给艺人和主播的钱,比如我卖了10块钱我提成3.5

那么收入结构有变化吗?有

因为上面说了,广告业务中毛利率最低的就是代理业务,但又不能砍掉不做,毛利率低不等于不赚钱好吧。

别的业务都高都亮眼,就这个代理业务拖后腿了。话说公司后续能不能优化这个情况。

总额法和净额法的本质识别方法,教大家一招

新收入准则也对互联网广告代理收入的确认提供了指引,强调了以企业在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前是否拥有控制权来判断其身份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并据此选择总额法或净额法确认收入。

公司明确说,这是自有的,也就是控制权是公司的,所以公司是主要负责人的,是有主动权的

主要责任人:如果企业在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之前能够控制该商品或服务,那么企业就是主要责任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按照已经收取或应收取的对价总额来确认收入,这通常被称为“总额法”确认收入。

代理人:如果企业在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之前不拥有控制权,那么企业就是代理人。作为代理人,企业应当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总额扣除支付给其他方的价款后的净额来确认收入,这被称为“净额法”确认收入。

所以当时我看到问询函的时候我就有一种猜测,这会不会是交易所的例行问询,因为最近好多公司都被问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是每!一!个!行!业!,不是限定的,是全覆盖的。

结论,公司是采用总额法的

危险解除了好不好!!!!因为啥,因为这是公司有控制权的啊,主导投放,主导操作,主导控制全流程这还不是控制权是啥。

而且,公司在转让商品的过程中是有存货风险的,也就是说卖不出去是会产生积压的,这也是主要负责人和控制权的表现。

然后,遥望X27看来是公司重要项目,虽然我目前对于线上+线下的不是那么期待,但是直播+文旅我懂啊,东方甄选和与辉同行咱们知道啊。不也是地方直播+文旅么,有同业的开路总比自己走强。

关于存货跌价,我只能说,希望公司早点把鞋的库存清一清吧,打折卖算了,不要总是来影响自己报表了。

库龄都2年了,2年以后虽然还能穿,但是女生的鞋貌似也有时尚轮转周期吧,明年不流行卖给谁????

最后再说一个重点:三家关联公司和遥望是有关联关系的,但是已经计提了,依旧是说坏账较多的影响已经提出去了。所以才有咱们看到的那个报表,有点不忍看,但是先苦后甜吧。

交易所替咱们多问了几句,你这个计提充分不充分啊,公司已经按照预计损失率计提了,白话翻译过来就是,高的话我预计,低的话就按照实际账龄。这总合理吧。此处感谢交易所

先写到这里吧,怎么说呢,直播电商现在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属于横盘震荡周期,可以怀疑主播,但直播还真替代不了,线上确实对线下有影响但那是另一个话题,国家既然把直播写到政策里了,那就不是随便说着玩的,最后希望遥望在本次问询函之后痛定思痛吧,出身也算是头部前几了,基础也不错,希望后面踏踏实实的做好业绩,我还等着你分红呢。

全部讨论

$遥望科技(SZ002291)$ 直播电商现在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属于横盘震荡周期,可以怀疑主播,但直播还真替代不了,线上确实对线下有影响但那是另一个话题,国家既然把直播写到政策里了,那就不是随便说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