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烧钱一哥」看到盈利曙光?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8

创业难,选择在创新药赛道创业,难上加难,甚至有一种说法:在创新药领域投入10亿美元,花费10年时间,而成功率可能只有1%。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慢性疾病的增多,对创新药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不言而喻,这也造就了创新药产业的迅猛发展。

作为“三高一长”行业,“烧钱”成为创新药行业很难摆脱的标签,而高研发、周期长也让大多数创新药企业挠头。所以,在创新药企业的前期亟需来自资本市场的助力。

在这方面,百济神州作为国内首个在“A+H+N”三地上市的创新药企最有发言权。正是有了高瓴资本长达十年的陪伴,百济神州才得以脱颖而出,成为国内跨国性创新药的代表性企业。

但是,即便三地上市,总融资额超过650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投资者还是没有看到百济神州实现盈利。那么,创立超过10年的百济神州何时能够扭亏为盈,真正实现反转呢?

1、最成功的创新药

从最新公布的业绩看,百济神州虽然仍在亏损,但值得安慰的是,亏损幅度在缩窄。

近日,百济神州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美股业绩报告以及A股业绩快报,财报显示,一季度百济神州营业总收入达53.59亿元,同比增长74.8%;归母净利润亏损19.08亿元,同比缩窄22.01%。

财报发出后,百济神州的股价略有下跌,但总体变化不大。截至5月20日收盘,公司A股总市值为1795亿元。节点财经发现,对于百济神州的业绩好转趋势,资本市场的反应有些波澜不惊。毕竟,按目前的亏损额度,短期内实现盈利的希望不大。

创新药行业,还是要看长期发展。

从不久前发布的2023年全年财报来考察百济神州,可能更为全面。根据2023年报显示,去年百济神州营业总收入174.23亿元,同比增长82.1%;归母净利润为-67.16亿元,亏损缩窄50.77%。

从2019年至2023年,这是5年中亏损最少的一年,而且扭亏为盈的速度在加快,这主要得益于百济神州的核心产品泽布替尼(百悦泽)的突破。

2023年全年,泽布替尼的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128.53%,达到近13亿美元,成功国产创新药中第一个“十亿美元分子”。这一产品属于第二代BTK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血液癌症,尤其是B细胞起源的癌症,而泽布替尼还是第一个且唯一一个有效性优于伊布替尼(第一代)的BTK抑制剂。

所以,有人把泽布替尼称为中国最成功的创新药。

有行业人士告诉节点财经,在医药行业,一款产品的年销售额是否超过10亿美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迈过这道坎,不仅表明这款药物在疾病治疗上可能带来新变革,还会得到全球制药界的关注,拉升产品在全球的商业化成绩。”

创新药商业化,是个让所有创新药公司头疼的问题,而百济神州又是怎么做成的,是不是可以持续?

2、“烧钱一哥”成长记

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全球商业化的成功,节点财经认为,首先离不开两位创始人的全球化视野。百济神州有两位创始人,来自医药行业的王晓东和熟悉商业运作的欧雷强。

王晓东毕业于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3年,他应邀回国创办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2004年,他凭借着细胞凋亡领域的成就,年仅41岁就成为了美国国家科学学院的院士。后来,他还成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与王晓东不同,欧雷强毕业于机械工程专业,上世纪90年代就已成为麦肯锡咨询师。创立百济神州前,欧雷强就已开始在生物医药领域创业。2010年,两人联手创立百济神州,并融到2000万美元。

简单回看百济神州的创立,王晓东和欧雷强可以说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奠定了公司发展的基础。但节点财经认为,真正让百济神州走上快速发展轨道的,还是高瓴资本。

前面已经提到,创新药行业属于非常“烧钱”的赛道,没有资本的持续投入不可能成功,而高瓴资本此后主导了一轮又一轮对百济神州的融资,并将其长期作为自己在美股的最大持仓。

有了资本加持,百济神州选择了“去CRO化”,开始在自主研发上大笔投入,其研发经费之高令国内同行难以望其项背。2023年报显示,百济神州去年的研发费用为128.13亿元,排在其后的是“药茅”恒瑞医药,研发费用为61亿元,还不到前者一半。

但是,节点财经发现,百济神州持续的亏损,也和长期居高不下的研发费用有关。而为了打开市场,百济神州在销售费用的投入也是毫不吝啬。财报显示,2023年其销售费用为73亿元,同比上涨21.7%,占营收比重为41.92%。相比之下,恒瑞医药的销售费用率只有40%,这似乎也表明,百济神州的高速增长背后,需要付出更高的销售费用。

这种情况下,被称为创新药“烧钱一哥”的百济神州,压力也就来了。

3、持续亏损,让资本很难受

其实,对于创新药行业来说,“烧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如果没有大手笔的资金投入,包括百济神州在内的创新药公司都很难取得想要的成绩,医药技术也很难取得发展。

从这一点来说,百济神州的巨额投入确实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据2023年报显示,目前其已自主开展超过130项临床试验,并在约45个国家和地区入组了22000多名受试者。这些临床试验包括针对其产品组合所开展的超过40项关键性或潜在注册可用的临床试验。

但是,虽然泽布替尼已经在全球市场打开了局面,但其它几款产品如PD-1单抗替雷利珠(百泽安)、PARP抑制剂帕米帕利(百汇泽)等,还需要尽快实现商业上的突破,增强对整体业绩的带动作用。

节点财经认为,百济神州需要增强自身的产品合力,这不仅在于能够提升自身业绩,更重要的是提高资本市场的信心和投资积极性。浙商证券统计,2023年中国创新药领域一级市场融资总额(含IPO前战略融资)为320.6亿元,IPO融资总额为111.2亿元,均低于2022年的473.6亿元、263亿元。

对于仍处于不断亏损中的百济神州来说,这并非好消息。据节点财经了解,面对国内创新药企业动辄动辄数十亿的亏损,投资者已经很难继续像头几年那样保持全力支持,他们更希望看到创新药企能平衡好规模和盈利之间的关系。

目前,伴随着融资环境的调整,已经有不少创新药企开始通过调整研发管线、缩减研发开支,开拓利润空间。当然,具体到百济神州,节点财经相对更为乐观,其作为行业标杆性企业,短期还不至于出现资金问题。

但是,百济神州最重要的不是避免问题,而是抓住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公司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我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至少发生120起,合计交易金额接近850亿美元。节点财经认为,机会已经摆在百济神州面前,如何进一步顺应国内创新药“出海”热潮,彻底打开自研产品的海外市场,成为其能否更上一层楼的关键。当然,具体结果如何,投资者也需要保持耐心,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