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揽高盛】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6喜欢:3
【巴菲特揽高盛】
伯克希尔不花钱,跻身高盛集团10大股东啦!

【巴菲特-高盛,新协议】
巴菲特与高盛集团达成一项协议,将使伯克希尔-哈撒韦成为高盛集团的最大股东之一。
根据周二公布的协议条款,高盛同意把伯克希尔自金融危机以来持有的认股权证转换为数百万股股票,这将使伯克希尔不必再额外投入资金即可跻身高盛10大股东之列。


【巴菲特的2%】
根据协议,伯克希尔将依照周一收盘价获得超过900万股高盛股票,相当于高盛约2%的股份。最终股票数量将在10月1日交易完成时确定,并且部分股票将以此前十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定价。
(认股权证定于2013年10月1日到期)
-----高盛将根据10月1日之前1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与115美元的行权价之间的差价乘以43478260股,然后赠送伯克希尔哈撒韦同样价值的股票。


【收益】
根据周二宣布的所谓股票结算协议,巴菲特同意接受高盛股票,从而放弃了伯克希尔在行使认股权证并卖出股票的情况下可能获得的收益。
这笔收益是多少呢?
巴菲特持有的权证允许伯克希尔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买入高盛,以后者周一收盘价每股146.11美元计算,这已经有13.5亿美元的账面利润。


【双赢】
现在巴菲特不必花钱就可以拥有2%的股份,而高盛迎来一位有声望的著名投资家,且避免十多亿美元市值的市场抛售压力!
可谓双赢!
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C.Blankfein)在公告中称,伯克希尔-哈撒韦愿意继续担当高盛的长期投资者,公司感到非常高兴。
注意:高盛在一份递交给监管机构的文件中称,只有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批准或表示无反对意见之后,高盛与伯克希尔达成的协议才能生效。


【还原】
这次交易的初起是因,巴菲特在2008年9月通过向高盛集团提供50亿美元资本注入的方式获得了这批权证。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金融市场动荡,借款成本飙升,高盛股价也无可幸免地暴跌,向巴菲特求援获得资本补充,以恢复市场信心。


巴菲特投资的新闻,帮助高盛马上在之后一天进行的售股中再获得了57.5亿美元资金。


【赎回】
巴菲特2008年对高盛的投资还包括优先股,让他每年都得到5亿美元股息,这些优先股已经在2011年被赎回。
双赢的潜台词是互相利用,因此,高盛不能总是干10%固定利息支出的傻事!哪怕“渊源深厚”!

【始作俑者】
促成巴菲特和高盛直接交易的始作俑者,其实是当时美国第74任财长亨利·鲍尔森,对,就是那个前高盛CEO。
628x471

【橄榄球“超人”】
鲍尔森早在学生时代便已展露出“超人”的性格。
他获得了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的文学学士学位,并荣获该学院“大学优等生协会”会员(PhiBetaKappa)资格学术荣誉。
课余时间酷爱橄榄球的他还先后斩获美国常青藤、全东部和全美橄榄球奖。


【美国之星】
鲍尔森于1974年加入高盛的芝加哥分部,于1982年获选为合伙人。他于1988年获委任为芝加哥分部的主管合伙人,1993年获升任为美国中西部投资银行地区主管合伙人。加入高盛以前,鲍尔森先生于1972年至1973年为白宫内务委员会成员,担任总统办公室助理,以及于1970年至1972年担任五角大厦助理国防部长(总审计长)助理。
1999年高盛公司上市后,鲍尔森成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带领的由16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成为高盛公司最高决策机构。

【华尔街之王】
鲍尔森领导下的高盛,在2000年前后攀上了全球并购业务第一的排名,从此屹立不倒。
根据彭博的数据,高盛的两位并购部联席主管(52岁的杰克·利维和48岁的吉恩·塞克斯),包揽了2005年全球最大的五个并购案中的四个,其中包括最大的一个――价值570亿美元的宝洁公司并购吉列公司案,高盛从中斩获23.2亿美元服务费。在业务高速成长过程中,高盛雇员人数也几乎翻了一番,从 13000 人增加到最多时的25000人。
因此,被加上king!

鲍尔森同时又不乏从华尔街资本市场一脉相承而来的冷峻无情的特质。高盛是个毫不留情的地方,它以惊人的速度将精英吸纳进来,又以惊人的速度把他们扫地出门。“(在高盛)15%到20%的人创造了公司80%的价值,所以很多人可以被裁掉,而不会影响公司的业绩,”鲍尔森的这句经典名言恐怕会让绝大多数高盛的雇员们心惊胆战,即便他们目前可能仍幸运地处于那15%~20%的安全区间。虽然此后鲍尔森对此番言论表示道歉,但高盛的“痛苦的裁员”却没有因此停滞,据《财富》测算其裁员比例仅次于美林公司。
在2004年1月的华尔街权力榜中,鲍尔森雄居榜首。在公众看来,他是一个脸庞棱角分明,表情严厉、仪表整洁,言辞朴实的人。他的口齿并非特别伶俐,有时他的言论会令人感到惊讶,甚至有些自相矛盾。他曾告诉过自己的一位记者校友:“我不是一个能够鼓舞人的领导。”

【“高盛政府”】
这是美国媒体对高盛的新称呼。
1984年,高盛联合主席之一怀特·海德退休并加入了里根政府;
1992年,高盛管理委员会高级合伙人罗伯特·鲁宾接受克林顿的邀请出任总统经济顾问,不久即转任财政部长。
之后就是鲍尔森。
“旋转门”(revolvingdoors)一直在旋转!



再其后,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威廉·达德利获任领导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York)市场事务。

全部讨论

2020-07-24 20:26

这是老年,多年前,潜心研究巴菲特的历程,那时,金总吩咐,每天必须写出十条微QQ 

2013-03-29 09:18

2013-03-27 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