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级,再见!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2喜欢:4

跟随C领导,看了下上海杨浦地区的旧改,力度之大,涉及之广,动用人力财力之巨,叹为观止。

领导的目标是

上海最快将在2022年完成市中心全部成片二级以下旧改征收!


什么是二级?

一级=棚户区,上海基本没有了,或者说都没有了!老羊小额辰光,一些小学同学的家里,还有小河边、工厂区的棚户,那种居住条件,现在出生在高楼大厦的后浪们是不能想象的。从这点也充分说明我国90年代初期起步的全国房改(陈锦华当时任房改领导小组组长),虽然发展到今,地产行业已经成功占据国民第一思维,但其几十年发展,给城市居民带来的实际有利,也是清晰可见,不容指摘。想想看,上海的大多数居民并没有变成港岛现状吧。

先看看上海过去的棚户区,这是老羊年少时徜徉过的三湾一弄地区。当时老羊也跟着大孩子们,在夏季的夜晚溜达深巷,一张席子铺在马路上躺到,直到第二天清晨被过往车辆吵醒............这就是生活啊!要感谢为了今天的现状,而不断奋斗的那些叔叔辈们,前浪真的是那么努力地拼搏过,虽然沙滩在静静地等待.....扯远了,看照片。

二级=二级以下旧里=普通零星的平房、楼房以及结构较好的老宅基房屋

也就是上海人说的,家家户户早晨起来去倒马桶的那类,厨房浴室都是公用的。

现在重点拆迁的就是这类。

旧改被称为“天下第一难”

首先是一个小地块,人太多了。比如当年北站新城地块旧改,涉及房产2370证、9349名居民。真的是小小7万平米地方,万人牵动。


再者,巨额改造资金的来源,动辄百亿、千亿级别,需要高层次的政企、银企集团参与。因此上海房价为何高?地价为何不断新高,地王?资金的饥渴,延续了十多年。

若放大视野到全国,大家想想,全面棚改,涨价去库,十万亿级别国开.....或许都想通了。

这就是我国房地产的真实现状,那不是一个单纯的房地产市场,他涉及到我国在过去几十年发展历程中,那么多前浪创造的城市旧貌需要换新颜,也涉及到更多的后浪们不断努力奋斗的今天与明天。

神州大多数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不是单纯的市场化,请再思考!

最后,上海二级旧改即将圆满之际,未来城市发展,不再动砖头了吗?

三级旧里?严格说,没有三级的概念。但当棚户区和二级都完成改善拆迁后,落后的帽子就扣在了这些房子头上。

比二级旧里条件好一点的住宅是50年代建造的职工工房,一般没有独立卫生间,厨房。一般是砖混结构,层数为4层或5层。

1972年拍摄的凤城新村三层住宅

现存的民主二村20世纪50年代老公房

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长白新村二期

1951年4月市二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市长陈毅提出市政建设应“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并且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方针。1952年4月,市政府设立上海市工人住宅建筑委员会,在全市统筹兴建两万户工人住宅。区境内有4个基地,征用原江湾区农田65.52公顷。由华东设计公司设计,华东建筑工业部工程处组织施工。1952年8月15日开工,1953年5月竣工。总计建房530幢1000个单元(每个单元为1个门牌号)1万户。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分布在控江路以北,军工路至大连路之间。有长白一、二村,控江一、二村,凤城新村(今为凤城一村),鞍山一、二村。都是砖木结构的2层楼房,水、电、煤气俱全,每5户合用厨房和厕所。同时辟筑道路、下水道,配有学校、商店和绿化地。这是解放后兴建的第一批工人住宅,习称“两万户工房”。其居住条件与当时里弄房屋、棚房简屋尽相比较,大为改善。

在市统建新工房的推动下,境内一些较大的企业单位也自筹资金,按照“两万户工房”的设计标准,分散建造了一批职工住宅。1952年,上海柴油机厂建工农新村。1953年,上海公共汽车公司第一车场在四平路建公交新村。上海电缆厂、医疗器械厂、农业药械厂、第一制药厂、锅炉厂、红星制车厂,也分别在延吉东路、杨家浜、本溪路、大连路、敦化路、控江路等处建造新工房,共计158个单元,建筑面积3.97万平方米。

上述“两万户”型新工房共1158个单元,建筑面积32.57万平方米,1977~1982年间,其中1152个单元放宽扩建建筑面积11.99万平方米,使总建筑面积增至44.55万平方米。


现在已经改造的这类工房,典型案例是:彭三小区

改地区属于彭浦新村。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当年老羊在央企上班,每天班车都要经过这个巨大的新村),大部分公房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住人口近16万人。

方案是“拆落地”旧房改造。所谓的“拆落地”,即原拆原建,居民先在外租房过渡,然后将老房子拆除,在原地重建,房屋竣工后居民回搬,拆一还一。旧房改造的资金也不需要受益居民买单,在政府的配套资金外,“拆落地”项目与保障房储备房源供应相结合,将“低层”改“高层”带来的增量房用作廉租房,该部分收入补贴了项目资金。

这是彭三小区内即将启动新房建设的工地(左),已经建成的新房(中)和待改建的老公房(右)形成鲜明对比(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彭三小区改造前。彭浦新村街道 提供

再来看看改造后的这个盘子。过去10年,静安区对彭三小区通过原地拆除、重建的方式,拆除了25幢楼、新建了13幢楼,让852户居民告别老房,住上了有独立厨卫、电梯、地下车库、小区绿化以及社区公共配套的新房。

历史总是由很多前浪做了贡献与牺牲,再被更多的后浪往前推......浪奔浪涌,永不绝!

您的未来,就在自己手里。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0-05-20 12:55

住远郊的飘过,我们小辰光,是农村稻田青蛙叫,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2020-05-17 23:15

2020-05-17 05:27

感触

2020-05-16 16:52

幸好我住在山沟里,不是平地,没有政府或房地产商惦记。

老羊小额辰光, @友联老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