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重资产企业的利润修饰手法之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4喜欢:1

如某A公司,生产设备执行四年摊销计划——假定设备四年报废,一台4万元的生产机器,每年就需要计提1万元的折旧(为便于理解,残值率在这里忽略不计)。4年后若这台机器还在工作的话,它的账面价值就为0了,因为以及分摊到之前四年中每月的利润表里了。

明白了折旧原理后,我们就不难理解折旧年限对利润的影响了。如1000万的设备,五年折旧完,每年的折旧就是200万,就要减少当年200万的净利润;如果改用十年提完折旧,只需要减少当年100万元净利润,折旧年限这么一调整,当年就多了100万元的净利润。可见在公司没有任何经营改善的前提下,对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调整可以暗中增加企业的利润。

从企业的财务角度来说,因调整折旧年限需要会计师事务所的配合,所以企业进行利润修饰的时候,会计政策的变更往往是最后一招。当我们看到一个会计企业政策变更的时候,再去对比净利润情况,如果盈利压力比较大,那就可以肯定其动机不纯了。而且还可更加深入一点揣度:其他的报表项目肯定也做了不同程度的“修饰”,实在挖不出更多的利润的情况下,又来调整折旧年限。

因此我们要引出一个重要的指标来判断企业是否选择偷偷调整了折旧的方式,就是“综合折旧率”

综合折旧率=当年提取的折旧总额/固定资产总额

将综合折旧率与以前年度进行比较,如果数值发生了重大偏差并且没有合适理由的,这意味着企业在固定资产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折旧额却并没有多大变化,通常可以认为是在折旧上做了手脚。发生大规模并购和重组的企业除外(因为并购或重组时资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综合折旧发生变动),而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在资产增加的情况下,综合折旧率反而降低,这种企业通常比较可疑。

比如一个B企业,2021年的综合折旧率为3.1%,固定资产净值为6.5亿元;而在2022的年报中固定资产净值增值到9.5亿元,而综合折旧率却降低到2.1%。固定资产增幅接近50%的情况下,22年的折旧费用却相对于21年没有多大变化,这样的数据是值得玩味的。

由于会计师准则是允许企业自行确定折旧政策,企业只要与会计师事务所协商好便可以发布公告变更折旧年限,抑或是通过调整固定资产的分类对折旧额造成影响,从而调整净利润。从上市公司折旧年限变更公告来看,固定资产的这就管理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尤其是重资产公司调节利润的工具。所以关注财报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变化使非常有必要的举措。

财务分析是一门艺术,仅靠这一个指标当然是万万不行的,我们要学会抓住一个个蛛丝马迹去窥探每一个企业在光鲜外表之下的真正秘密

全部讨论

2023-09-11 19:52

牛逼牛B

2023-09-11 19:21

6

2023-09-11 19:19

牛逼牛逼

2023-09-11 19:05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