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电价的数学解释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48喜欢:43

2023年11月10日,《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正式对外公布,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何为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此机制将对能源转型和电价水平产生哪些影响?为了更加方便大家理解,我决定用数学推演的方法给大家做解释。

一、容量电价的出台不会增加终端用户用电成本

以下来自于权威解释。

Q: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终端用户用电成本会产生什么影响?

A:短期看,对终端用户用电成本的影响总体较小。由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主要是电价结构的调整,煤电总体价格水平是基本稳定的,特别是电量电价小幅下降,将带动水电、核电、新能源等其他电源参与市场交易部分电量电价随之下行,工商业用户终端用电成本总体有望稳中略降。长期看,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首次实现对煤电这一主力电源品种电能量价值和容量价值的区分,可有力推动构建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引导煤电、新能源等市场参与者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充分竞争,全面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从而对降低终端用户的用电成本也是有好处的。

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容量电价的额外成本确实不应该由终端用户承担,火电的调峰作用,最直接的收益方是风光等新能源发电企业,间接的受益方是水电、核电以及整个电网。因此,通过水电、核电、新能源等其他电源的电量电价去不补贴火电,不仅应该,而且必要。

二、煤电电量电价是风光水核等其他电源的定价之锚

还是引用权威解释。“电量电价小幅下降,将带动水电、核电、新能源等其他电源参与市场交易部分电量电价随之下行,工商业用户终端用电成本总体有望稳中略降。”

因此,不考虑个别情况,假设煤电电量电价是风光水核等其他电源的定价之锚是恰当且合理的。

三、容量电价图解

(一)未建立容量电价机制前

考虑到煤电发电量占社会总发电量的比重大致在50%左右,因此,如下图所示,假设煤电占50%,水电、风电占25%,核电、光伏占25%。

(二)建立容量电价机制后

假设电量电价统一调降0.01元/度,那么煤电的容量电价可以设置为0.02元/度,这样子,全社会的工商业用户终端用电成本总体有望保持平稳。

如果煤电的容量电价小于电量电价的降价幅度的2倍,那么,全社会的工商业用户终端用电成本总体有望下降。

四、综合判断

从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五类发电企业的市净率角度看,火电长期处于垫底的位置。

之所以出现这样子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煤电顶牛”难题;另一方面就是火电即插即用的调峰价值没有市场化定价导致的,水电、核电、新能源等收益方没有为之支付成本。

“煤电顶牛”难题随着煤价回落以及浮动比例扩大至20%部分解决,下一步期待电价市场化解决。目前来看,火电即插即用的调峰价值市场化定价随着容量电价政策的贯彻落实将彻底得到解决。

华能国际国电电力浙能电力等一众火电企业可以翻身把歌唱了。

$华能国际(SH600011)$ $国电电力(SH600795)$ $浙能电力(SH600023)$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不明真相的群众 @孥孥的大树 @山行 @风雨同心-等待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操作,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

精彩讨论

尺上金2023-11-12 10:54

继续看好

尺上金2023-11-11 21:00

灵活性改造比例已经很高,另外改造成本和时间也不高,相较于能拿到的容量补贴标准更是九牛一毛

全部讨论

调峰受益的是风光核,目前水电的调峰一直被电网白嫖。
“电量电价小幅下降,将带动水电、核电、新能源等其他电源参与市场交易部分电量电价随之下行,工商业用户终端用电成本总体有望稳中略降”注意,这里提到的是市场交易部分电量。
容量电价,也只给能调峰并符合相关条件的机组,不是全部火电。受益的是已经灵活改造的机组。

如果是行政指令,那火电电量电价降低1分,其他电源也降低1分,可以理解。如果是市场竞争,火电降1分,还远高于其他电源,那其他电源为什么也要降1分呢?

2023-11-11 20:15

这个很明显就是让绿电企业自己去积极建设调峰项目(或者与别人搭伙),不要有后顾之忧。如果不搞容量电价,我不知道有没有专家们算过,就一个风光项目,配上煤电调峰,按照现在的价格,项目能有几个点利润。而且要考虑到国家还拖欠着绿电的补跌。

2023-11-11 19:02

青山老师还是舍不得电力啊!还以为all in遥遥领先了!

2023-11-12 10:27

目的是市场化,别算利润

2023-11-11 19:39

电力票别碰浪费行情

2023-11-13 10:03

欧洲电力市场调峰责任和成本以竞价交易(可以是负电价)的方式交由参与方(调节能力较差的新能源发电企业)承担,中国容量电价的方式是电网承接再分摊到用户,避免了对新能源企业的直接冲击。

2023-11-11 22:54

2023-11-12 03:15

讲得最清楚

2023-11-11 21:05

老哥辛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