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必选跌了个大跟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1、缺席行业盛会,股价大跌

距离优必选股价328港元的登顶时刻仅过去四个月,但相较那时,这支“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已跌去了67%。

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大跌超16%,更堪称优必选的失意时刻。其中7月9日,其盘中股价一度跌破了100港元大关。与之对应的则是900多亿港元的市值蒸发,市值只剩下400多亿港元。

而截至2023年末,优必选创始人周剑合计控制公司51.17%的投票权,直接持有24.79%的股权。照此换算,公司的股价下跌直接导致了周剑的身家跌去超200亿港元。

巧合的是,股价大跌那几天举办的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优必选却缺席了。

从2018年始办,WAIC就被视为AI行业顶级盛会,作为国内最早聚焦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公司,优必选也在历年多番出席,堪称“常客”。比如去年,优必选就展示了自家产品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沙特NEOM新未来城、中国科学技术馆的落地成果。然而,本届展览上非但没有优必选的身影,其也没有对“缺席”原因加以说明。

这也被外界猜测为扰动优必选股价下跌的原因之一。据数智研究社援引业内人士分析,伴随着WAIC的举办,人形机器人产品集中亮相,说明优必选的竞品在增多,其稀缺性也在下降。而优必选缺席这一届“AI春晚”,更是加重了市场的悲观情绪。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华夏时报》分析称,除了热点扰动因素,优必选近期股价的变化在情理之中,“从投资回报率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优必选的情况不算太好,目前四百多亿港元的市值并不低,所以在这家公司的财务数据没能持续向好的状态下,股价出现回调是正常的”。

资深市场分析人士刘云则告诉「市界」:“对于优必选这种初创企业来说,亏不亏损并不重要,市场看中的是未来的想象空间。”在他看来,导致优必选股价突然大跌的原因,除了宏观因素,更多可能集中在未能策划出新亮点,以及新的参与者涌现导致竞争加剧,包括最近优必选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都在工厂ToB场景下,与人们对ToC端的预期还有差距等等。

▲(优必选自研熊猫机器人)

连日的下跌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心慌”:有人在股吧抱怨“亏麻了”;有的人则悔恨自己没能及时抛出;还有人担忧优必选的烧钱速度,认为“年底一解禁马上就会增发”。

不过,在3月底发布的2023年报中,优必选写道,截至年末,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21亿元、外部银行借贷约人民币14.54亿元、2023年杠杆比率为73.3%,并无重大或然负债(指可能的支出)等,“流动资金状况维持稳健,足以满足营运资金所需”。

但登高跌重背后,股民的情绪更源于深厚的落差感。

不少人还记得,2023年12月的上市仪式上,优必选别出心裁地让其自研的人形机器人上台敲锣,这在港交所历史上亦属首次。

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伴随着锣声阵阵,昭显的是人形机器人产业无穷尽的想象张力。

这也在日后得到印证,大模型的时代东风吹拂下,小米特斯拉英伟达、OpenAI等国内外领先企业纷纷下场自研或投资人形机器人,更显出优必选的抢跑优势尤为可贵,也让后者的股价在进入2024年后迅速冲高,智能机器人更因此被誉为2024年的第一个起飞赛道。

但少有人能预料到,涨得快,跌得也快。

而股价的波动也反映出,随着大模型探险进入到落地环节,市场正迎来理性回归,要将梦想变现,优必选面前仍有不短的路。

2、营收还没亏的多

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即便未出席WAIC,优必选仍是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较为领先的玩家。作为2012年就成立的早期选手,它在产品成熟度方面独具优势。

举例而言,2022年,特斯拉第一代Optimus机器人被工作人员“搬”上了舞台;同年,小米首次发布了“铁大”人形机器人,雷军称其还需“学习完善,暂时无法量产”;vivo在2023年末官宣要入局人形市场,如今仍在进行前期投入。而其他专注机器人赛道的企业如智元机器人、乐聚机器人、星动纪元、宇树等,在产品形态创新和商业化方面各有特点,但也难逃探索MVP(最小可行性产品)的突围战。

相比上述跨界大厂或是新创企业,官方口径显示,优必选已成长为全球唯一能够量产交付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的公司。

由于人形机器人市场仍处发展早期,存在市场渗透率不足、玩家分散等特点,不少官方机构选择将优必选放入范畴更大的智能机器人市场进行分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报告,按收入,2022年优必选在中国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产业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2.8%,前两名则分别为2015年成立的智能机器人企业“达闼科技”和国内安防龙头海康威视旗下的“海康机器人”。在更为细分的教育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产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2.5%。

另一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优必选拥有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利达2172余项。据《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分析报告》,优必选科技所持有的有效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达到763件,位列全球第一;在有效发明专利维度上,优必选以476件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入局早,是优必选最难被忽视的优势,尽管这个故事的开端其实充满着偶然性。

2008年,出生于上海的70后周剑,已在机械行业沉浸多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赴日本参观一场机器人会展,正好被其中展出的一款人形机器人深深吸引。

彼时周剑曾经在国外上市公司担任过多年高管,也已创办了自己的多家机械制造工厂。或许是由于在机械行业多年培养出的敏锐,让他对人形机器人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就此决心再次创业。

▲(周剑)

2012年,优必选正式成立。从那时起很长时间,筹措足够的资金保证研发,就被列为公司待解难题list中的最高优先级。

而这并不是优必选独有的困境,人形成本畸高在行业中已不是秘密。如公开数据显示,日本本田ASIMO、波士顿动力Atlas等人形机器人的单台成本分别高达300万美元和190万美元,不仅说明研发投入之巨,也意味着整机售价会进一步上浮,导致难以大规模推广等问题。

因此在那个尚无大模型概念的年代,人形机器人的商业故事鲜少被VC买单。在成立的第二年,优必选就陷入了资金断链危机,周剑甚至为此卖掉了两套价值1000万的房子还有宝马车。

直到一名白衣骑士的出现,最终力挽狂澜于既倒:

2013年,比亚迪的联合创始人、天使投资人,也是风投机构“正轩投资”的创始人夏佐全关注到了这个项目,为优必选撮合了多轮融资额。

渡过难关的优必选得以逐步建设起软硬件体系,并完成了在探索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养的标杆案例探索,最终“捱”到了大模型铸就的“起飞时刻”。

如今的优必选仍在烧钱阶段,数据显示近年来其营收逐年增加,但由于人形机器人行业重研发等特性,公司亏损幅度亦逐年拉大。2022年,优必选营收为10.08亿元;亏损9.87亿元;而3月底公布的2023年报则显示优必选报告期内营收10.55亿元,同比增长4.7%;净亏损为12.64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8.07%;经调整EBITDA亏损5.15亿元,相比上年度收窄。

3、竞争激烈,玩家变多

2023年末优必选的成功上市,可以看作是2024年人形行业爆发式发展的一个序幕篇章。

国海证券在研报中表示,2024年人形机器人或将迎来规模商业化元年。受益于种种因素,人形机器人或将迎来新一轮产业发展热潮。

可以看到在大模型技术加持与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新势力加速闯进市场。

2024年1月,OpenAI投资的挪威人形机器人项目1X Technologies宣布完成了1亿美元的B轮融资。

1月16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展示了特斯拉自研人形机器人Optimus叠T恤的视频,展现了Optimus的灵活性提升。

国内方面,2024年开年后,作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专家的天太机器人(TTbot)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具有仿人脊柱功能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平台,研究议程中就包含着通用机器人。

其后不久,智元机器人就宣布已与上海临港集团签订举行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计划打造成为“上海人形机器人第一座量产工厂”。

而就在刚刚结束的WAIC上,人形机器人齐齐摆出了“十八金刚先锋阵列”,还打造了展出25款人形机器人的专区。会上更有全球首个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青龙”、特斯拉Optimus二代等新品发布……

▲(市界摄于WAIC 2024)

新面孔的出现,也让优必选在多方面面临挑战。

玩家的增多、资本的下场,更为谁能在这场竞速赛中最终胜出平添了不确定性。

市场争夺的焦点之一,是谁能最先凭借降低产品成本,进而提升推广效果和市场覆盖率。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全球范围内,优必选曾率先将双足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成本降低至10万美元。

而在今年上半年,初创人形机器人企业开普勒机器人已提及,计划将人形机器人价格控制约为2—3万美元左右。不仅如此,一位从业者告诉「市界」,“降本”几乎也是所有玩家共同集中突破的方向。

但他也讲道,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人形机器人是个未蓝先红的市场”,即便能够将成本降至理想状态,距离产品的铺开仍旧很远。

有人说:“3年之内,人形机器人不是一门好生意;但30年之内,它又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产业。”

用这句话来解释如今的优必选,恰如其分,在公众对宏大技术愿景和实际落地探索的摇摆之间,不断接受市场的价值重估,这或许就是所有朝阳产业难以逃开的命题。而按照优必选的营收体量和赚钱能力看,即便在股价连续重挫下,它的市值仍然偏高,但资本市场一向是为未来买单,只要市场相信它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以给出一个很高的市梦率。

7月9日,优必选股价在盘中跌破100港元后,又快讯拉升,最终收涨2.29%,每股报收107.2港元。7月10日,优必选开盘再度上涨,盘中涨幅一度超8%。在优必选上,空方和多方仍在持续博弈中。

(文中刘云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