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TCL创始人李东生:企业不能躺平、也无法躺平 必须每天创造价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企业不能躺平、也无法躺平。做企业与做投资不同,企业经营每天都有成本,所以必须每天创造价值,否则就无以为继。企业经营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既然企业无法躺平,就只能坚定信念,上坡加油,坚决向前冲。”

6月25日,在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谈及“企业家要对自己狠一点”的观点,再次对腾讯财经表示:他当前的目标是推动TCL将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产业做到全球领先,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产业集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前TCL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他在对话中表示:TCL在三大核心产业领域面临不同挑战。

在智能终端领域,面对的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全球化市场,新技术和新应用快速迭代,如何持续突破中高端市场、开拓新业务场景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李东生:一些国家用非市场的力量去改变全球贸易走向是不可持续的

在半导体显示领域,面临产业周期压力,需要在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穿越周期能力方面持续努力;

新能源光伏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要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和全球化拓展能力,以实现全球领先。

早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李东生曾喊出“不出海,就出局”的口号,面对当前逆全球化趋势影响,主要国家或区域市场均增加贸易壁垒,传统进出口模式受到一系列挑战。

李东生对腾讯财经表示,企业进行全球化拓展需要转变为本土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时间、运营等成本。此外逆全球化阻碍了创新要素的全球性流动,限制了科技创新国际生态的形成。

他指出,“面对逆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要通过与当地共建工业能力,赋能当地产业链,带动当地制造能力的提升,推动海外本土化经营,为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在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他还针对全球贸易前景、中国企业出海的收益、全球化发展大趋势等话题进行进行了讨论。

以下为其公开演讲实录:

1、全球贸易对您以及公司来说非常重要,从技术角度看,您认为前景会怎么样?

李东生:我对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还是充满信心的。TCL是比较早进行全球化的中国企业,25年前在越南建了第一家海外工厂,20年前在波兰投资建立面向欧盟市场的工厂。

大家听到这两位国家的领导人在上午也做了演讲。在过去二十多年,TCL先后在全球建了三十多家制造基地,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的经营网络。

就我们业务结构来说,TCL终端产品包括电子和家电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比例是超过60%。早期我们更多的是向海外市场出口产品,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通过建立全球化的经营网络,更多的是在当地生产制造、当地销售,甚至实现在当地的设计。

我看到经济全球化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变化,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就在加速,中国企业也在适应变化。

开始时,我们更多的是怎么能够通过更合适的全球化经营安排来增加产品的出口。后来我越来越感觉到,单纯去出口产品,把我们产品卖到海外去,这种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今天我们听到很多关于全球化方向的改变,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增加贸易壁垒,这些情况确实在发生。

但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中,一定要平衡好各个国家的利益关系。

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要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创造机会,我是非常赞同李强总理的观点。中国政府的观点是非常有远见的。作为中国企业,我自己也是有这个体会。

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开拓业务,如果只是想把产品卖到当地的市场在当地赚钱,所在国家对这种商业模式不那么欢迎。如果我们能够在当地投资,能够产生就业,能够给当地交更多的税收。

特别是在过去几年,我们在支持、帮助在当地建立起产业链,培养我们当地的供应商,这样我们在当地的业务就能够给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有更大的贡献。那我们自身在当地的业务发展也能够得到当地的支持。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要从输出产品转动向更多的输出工业能力,要能够有一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责任,这样我们的全球化业务才能够发展得更加顺利。

2、中国海外的投资对于中国本身是不是有更好的一些利益?

李东生:作为企业,我分享一点我的想法。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其实WTO的这种核心原则,就是通过推动投资贸易的自由化,降低全球的生产制造和物流的成本。

另外,让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我们看到WTO原则在过去二十多年推动全球经济增长、降低全球通货膨胀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

中国经济发展,也是在WTO原则的架构下,通过经济全球化,通过和全球经济融为一体来增加发展。中国的制造占全球30%,这里有国外对中国制造业投资的。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应该为全球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产业相对落后国家的发展提供机会和帮助。

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一定是要走出去,要通过自身的发展、通过全球化,让中国经济的发展、让中国企业的发展为全球经济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3、我们看到今年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技术有一些限制,包括电动车或者太阳能电池板。企业出海的难度是否会更高?

李东生:我们没法去影响美国政府的决定,也不能影响其他国家政府的决定,但是我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经济全球化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现在一些国家用行政的力量、用非市场、非自由经济规则的力量去改变一些全球贸易的走向,这个做法是不可持续的。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中美的贸易。

其实美国是TCL最大的出口市场,以往我们是从美国购买零部件材料,然后在中国生产产品,再输出到美国。

这条贸易路线效率是最高的,美国在几年前对中国产品加税,那我现在的路线变成还是在美国买芯片、材料,然后在中国做成核心器件的半加工,比如在中国做显示屏、调制解调器,然后到越南、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去生产成产品,然后再输出到美国。

这个贸易路线变成了三角多边的贸易路线,依然保持了我们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它带来的正面结果,就是我们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更大的价值贡献,但是对美国消费者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路线的延长一定增加成本,所以美国的通货膨胀可能是和美国政府的政策是有点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