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基看择时与选股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18
看到很多朋友,每天为买哪个股而殚精竭力,喜欢全仓杀进杀出,账户常常容易大起大落,多数业绩并不好。
       美国学者Brinson、Hood、Beebower三人在1986年发表于《金融分析家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合绩效的决定”的文章表明:投资收益的91.5%由资产配置决定。那么这个研究结论对我国是否适用呢?
       下面选两个牛基来看看择时(仓位控制)和选股两者对业绩的贡献情况。

      上图是取自兴全基金主页上的关于兴全轻资产的宣传资料,可以看出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和兴全轻资产在过去三年中,均取得耀眼的业绩,下面就以两者为例,看看择时与选股的贡献。

    上述数据取自基金季报。由于上述两个基金长期重仓配置创业板个股,拟使用创业板指数和仓位衡量择时能力,具体如下:
      择时贡献=创业板指数季度涨跌×(季初仓位+季末仓位)÷2
     选股贡献=业绩-择时贡献
      从2013年-2015年的12个季度均值看,兴全轻资产平均业绩13.2%,其中择时贡献了12.13%,占比91.89%;选股贡献了1.06%,占比8.03%。对中邮战略新兴而言,平均17.59%的业绩,其中择时贡献了9.81%,占比55.77%;选股贡献了7.78%,占比44.23%。
       当然上述的测算中,仓位未能体现季度中间的变动,中邮新兴战略的多份季报透漏,基金经理在季度中间进行了多次的加减仓。例如2015年10月份大幅加仓,11-12月份又开始减仓。换句话说,如果使用每天的仓位测算,中邮新兴战略的择时对业绩贡献占比应该更大。
      综上,即使对很牛的基金而言,择时也贡献了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业绩。如果择时这么重要,我们是不是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择时或者仓位控制上呢?
      建议大家总结下自己择时和选股方面的历史业绩,假如你有很好的择时能力,选择ETF做个仓位控制,可能业绩会更好;假如你择时和选股能力并不突出,还是选个绩优基金,放心工作吧。
  $兴全轻资(SZ163412)$ ,$中邮战略新兴产业股票(F590008)$ 

历史文集: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16-04-21 08:09

在主要业绩取决于仓位控制的情况下,选股的事情可以少花点心思了

2016-04-20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