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自汇编室,感谢球友整理
2023年底,散户乙又又又又又离开雪球了。但是他的投资思路很清晰,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2013—2023年之间,他主要买入了2只股票:$泸州老窖(SZ000568)$$中国神华(SH601088)$ (其余少量长江电力陕西煤业可忽略不计),大部分交易都有交割单,10年间保守估计获得了大约30倍收益,其个人资产从大约1000万做到3—4亿,年化收益率在35%—40%之间,这样成功的个人投资者应该非常少。
13年,在白酒行业黑天鹅之际,散户乙用股权思维买入泸州老窖,用公司分红创造现金流预期十年收回成本,期间坚持分红再买入,一直持有到2021年3月,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这期间经历了白酒塑化剂事件,2015年的股灾、2018年的大熊市、2020年的XG考验,但他一直坚定持有,且用分红不断追加投资。
21年初,同样用10年分红换回投资成本理念,将泸州老窖部分卖出,买入中国神华,说的“操作的越少,赚得越多”。
1.股票的调整(2014.8.18)。全世界任何一个股票的股价,都不是走直线的。全世界最牛的股,也是从低位,在不断调整中走出来的。因此,我们的注意力要放在这只股票未来最终可能到达的价格区域,我们就是要等待的是这一价格区域的到来,而不是猜测这只股票在到达这一区域之前可能经过多少调整。我们进股市的目的是什么?是参加娱乐节目看谁猜对几个调整?还是等待我们投资目标能够到达终点?即使猜对了一两个调整,对我们的资产又有什么大的帮助呢?
2.股票的价值(2014.10.11)。我一直认为巴菲特的标准是比较靠谱的,一个股票的价值,其实就是一个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
3.怎么在股市中建立良好的心态(2015.2.27)
其实与修炼无关,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
第一,你在股市呆的时间足够的长,经历过各种风浪。
第二,之前赚了足够你今后赔的钱。
有了以上这两条,你的心态自然就像我了,想不像都不行。
4.人的脑袋就像一台计算机(2015.2.28)
我们每个人的脑袋其实就是一台电脑,这台电脑拥有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程序(世界观,价值观,学识,阅历,自身所处环境等决定这个程序),每当我们要做出某种选择或者决定的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的输入自己认为重要的各种参数,这个程序就会把它们进行归
类和取舍,最后这台电脑会给你一个对你最有利的指令。
这台电脑人人都有,型号却人人不同。为什么周边的同学,同事很多,却偏偏和这几个是好朋友?为什么世界上的男女女千千万,却选了这个做自己的老公或者老婆?大学毕业后可以从事很多职业,为什么最后选了这一行?为什么股市那么多股票,却选了这几只?都是这台电脑根据你自身的参数在你不知不觉中做出的指令。最简单的例子,当问到一个老公爱他老婆什么?为什么娶她?老公往往一时间张口结舌不知怎么回答,难道人生如此大事,他开始没想清楚吗?不是!
因为我们只是执行了电脑最后的决定,却没有太记住当初潜意识里输入的成百上千的参数。
这台电脑的程序随着你的成长在不断的自我修改,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复杂的问题,你输入电脑的参数也不同,电脑运算的结果往往更加带有个人的色彩(更加固执了)
为什么唐史说的话,有人觉得很好,有人却觉得并不好。为什么有人觉得和根叔说话很投机?在雪球上,即使你认为最荒谬可笑的人,也会有很多粉丝。其实,是他们的电脑程序接近而已。程序不同,得出的结果必然不同。在结果上纠结,辩论,想辩个谁是谁非是不可能的。巴勒斯塔和以色列都认为自己是为正义而战。现在世界上最难以调和的矛盾,无一不是因为程序不同,不改变程序,却想改变结果,是不是很可笑?程序可以改变吗?程序是一个人由小到大一点一滴、潜移默化、融入到血液里形成的,外人想改变?谈何容易!
后感:我深刻的感受到散户乙这句话的重要,尤其是身边亲近的人,其行为举止都是一台非常稳定的计算机(当然在他们眼里,莫非我也是一台顽固而稳定的计算机?)
4.投资的角度(2015.3.28)
我以前一直把人脑比喻为电脑,这台电脑的程序因每个人的三观、经验、阅历、学识等不同而不同,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向这台电脑输入各种参数,最后,这台电脑的程序经过运算就会出来一个指令。
我是90年底入市的,在股市里有句话“无论是谁,无论他是用什么方法,无论他的人品如何,进到股市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是真理。
90年投资两万块进股市的目的是赚点零花钱。2001那波牛市赚钱买车,买房子。2007年那波赚钱,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这个期间的我,无论是短线投机,还是所谓的长线投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
07年从股市出来后,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钱很牛逼吗?我们即使不出现苏联解体卢布一夜变为废纸的情况,而是像美国一样长期繁荣稳定,美元在近百年内也贬值了87%。货币短期看很稳定,但长期看是铁定贬值的。现在的财务自由并不能保障你长期自由。直到两年前,当我感觉又该进入股市的时候,我的电脑向我发出的指令是:这一波要赚股票,赚上足够多的零成本的股票。
这些股票一定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他的资产不是随着时间折旧,而是随着时间增值,越久越值钱。
2,它的产品无论朝代如何更替还是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是被需要的。
3,他可以依靠内生性增长,不需要再投入就可以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4,他的分红率要高。
以上是我的电脑程序,以及我输入的参数。出来的结果,就是我的选择。
我这样的选择对吗?我不知道。这个结果是我现有程序计算的结果,我根据电脑的指令已经下注。有一天当我发现我的程序有错的时候,当我修改了我的程序后,新的指令一定是不同的。
每个人的投资角度不同,选择就不同,大家根据子的指令行动,没有对错。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些投资茅台、银行的朋友,就不要气急败坏的诅咒创业板了。
当我持有足够多零成本的、不会倒闭的、不用配股圈钱的,可持续分红的股票。这个股市想赌场也好,不公平也好,就与我无关了。我已沉入海底,海面的波涛与我无关了。
后感2022/5/5:资产不随时间折旧(甚至朝代更替也不影响)的资产都有哪些呢?
首先可以将所有的制造业、农林牧渔养殖、银行、保险(纸币必然这就贬值)几乎全部排除掉。
我能想到资产永不折旧(甚至历久弥新你)的公司大概有几类。
一是品牌。以白酒的品牌最为为人熟知,如茅台、五粮液、国窖、剑南春。重要我们的文化持续延伸,这些白酒的品牌永不折旧。
此外,还有卖水的农夫山泉、卖剪刀的张小泉、卖月饼的广州酒家
二是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铁金银钼锂稀土,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永无止境,只要剩余储量足够大,可以看做几乎永不折旧。
三是某种独特的味道。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行业,可口可乐桃李面包洽洽香瓜子、安井丸子。这类产品并像白酒那么昂贵,但对一部分人形成了永恒的味道吸引力(我就是桃李面包和洽洽香瓜子的忠实消费者),这种资产同样永不折旧。
四是某种特例:如分众的电梯媒体网络。
5.阅读巴菲特股东信后的感受(2015.3.2)。
我看了巴菲特给股东的信.谈点感受。
1,短期看,股市的波动总是很大,而货币或者债券的波动就很小。这就给人一个错觉,股市的风险更大。但其实,波动并不等于风险。长期看,社会是发展的,股市的趋势是向上的。而货币尽管看不见波动,但长期趋势却是铁定贬值的。所以,长期看投资股市反而风险是小的。
2,正是由于股市的短期波动很大,而长期趋势向上。因此,所谓的股市风险,其实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怎么讲?如果我们陷入短期的炒作,风险就并不来自于上市公司本身,而变成了我们对短期股价波动的判断正确率上。
3,即使是买伯克希尔的股票,也要有合理的价格。
后感:我于21年每天读一篇,终于第一次读完了巴菲特至股东信,虽然有些收获,但感觉并购没有获得要义,明年计划再读一遍。
6.坐车之难(2015.3.28)
在人一辈子中,你会发现自己买过很多很牛的股票,但你抓住,然后让你获得很高收益的估计会是寥寥无几。俗话说上车容易下车难,而在股票投资过程中,好像不是这样,上车容易下车也容易但坐车就很难,难得我们最后可能都比不过那种不会下车的老太太。
究其原因,大部分人投资根本就不是为了坐车,而是为了下车,从刚开始坐车就一直想着下车,然后我们会发现每一站都会有人下车,无论车到哪里,总有那一帮子人想着下车。有些人说见好就收,赚点买菜钱就够了;有些人说已经回本了赶紧跑吧;有些人说已经赚了50%了,等跌下来再上车;有些人说天气太糟糕了,还是不坐车为好。反正理由总总,心理总在嘲笑那些傻乎乎坐车的人傻逼。好不容易赚到钱也不知道去变现。
上车时就想着下车的人,总常常会盯着每一个交易机会不放,以图实现自己期望的交易价值最大化。他们愿意反反复复上下车买票,视乎买票的钱都是小本钱,无所谓。但打印一下自己卖盘前,很多人可能会发现自己一辈子都在为券商打工,而且干活还很勤劳。但似乎忘了一点,你为某趟旅程已经交了N次车票了。
涨与跌,很可能就是坐车途中那一段上坡与下坡的路。这些路可能与平常路不一样,但真的没必要为了暂时的涨跌就上车下车的。因为如果真的是一段很好的旅程,何必那么在乎那段路的颠簸呢?
能够欣赏到美景的人,总是那种会坐车的人,这种人上车时选择坐哪趟车很在乎。很破的车不会坐,司机技术很差的也不会坐,前面道路危险重重的也不会坐,会在坐车前充分估计各种可能发生的不利条件,然后去权衡值不值得坐车。而不是坐车过程中去想着出一点小事就会做出反应,这种没有经过大脑而直接的条件反射,机会不可能是伟大的决定。永远记得频繁做出投资决策的人的投资决策,通常会是平庸的投资决策。我想投资的效果也最终来看会是一半。
细想一下,上车其实不是为了下车,而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地,下车只是到达目的地那一瞬间的行为。错误地理解上车是为了下车,买股票是为了卖股票,就容易迷失方向。我们真正买股票是为了让买入的对象实现价值增值,价值增值有两种,一个是价值回归,另一个就是因为企业经营好价值增长了。这才是投资应该要坚持的目的地,而不是以价格为判断标准,随便上下车,正如球友说的车翻过一次,车毁人亡后死里逃生的,才能学会选择对的车坐在上面。
7.股灾的三种形式(2015.8.11)。
我仅凭有限的阅读和了解,大概归纳了一下,股灾大概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股市以外的因素影响到金融体系和上市公司,从而导致股灾。比如2007年的金融危机。还有一种是,股市内的因素导致股灾。这又细分两种,一种是被恶意操纵做空的,比如1997亚种金融风暴。还有一种就纯粹是股票自身涨得太多,涨得太猛造成的。比如1929年的美国股灾和这次A股的股灾。
对于这三种股灾,救市的方法不同。第一种情况,靠买股票救市是没用的,必须要救相关的公司,回复他们的正常作用,恢复金融体系的运转,当这些工作出现成效,股市自然就企稳了。
第二种情况,这种救市就比较简单明了,因为知道敌人在哪里,对手是谁,只要实力超过对手拿出真金白银阻击他并将它击退即可。
第三种情况,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1929年的美国股灾,据说发生的原因是当天上午有消息传言股市跌了,然后,股市就真的开始跌了。而且越跌越凶,一发不可收拾。这种完全是因为市场自身因为前期涨的过猛过快而引发的调整,是属于市场自身的调节。那么,这种情况该不该救?政府该不该干预?当初,美国政府就尊重市场,没有干预。于是,股市的暴跌,影响到消费,进而影响到企业,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恶性循环,交替下挫,引发了美国有史以
9.老人甲与新人乙(2015.8)
一个是在股市经历了十几年风风雨雨、历经坎坷的老人甲。一个是初入股市想效法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新人乙。
假如两个在前几年都买了茅台,到了今天,两个人的心态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甲的体会:我总算是找对了路子,不再瞎折腾了,拿好茅台长期投资。
乙的体会:我已经基本清楚价值投资的估值路数。我要去寻找第二个茅台。
2;如果一个老股民这几年每年连续盈利40%,他就会越来越沉默,因为他知道,在未来的几年里一定有连续几年收益极低甚至负增长在等着他。因为巴菲特的年化收益摆在那里。如果一个新股民这几年每年连续盈利40%,他可能会越来越自负,他会觉得战胜巴菲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后感:我现在居然已经和老人乙的心态非常一致了。
10.适合长期持有的股票特点(2016.1.6)
凡是适合长期投资的好股票,在股价上都有一个特点:你天天盯着他看,半死不活。大部分时间随大盘波动,剩下时间里还有很多天是弱于大盘,一年仅有少部分时间强于大盘。盯着他,给你的感觉是:这股不行。把它忘了,过几年再看,已经涨了不少。
这个从逻辑上也不难理解。你想,一支适合长期投资的股票,如果天天涨,几天就到位了,即使按照巴菲特的收益每年20%算,如果每天涨4%,一周的交易时间就到位了。如果他之前强点,随后必然就弱一点。否则你啥时看他都强势,它的股价必然透支今后若干年,也就该跑了,就不适合长期持股了。
11.长期投资并不痛苦,也不需要毅力(2016.6.22)
如果你潜意识里认为钱是最可靠的,股市不过是个赌场,股票不过是个筹码。在你的资产里,现金就会是常态,你会瞅准机会进股市低吸高抛赚一把就跑,然后等待下一次机会。等不到机会也无所谓,反正钱是最可靠的。
如果你的潜意识里觉得优质公司的资产是最可靠的,现金长期将稀释于无形中。在你的资产里,股票就会是常态。当你有点钱时,总是找机会低价买入优质股票,把现金变成资产。至于资产能不能跑在高点你倒是无所谓,反正你认为长期来看资产是最可靠的。
两种态度决定了你投资的的角度。那些说长期拿着股票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多么痛苦的,我觉得还是前者的思维。
12.对于老朋友,我关心的只有分红(2017.1.18)。
追热点牛股、判断大盘趋势做波段,每年总结一下赚或亏了多少钱,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已经是过去式了。
热点牛股或者判断大盘趋势做波段的投资,都是这样一个过程:投入一堆资金买入股票,然后在更高点把股票抛出,又变成一堆现金。然后,再去寻找下一个热点股票或者等待另一波趋势的形成。我们都知道,一个公司再好,也有天花板,这就注定一个股票的价格不可能涨到天上,但如果你的判断足够准确,通过不停的波段操作或者轮换热点牛股,你的收益就可以无限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不停的找牛股和判断波段的主要原因。
但这样操作对我来说有几个问题:第一,年纪越来越大,这样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太辛苦。第二,即使自己很有经验,前几次判断对的概率挺高,但每一次投资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下次自己是否能判断准确?其实是个未知数。这样的投资状态,无论你到了什么年龄,总感觉自己在路上准备出发,而且前路很不确定。这对我来说并不是晚年生活的理想状态。
因此,我希望趁自己还年轻的时候,在适当的时机,买入自己认为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分红的股票,买入的数量是我认为靠保守分红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的股数。然后,随着时间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每年分红会使我的买入价格慢慢沉底不断降低,换句话说就是慢慢收回了投资。股市的牛熊可以影响股票的价格,但不会影响公司的分红。突发事件可以影响股价的波动,但也不会影响公司的分红。因此,对于一个在乎股票分红而不是赚差价的人来说,股市的牛熊也就不重要了。未来,靠分红可以过上悠闲的晚年生活,一堆负成本的股票最后还可以作为资产留给后人。是不是也不错?
至于巴菲特每年赚了百分之多少,其他牛人在股市赚了百分之多少,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我每年是跑赢指数还是跑输指数,我也不关心。我关心的是今年分红是多少?何时可以收回投资。(我当然可以抛一部分股票来收回投资,但我是希望通过赚上市公司的钱来收回投资)。
后感:一家公司,通过数年的观察和了解,就能够得出基本的结论:他到底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根本不值得深交?如果是我们的朋友,就用不着每年都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一遍,每年出年报的时候,我所关心的就一条,今年的分红是多少?
在合理的价格下持有几个这样的公司朋友,就不必关心牛市熊市、不必关心跑不跑得赢指数、不必关心热门股是谁,每年拿着足够的现金分红,安心、悠闲的去生活。
13.有幸低位买到优质公司要珍惜(2017.7.1)
任何一个投资市场,进去以后到处是显而易见的便宜货是不正常的,必然是短期的,正常的市场应该是只有独具慧眼的人才能买到便宜货。巴菲特想买沃尔玛,等了多少年也没有等到便宜的价格。中国A股,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可能这也是常态。出现非理性大幅下跌的机会短期很难看到。
我的结论,如果你有幸在低位买到优质蓝筹,请你抱住了,拿稳了,要珍惜历史给你的机会。如果你是后来买入的大盘蓝筹股,也请你做一个有耐心的人,这里是底部区域。波动、震荡不是风险,它只是股市的常态。而你一旦想试图抓住波动,波动就成为了风险。
14.驳邱国璐鹭(2017.7.19
前两天看到邱国鹭说:你买一个股票等它涨八倍不如顺次买三个涨一倍的股票容易。
这种逻辑看似正确,但其实隐含了很多与投资相违背的理念。
首先,按照我的体会,投资最大的敌人就是:买的时候就想着多长时间赚几倍。这种思想要不得。
这会把投资引入效率的概念,即越短时间回报越高就是越好的投资,这会将投资引入歧途,要做到这样,你就必须要正确判断那些根本无法判断的东西。按照这个逻辑,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买一个一倍股,不如顺次买三个涨26%的股容易。买一个涨26%的股,不如顺次买三个涨8%的股容易。极端就是:你一天赚1%很容易,一年可以赚365%。
当然,邱国鹭作为一个基金老总,他手下有几个优秀的基金经理,他有条件研究很多行业和公司,另外,基民对一个基金好不好的标准也是短期增值速度,他有这样的体会和追求也是自然的。只是对我们这样的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样的想法可能并不合适。
后感:邱国鹭这段话对于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简直是毒药!因为你要找到连续上涨的股票接力,真实痴心妄想。
15.落袋为安的人增加了股市波动(2017.10.4)
买蓝筹白马有两类人(其实还有无数类),一类是基于价值的长期投资者。还有一类是把他当“价值”题材来炒作的短线投资者。显然,最近第二类人在获得一定差价后在撤出。
股票的价格每天在波动,大多数人总觉得资产只要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资产就总是处于起伏波动中,没个定数,这钱就不知道最终是属于谁的。他们天天盯着账户,账户里增加了十万,他们想的是:丰田可以换宝马了。今天少了几千,他们想的是:一个轱辘又不见了。甚至少了100块,他们也会很具象的想:两天菜钱没了。因此,每过一段时间赚了点钱就要抛出一下,当人民币变成一个固定数字在自己名下账户里了,似乎就确定了资产的归属,就踏实了。有一个词很形象:落袋为安。
落袋为安的大部分投资者,其实只是安了很短时间,似乎只要确认一下产权归属,他们就又不安了。股票大跌,他急着要抄底。股票大涨,他突然觉得现金特别的讨厌,随便换成什么股票也比现金好。
第一类人增加,缓慢太高了水位。第二类人增加了,加大了波动。这就是股市。
蓝筹白马在半年结束进行调整,再正常不过了。等到调整结束,该落袋为安的都安了,蓝筹白马依然是主旋律,依然走在回归之路上。
后感:止损、割肉同样加剧了波动,而波动放大了股票的收益率,波动是股票超越债券收益率的重要因素。
16.别和自己过不去(2017.10.10)
如果前几年有人告诉你:玉和红木这些年涨了几十上百倍。你一定张大嘴巴很吃惊,然后就该干什么干什么了。因为你知道,你不是那一行的,那钱与你无关。
如果有人告诉你:某些股票近期涨了多少倍。你可能会迅速打开该股票的图形,然后懊悔我当初怎么没早发现。尤其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那是地产股,我当初还看过它,还犹豫要不要买呢
然后夜深人静你就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盘算,如果我当初买了这个股票该多好,我现在的资产会是多少了。然后一忍再忍,最后忍无可忍的杀了进去。
其实,你可能有一种错觉,以为你进了股市,就算入了投资这一行了,那么在股市里所有股票都是你应该赚的钱,你没赚到,就是你能力不够。呵呵,对自己要求严格是好事,但别和自己过不去,那样并不符合生理卫生。
同样的一只地产股,前几个月估值3块。现在估值30块。据说是估值体系变了。其实,只是思维变了,是牛市思维还是熊市思维的问题。中石油当初股价48块,理由是非常充分的。第一:中国汽车正在开始进入家庭,未来对汽油的需求巨大,现在不到一亿辆汽车,每桶油价都150块了,未来如果到了两亿三亿辆车,油价会到多少?明年油价到达两百块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现在城市化率才57%,未来到发达国家80%城镇化率,房价还要翻几倍)第二,中石油探明的地下储量是多少亿万桶,乘上200美元一桶,它的价值是多少?(之前的土地储备很便宜,升值巨大)结论:每股48块一点不贵。这就是牛市思维。同样的中石油,现在是熊市思维:当初中国汽车不到一亿辆,石油150一桶,现在中国汽车都3亿辆了,石油不但没上200反而才50美元一桶,加上页岩气,加上未来电动车是主流。现在中石油5块钱港币一股,虽说不上贵,但买它干嘛呢?。至于中石油的地下储量是多少?早就没人在意了。
大部分股票都有这个问题。比如老窖,大前年一坛350斤的1963年的老酒,拍卖了一千二百多万。我们在计算老窖资产的时候,五万吨的库存老酒按照多少钱计算?当然是制造成本,一坛几百块了。1619口百年老窖池以多少钱计算价值?当然是0元了,早就折旧完了。会不会过两年对白酒的估值体系也换一换呢?那可不是好事!
后感:中石油的估值例子非常好!而且中石油的储量,确实早就没有人在意拉!倒是现在上涨的陕西煤业中国神华开始在意拉。
高收益要长期持有,但绝大部分企业都会衰落,根本不值得长期持有,因此简单的方式有2个。
一、找到适合长期持有,竞争优势极强,甚至可以永续经营的企业。
二、投资指数基金,让指数随时间优胜劣
19.不需要买太多价值投资的书(2018.1.3)
巴菲特没有写过书,他的理念都在每一年给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一千道一万,其实归结起来就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企业。
段永平是这一理念的成功实践者。他前些年有很多关于投资的体会,都是对巴菲特这一投资理念的阐释。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想树立正确的价值投资理念,仔细的体会和琢磨他们两个人的思想就可以了。市面上关于价值投资理念的书就不要买了,要么是重复,要么是曲解。那些多少年赚多少倍,多少年赚几万亿的书,是在收你的智商税。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把知道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读后感(2022.5.23):我已经打印并阅读巴菲特股东信、股东大会问答录,段永平的文集也打印好了,其他的书,我准备将大部分投资书都在咸鱼上卖掉。
20.老调重弹“价值投资(2018.1.8)
价值投资的核心和精髓就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八个字通俗易懂,大多数人看一眼就以为理解了它的意思,但就我这么多年的观察,真正理解的人不多。
巴菲特天天看财务报表,说明财务很重要,但一个专业会计并不会成为投资高手。
而是否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决定了你在买什么公司、以什么价格买入后能否正确面对企业的业绩波动和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并长期持有。
我举一个例子。前两年我在东方财富老窖论坛遇到一位朋友,在老窖20多块钱的时候,他经常发帖,帖子的内容基本上说的是:老窖有一个好生意,毛利高,有现金流,无负债,市场不好时存货不贬值等等,然后展望白酒复苏老窖的业绩可以支持股价在2017年底到50块,目前20多块价格低估。可见,他其实已经知道要买什么样的公司,以及以什么样的价格买。然而,在老窖股价快到30块的时候,他突然发帖要抛出老窖,他的理由很简单:现在老窖的股价突破30块还太早,业绩没那么快跟上,结合盘面K线,三十块反复多次不过,是强阻力。先抛出,等股价回来,再低位买入。呵呵,我当时和他的聊天记录还可以查到,我大致说的意思是:你的优点是聪明,缺点是太聪明。他后来就再也没在老窖论坛发帖了。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真正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巴菲特对此曾举过类似例子:如果你开了一个价值一百万的餐馆,有一天有人来办公室敲门要50万买这个餐馆,你一定不会卖。第二天,又有一个人来要40万买,你当然更不会卖,那人说,如果你今天40万不卖给我,明天会有人30万来买,你听了这话一定会用棍子把他赶出去。可是在股票市场,这样的事情天天发生。
读后感:我曾经在老窖突破100元时犯了同样的错误,认为100元必须反复拉扯以下,结果彻底失去了一部分老窖股份,成为笑柄。
引用:
2024-01-07 20:11
来自汇编室,感谢球友整理
2023年底,散户乙又又又又又离开雪球了。但是他的投资思路很清晰,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2013—2023年之间,他主要买入了2只股票:$泸州老窖(SZ000568)$$中国神华(SH601088)$ (其余少量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