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点 | 王琦:产区环境是酒旅融合这一商业模式的生命之源;薛剑锐:鲁酒要获得长足发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汇编 / 吴明辉

一: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白酒产业的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的科技进步史

(8月22日,仰韶酒业陶融白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投产仪式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

他强调,今年是中国白酒的科技提升年,白酒科创的研究方向已经由前期主要集中于对生产工艺的提炼总结、对白酒应用及市场的分析、常规理化指标检测方法等应用范畴,拓展为向内深挖原理、向外拓展应用、纵向辐射产业链延伸、横向致力于装备、工艺、风味、生态提升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中国白酒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白酒酿造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推进。

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过硬的品质、良好的品牌、优质的品类将为酱酒市场注入新能量、开创新局面

(8月23日,“多彩贵州风 黔酒中国行”2023酱香白酒原产地主产区品牌推广活动在广州市举行)

王新国肯定了贵州白酒过硬的品质、良好的品牌、优质的品类,在国际国内市场塑造和扩大中国白酒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黔酒中国行”来到广东,正是对酱酒高质量、品牌化、协调性发展的实质性促进,优秀的贵州白酒企业集中亮相,品牌形象充分展示,优秀厂商志同道合,将为酱酒市场注入新能量、开创新局面。

三: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会长薛剑锐:鲁酒要获得长足发展,需要最大程度地做好本地市场

(8月25日,2023年秋季(第87届)山东省糖酒商品交易会在山东举行)

面对名酒的持续挤压式下沉,薛剑锐提出,“鲁酒企业首先要通过扁平化运作,守住家门口市场。要扎好篱笆,把鲁酒的根据地市场做好做深、做细做透。从市到县、从县到镇、从镇到村,精耕细作,全面覆盖。只要各个酒企在当地市场的份额占到50%~60%左右,就能够生存下来;能达到80%以上,企业就可以稳步发展。各鲁酒企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应对外来品牌的挑战,最大程度地做好本地市场。”

四: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产区环境是酒旅融合这一商业模式的生命之源

(8月26日,2023年北京密云葡萄酒文化节拉开帷幕)

无论是美酒还是旅游,其根本的生命力都要落在产区环境之上,只有进一步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文化资源,以生态友好的酿酒和经营方式、生态友好的旅游模式发展和建设经济,才能为酒旅融合这一商业模式提供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