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2.26)高股息与成长风格的动态平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最近成长与高股息争论越来越多,主要是煤炭石油的走势很让人羡慕嫉妒恨。

1月份我想到了高股息已经是抱团的板块,不到最后的脱离估值的加速上涨,是不会见顶的。

不过这里我不讨论哪个更好,具备多元化的风格才是正常的市场。

而对应不同的风格,是需要不同的思维模型的,我发现很多投资人,我自己以前也是,很喜欢用一个思维模型去套用各种风格的股票。这样就容易出现想的逻辑都没什么问题,但事实和预期差别很大。

如果是基于资产回报去买股票,这个时候去板块、风格的信息都是噪音,简单用DCF三要素去分析就可以,用ROE和PB来选股。用这些标准,早在22年,21年就可以选出不少现在已经成为热门股的高股息票。

比如21年我就买了中移动;21年底买了富安娜;22年初选出了中国海油陕西煤业,神华;23年上半年也买过煤炭水电。

但基本都拿不长,总是担心风格要切换,切换了担心高股息开始回调跑不赢大盘。

事后看,这类股票如果坚持拿着,收益率也不会差的,除非真的判断错了。

在大部分情况下,有较长经营历史验证,稳定经营,高ROE,在较低PB,PE,有股息率(回购)支撑,那么判断股价中长线的走向比连续判断对风格的变化更容易,正确率更高一些。

其实高股息策略永远有效,只是在过去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下,被大量高增长的成长股一轮牛市下来数倍,十倍的涨幅掩盖了。

从巴菲特的投资案例看,他也并没有持有高速增长的科技股,长期下来依然取得不错的成绩。

现在的美股也是,在令人瞩目的科技巨头之外,也有DECK,TXRH等消费大牛股。

接下来的策略,我个人倾向在已经走出来的高股息和成长之间做动态平衡。

目前恒生红利,港股红利股息有8%+。A股除了最近大热门的煤炭石油,其他中小盘也有不少高股息,或高资本回报的公司。虽然业绩增速很缓慢(认真挖掘应该也有一些高增长的),但竞争优势能够保持,是依然可以配置的标的。

而成长股在今年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者说以后都很难看清楚。毕竟整个经济进入转型阶段,总需求下滑,很多细分行业之间竞争会更加激烈。而科技领域,AI,芯片等行业都有大量优秀的初创企业并未被二级市场关注到,或者这个细分领域就是前几年CXO,新能源那种股东权益摧毁型的企业。在经过这两年的赛道股崩盘教育后,以及大量IPO之后,行业竞争格局尚未清晰的公司,投资难度会非常大。

作为二级投资者,要不在系统性风险爆发后挑便宜的捡,分散投资;要不学习游资的龙头战法。总之,小盘成长股投资要宁可错过不可犯错。

最近减了银行和小盘,配置24年业绩具备确定性的启明星辰。港股的百济和名创优品依然是拖油瓶,导致这波回血太慢。

仓位和收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