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8喜欢:7
网上看到了个关于小米的有趣讨论。
最近雷老板在网络上多了个别名:雷冖。
夹杂着网友的调侃,当然略含一丝贬义。
有意思的是,冖这个字,也念mi。也算是一种自带宿命感。
于是乎,就有网友玩梗,称小米不能造车,毕竟冖(米)不含车。
虽然,只是网友们的讨论和玩笑,但也可以见得大家对于雷老板造车并不看好。
当前的小米造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各方车企联合围堵,压力非常大。
目前来看,我基本想不到小米汽车该如何破局。
降价保量,无异于重走小米手机的老路,这让小米不断冲击高端的付出沦为泡沫和笑话,集团的整体想象都要受损,后面路只会更难走。
降量保价,这个应该是之前小米的决策,可是现在是造车后半场了,卷的要死,真保价的话,大概率会褒姒。
在我看来,当初最好的情况,应该就是先红米发布一款低端车,打通销量,小米造车提高价格稳住高端定位。
不过,这不太现实,跨行造车,能有一款车型就不容易了,别说两款。
虽然我想不到破局点,但我个人非常崇拜雷军,相信他应该能想到破局之法。静等结果。
另外,附上一张雷总的发际线对比图,可见他的压力也很大。$小米集团-W(01810)$ $上证指数(SH000001)$ $比亚迪(SZ002594)$

全部讨论

03-06 17:10

还是要对雷老板有点信心的。小米这个公司创立至今,算是坎坷颠沛,小米1横空出世,配置和价格给了无尽的惊喜,Mix 1的全面屏Surprise到太多太多的人,13 Ultra的摄影方面的能力更是让很多不想携带相机出门的摄影爱好者如获至宝。小米不缺批评,甚至说绝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被批评,我觉得这反而是好事,批评声只是大家对产品的使用体验的反馈的另一种方式(造谣除外),小米的产品也确实在堆性能的同时,有或多或少的一些短板,这些短板很多是之前追求极致成本对供应商“既要又要”所导致的,如果小米能建立高端心智,终端价格能卖得上去,批评声越大,短板补得越快越完整,岂非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20万以上纯电轿车市场很小,只有model3等为数不多的车型月销上万,不明白小米为什么选择造su7。

03-06 23:18

雷字带电,军字带车,他不造车谁造车

反过来想小米还没出来呢,各大车企全部跪了,这不是雷军的功劳吗?

03-06 14:43

雷总造车后明显变得憔悴了!小米的汽车不会差,只是价格和市场定位问题

03-06 14:21

小米汽车一定能大卖

雷军干啥成啥,仅凭这点就足够相信小米汽车能行

03-07 01:22

雷总算得上中国企业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众多无背景、无垄断资源、平凡出生、读书有用…等等业者论心而望:造车当成、能成、必成

03-07 09:05

反正感觉小米汽车非常难,小米手机成功赶上了智能机的风口,而且当时除品牌格局是苹果、三星和其他,国产拿的出手的品牌缺失,是个蓝海,汽车这都杀红眼了,参与者品牌意识也很强,而且这个车不是手机可以随便换,反正难度巨大

03-06 16:37

实实在在的做只要不要超高利润,一般想买的基本会买。实在这两字就够了,小米不缺钱。到是担心本土出口汽车,汽车行业几个巨头都不是善类,而且有集体诉讼这个一招致死的大杀器。国内汽车被养在温室大棚里太久,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