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再次上演“大象跳舞”——第一季度财报详细解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腾讯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之一,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5月14日,腾讯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Non-IFRS)502.65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4%;代表公司经营质量的毛利也达到838.7亿元,同比增长23%。均显著超越营收增速。5月16日港股开盘后,腾讯股价也迅速大涨超过4个点,再度突破400港币。这证明投资者认可这份财报。

作为腾讯长期持有者,我对这份财报做了详细阅读和分析。下面是我的主要观点:第一,连续多个季度净利润增幅超过营收增长率,这证明了“降本增效“策略获得成功。特别是”增效”十分显著。第二,微信生态的价值持续挖掘,成为腾讯业绩增长的最重要引擎。第三,视频号成为“现象级”产品,走的是一条和抖音不同的社交短视频路线。以下,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对腾讯的这份财报进行深度分析。

一、净利润增长超越营收增长:高质量增长的体现

腾讯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增速54%,显著超过营收增速6%,也高于毛利润的增速23%。腾讯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实现“净利润增速>毛利增速>营收增速”,很多人不理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腾讯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相当出色,通过优化运营效率和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实现了成本的降低。但更重要的是,腾讯通过收缩非核心业务,夯实高质量增长,以及多业务和微信生态的打通,实现了实实在在的“增效“。

2022年后,腾讯多业务线开始战略聚焦,缩减低毛利和亏损业务规模,加码高毛利优质新业务。比如,腾讯云之前和阿里云、华为云抢夺低毛利的IaaS业务,调整后主动收缩了IaaS,转向腾讯更加擅长的PaaS和SaaS。这也推动了云服务的收入保持2位数增长的同时,毛利率也在显著提升。

除了战略聚焦外,三大主线业务(腾讯网络广告、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增值服务业务)均和微信生态全面打通,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利润。2024年年初,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曾在员工大会上用“老树发新芽”来形容微信的发展潜力,强调员工应思考如何将腾讯的产品及服务“长青化”。

在第一季度财报中,腾讯三大主线业务均实现了毛利的增长,利用微信“老树发新芽”取得成效。

● 网络广告业务一季度收入增长26%,毛利同比增长66%,主要受益于视频号、小程序、公众号、微信搜一搜等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增广告收入以及AI技术驱动带来的收入质量提升。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一季度收入增长7%,毛利同比增长42%,主要受益于视频号直播带货技术服务费等强劲增长,以及企业微信与其他企业服务的商业化增加。

● 增值服务业务一季度收入同比微降,但由于小游戏平台服务费占比不断增加,以及海外游戏本季度收入增长3%,优质收入占比提升仍带动板块毛利同比增长5%。

第一季度,微信用户13.59亿,视频号用户时长同比增长80%,小程序用户时长增长超过20%,非游戏类小程序实现双位数百分比增长......显然,微信生态是一座“矿山”。将更多业务与微信生态打通,将带来更多“新芽”,推动毛利率和净利率继续增长。

未来,腾讯“净利润增速>毛利增速>营收增速”的业绩模式将成为常态,也是腾讯迈入高质量增长的最好证明。

二、微信生态:原子组件更丰富 协同效应释放

微信生态内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各个产品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协同效应,随着商业化能力逐步释放,将推动业绩继续高速增长。

企业微信、微信支付、公众号、小程序、微信搜一搜、视频号等原子组件,通过微信的社交属性,相互连接、相互赋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在这个闭环中,企业微信作为连接企业与用户的桥梁,通过提供高效的沟通和协作工具,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微信支付则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支付解决方案;公众号、视频号和小程序则为企业提供了展示产品和服务的窗口;而微信搜一搜则为企业带来了精准的流量入口。

腾讯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企业微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倍,腾讯会议的付费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倍。此外,随着混元大模型与这些产品融合,也将推动收入的增长。微信搜一搜在2023年底日活已经超过1亿,搜索量超过30%

视频号作为腾讯最亮点的业务,用户时长增长超过80%,而视频号与微信支付、企业微信、小程序之间的协同效应还有待挖掘,广告的加载率仍然低于抖音等产品,直播带货业务才刚开始。

这种协同效应也使得腾讯的TO B业务实现了高效增长。腾讯TO B业务深挖微信生态的强大潜力,必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一站式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满足了企业在营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这不仅为腾讯带来了大量的新客户和订单,也提升了其客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三、视频号的商业价值:与抖音差异化竞争

视频号无疑是第一季度财报中的最大亮点。财报显示,2024 年一季度,视频号总用户时长同比增长超过 80%,通过拓展商品品类和激励更多内容创作者参与直播带货,加强了视频号直播带货生态。

一直以来,外界都在探讨腾讯如何面对抖音的竞争。如今,视频号用户时长同比增长80%,这成为当前整个互联网的“现象级”产品,这也证明了腾讯“老树发新芽”的能力。视频号作为微信生态中的一份子,其重要性值得我们单独摘出来讨论。

首先,视频号踏上第三次电商浪潮。电商的第一波浪潮是淘宝、天猫和京东开启货架式电商。第二波是由拼多多引领的社交电商,吸引了大量没有注册淘宝、京东的用户成为网购用户;第三波则是由短视频带动的直播电商,它再次触达更多农村用户和老年人用户,享受第三波网购用户增长的红利。

抖音还未上市,从已经上市的快手财报来看,直播电商已经开始进入盈利阶段。2023 年全年,快手的总收入达到了 1134.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0.5%。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经过调整后的全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了 102.7 亿元人民币。

在股东大会上,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称,微信视频号电商的基础架构,还需要一段时间打磨才能放开。因此,视频号直播电商业务一旦发力,相信将成为腾讯收入和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

其次,视频号发展路径不同于抖音和快手腾讯更看重长期主义。在短视频领域,腾讯的视频号与抖音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在股东大会上,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表示:“视频号受众人群和同行还是有比较大区别的,视频号熟人点赞的场景也和其他平台的氛围是不一样。这个差异化也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基础设施还在打磨,大家拭目以待。”

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表示,视频号目前广告加载率只有3%,广告投放需求供不应求。视频号的商业化还没有放量。商业化的克制一直是腾讯的文化,希望充分考虑用户体验,把价值扩大后再变现。

的确,与抖音不同的是,视频号基于社交的逻辑构建,更注重用户体验和内容的原创性。

腾讯曾在微博、微视等产品上搞过邀请大V,花钱买断头部作者等做法,但是最终证明都是错的。视频号并没有采取花钱邀请大V入驻的玩法,而是鼓励原创内容的创作者加入视频号,通过优质的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和留存。这种策略虽然短期内可能无法迅速提升用户规模和活跃度,但长期来看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内容生态和用户粘性。

我既是视频号作者,也是抖音、快手作者,相同内容视频发布到三个平台上,视频号的流量往往是最高的。这是因为视频号仍处于红利期,同时有着不同的推荐机制,以更加公平的方式向用户推荐视频,这有利于夯实视频号的底层流量逻辑,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无论是抖音、快手,还是视频号,都没有牢不可破的粘性可言,涸泽而渔的做法只会让用户转身去其他平台。追求长期主义,放弃短期目标,慢就是快。

综上所述,腾讯经过连续1年多的战略调整,已经走上了聚焦核心战略,缩减非核心业务,实现高质量增长的转型新路线。以微信生态为基础的全新商业模式正在被验证,更多“新芽”正在茁壮成长,并推动腾讯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

我们相信腾讯已经具备了“大象跳舞”的能力,未来增长可期。@今日话题 $腾讯控股(00700)$ $阿里巴巴-SW(09988)$ $百度集团-SW(0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