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狂人,实力坑“爹”,002426 胜利精密,未罚先审,受损股民热招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缘起

2015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商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具体问题》,提到因虚假陈述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立案受理时不再以监管部分的行政处罚和生效的刑事判决认定为前置条件。

深圳中院受理投资者起诉中航三鑫等证券虚假陈述案并作出一审判决,实现了全国首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仅受行政监管措施处理而提起的证券虚假陈述案件。

北京金融法院也受理了投资者诉昊华能源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

自今年5月收到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后,截至目前,胜利精密尚未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而2015年5月至今,该公司已先后收到4份关注函、5份监管函、2份通报批评,监管部门发出的问询函更多达16封。

关于胜利精密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2010年上市,在中国波兰芬兰,日本等地拥有多家全资控股和参股子公司,胜利精密涉及精密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主业是研发、生产、销售:冲压件、金属结构件、模具、五金配件、低压电器、注塑件、喷涂、触摸屏、减反射镀膜玻璃等,是苏州当地出名的科技型制造业企业,2016--2018名列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2016年到2018年,胜利精密一路买买买,公司收购富强科技、智诚光学、德乐科技三家公司。其中,富强科技是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集成方案的提供商,智诚光学主要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玻璃盖板,德乐科技则是移动智能设备的终端分销商。但是这三家收购的子公司发展却大不相同,富强科技和德乐科技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而智诚光学的业绩却远远未达预期,令胜利精密18年巨亏7亿多元!

违法事实

2015-2017年,胜利精密收购并表的100%控股子公司智诚光学为“实现”对赌业绩承诺,通过虚开主营产品销售发票、虚假销售原材料,未及时入账原材料等方式虚増营业收入、虚减营业成本,三年虚增净利润共约5.07亿元。由此导致胜利精密过往披露2016-2018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共虚增营业收入约4.37亿元,虚减营业成本约2.23亿元;三年虚增利润总额共约6.54亿元,分别占各期披露合并利润表利润总额或其绝对值的54.41%、47.16%、6.51%。

经追溯调整,胜利精密2016-2018年净利润由4.29亿元、4.62亿元、-7.23亿元分别调整为1.17亿元、1.64亿元、-8.03亿元,更正后累计缩水6.9亿元。

基于上述涉嫌违法事实,证监会拟决定:对胜利精密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对智诚光学原实控人、总经理王汉仓及时任财务总监郭文杰2人给予警告、分处30万元罚款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胜利精密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玉根以下4名有责人员给予警告并分处10万元罚款。拟罚款合计160万元。

诉讼依据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0 年 8 月 7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编号:沪证专调查字 2020161 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2021 年 5 月 18 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1〕31 号)。

凡是在2017年4月20日至2020年4月28日期间买入胜利精密(002426)且2020年4月28日前卖出或者当日收盘后依然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可以参加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