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超级高铁环线,来了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将基本建成。届时,长三角铁路网密度预计将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铁里程将达到9200公里,通达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覆盖80%的城区。长三角地区将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为轨道交通的主要节点城市,形成半小时通勤圈、1小时生活圈、3小时高铁圈,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客运高频次1至1.5小时快速通达。6月6日在温州举行的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发布了2024年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强调2024年长三角地区新增建成铁路里程660公里,杭温铁路、池黄高铁等建成通车,沪苏湖铁路力争通车,通苏嘉甬铁路、沪苏嘉城际、滁宁城际等项目加快建设。

6月6日在温州举行的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发布了2024年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强调2024年长三角地区新增建成铁路里程660公里,杭温铁路、池黄高铁等建成通车,沪苏湖铁路力争通车,通苏嘉甬铁路、沪苏嘉城际、滁宁城际等项目加快建设。也是在这个会上,确定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周小兵认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的成立,为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运营公司将推动长三角地区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主要负责区域内不承担国铁路网功能的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管理工作。周小兵指出,未来长三角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发展,从上海枢纽向西放射,以沪汉蓉通道、沪昆通道为两根主轴,就像一把扇子的两根骨架,将来随着沪苏湖、沪(舟)甬、沪通(沿海)铁路通道的逐步完善,这把扇子的骨架还将进一步完善。“但光有骨架不行,还要有构成扇面的环线。从上海枢纽依次向西看,已有沪杭外环线-金山支线,通苏嘉甬(在建)、盐宜湖(拟建)-湖杭铁路、宁杭高铁等,再加上合安-宁安-池黄-杭黄这个超级大环,扇面逐渐完善。”周小兵说。他认为,随着区域路网的不断完善,这样的高铁环线以后还会越来越多,形成大环套小环、环环相通的路网布局,真正建成高效、便捷、绿色的“轨道上的长三角”。至于长三角“超级高铁环线”能否像广东最长跨市“地铁”一样,基于城际铁路或市域(郊)铁路并实行公交化运营模式,李沛霖认为,相比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空间尺度更大,实现主要城市间同样时长的快速通行需要时速更高的交通形式,当下以高铁形式出现会更加合适,但部分产业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地区,仍有推进城际铁路“地铁化”的空间。

高铁融通之后,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和政策措施跟进,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各地在制定规划时,除了政府之间的合作,还应考虑通过多种主体合作,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网络,建设基于交通网络的发展廊道。他认为,通过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除了推进跨省城际、市域铁路、市内公交互动融合之外,还应从区域一体化视角入手,激发创新思维,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此,长三角“超级高铁环线”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多方融合的放大效应,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推动。周小兵建议,长三角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需要加强区域内交通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要强调区域交通规划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确保不同交通方式和地域之间的无缝对接。#时代电气# #时代新材# #中国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