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圈正义》读书笔记整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对于虚荣的警惕昆德拉讲过一个故事:有个人在海边,看到世界是那么美好,落日辉煌,他感动得流下了第一滴泪。接着他被自己流出的第一泪感动,流出了第二滴眼泪。他感动于自己的感动——我居然如此与众不凡,远超庸俗的众人,可以因落日余晖而感动。我们很容易陷入第二滴眼泪的试探。虚荣会再一次将我们带进荒诞的深渊。
2、承认自己的有限我们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无需伪装强大。你无需用头衔、名利、车房来证明自己,无需在若干年后的同学聚会中用华丽的优越来掩饰灵魂的虚弱。我们是浅薄的,所以无需伪装智者。苏格拉底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正因为我们的浅薄,所以我们一生都要有学习的动力。当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我们仰望无尽的天空,就会越发感到自己的无知,从而更多地寻求智慧。
3、用伟大的爱做细微的事情做好你的本分,你就是在超越你的有限。你会成为一个丈夫(妻子),一个父(母)亲,一个职员,这就是你荣耀的哨岗。特蕾莎修女说:我们无法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做细微的事情。凡事尽好本分,你就已经超凡脱俗。
4、自由的目的是责任燕园旧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自由的目的是责任,一个越自由的人越懂得去服务大众,去成全他人的幸福。
5、如何持续拥有幸福感让幸福感持续的唯一方法就是以感恩的心、谦卑的心接受一切成功与失败。你唯一不能感谢的就是你自己。如果你认为是你自己的才干、智慧让你获得了成功,那你注定不会幸福。因为这样的你在成功时,你会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在得意中自我毁灭;在失败时,你会自怨自艾、愤怒嫉妒,甚至自寻短见。顺从良知的呼召,做一个真实的人,无论在顺境和困境,都能彰显人性的光辉,克制人性的幽暗,一个行在光明之中的光明之子才是真正的榜样。
6、理解人性,自卑视己马丁·路德·金说:我们每个人都在修造圣殿。但无论你是谁,你的生命中都会有一场内心的斗争,每当你想行善,就有一种力量牵扯着你,让你作恶。就像斯蒂文森的小说《化身博士》里所写的,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恶的“海德先生”和一个善的“杰基尔博士”。人性充满了矛盾,每当我们有梦想,要建造自己的殿堂,就必须承认这一点。人性的幽暗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制约,还需要内在的德行约束,更需要信念的源力。不要轻易去相信人性,因为人性就像柏拉图所说,好比一辆两匹马拉的战车,每匹马却朝着不同的方向奔跑。所以我们需要光明的牵引,行在光中,在阳光的照耀下,让人性的黑暗无处可藏。当自卑视己,切勿狂妄自大。
7、道德谴责的正确打开方式道德的使命首先是自律,而非他律,道德谴责的第一步永远是对自己发出的,我们必须先质问自己,在相似的情景下,我们会如何行为?道德判断,永远要先己后人。在指责他人中会获得快感,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当我们指出他人的失败,叫人无地自容,这会让我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从而不断地助长我们的骄傲和自大。很多时候,当我们在他人身上发现了自己也有的缺点,我们会竭力地批评论断。一方面,在批评他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自以为是的快感,而这种快感会让我们根本无须为自己的过错悔改。
8、法治的精神不要对人性抱以过高的期待,永远要警惕人性深处的幽暗。法治的前提就是对人性败坏的假设,所以任何人组成的权力机构都要受到法律严格的约束,权力从来就不应被完全信任。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邪恶的成分,因此,一种合理的制度一定要尽力约束人性中的邪恶,而一种糟糕的制度则会不断激发人性深处的幽暗。法治的精神来源于对人性幽暗面的洞察。人性中那些天然的良善和道德,时刻面临着各种严酷的试探和特权的侵蚀,并且事实无数次地证明,我们的人性最终无法抵制这些致命的诱惑。英国前首相威廉·皮特说:“不被限制的权力倾向于腐化那些拥有它之人的灵魂。”这也恰好印证了阿克顿勋爵的至理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往往导致绝对腐败。”
9、立场和良善的较量我们求学问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为了走出我们基于地域、血统、国族所形成的偏见。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爱,是永不止息。
10、如何读书功利性读书必然让你接受成功主义的价值观,我们身处的社会弥漫的都是成功主义的哲学——你要成功,你要出名,你要成为人上人,这几乎主宰了我们一切的价值观。成功主义将成功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尺度,为了成功,你可以不择手段,你可以牺牲一切利益。功利性读书让你只想成功,无法接受失败。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真正成功不是在于你取得多少辉煌,而是在挫折中,你能不能勇敢地爬起来。只有非功利性阅读,才能让你坦然接受失败。在大量与功利无关的文学作品、名人传记中,主人公的失败、困苦、绝望比比皆是。那么多伟大的灵魂,他们也曾有跌倒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跌倒?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有限,必须与他人互相配合。因此,读书的目的不能仅限于功利,必须去追逐非功利性的价值。在我看来,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而非单纯的知识,从表面上来看,读书是一个悖论:让你在求知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这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11、每一小步的行动不要因为行动与言论有不一之处就轻言放弃。只要你不是持续的故意言行不一,就不要给自己贴上“虚伪”的标签。如果我们所有的话语都必须与言论相符,那我们一生只能沉默。只要我们的行为比我们的言语相比更有说服力,我们就跳出了虚伪的牢笼。

用一丝真实的光亮足以对抗整个时代的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