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格矿业肖宁:平稳穿越周期的底气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49喜欢:32

作者:丁一

出品:全球财说

当越来越多的90后以创二代的身份,接过父辈衣钵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开始肩负经营重任,而家族企业的传承往往充满挑战。同时,外界对他们更是满心好奇、不断窥探,甚至是毁誉参半。

一直以来,肖宁都是低调的,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

此前一则藏格矿业实控人相关公告,引发市场广泛讨论,出于对上市公司及投资者的高度负责,也让肖宁决定以藏格矿业董事长的身份,面向公众讲述自2021年掌舵前后,所经历的挑战与成就,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

从初出茅庐到杀伐决断

肖宁,出生于1990年,作为创二代,初初步入中年,为人却颇为内敛且格外老练。由于常年工作于青藏高原,在高寒低氧的自然环境中,阳光将皮肤晒得黝黑,更为肖宁增添了几许沉稳之气。

采访中,肖宁并不避讳谈及小时候的经历。他的父亲由于很早担起家庭责任,进入社会打拼经商,未曾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却对子女教育投入了极大关注,竭尽所能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

也正是源于父亲的坚忍不拔与言传身教,肖宁的内心始终充满对成功的渴望。自12岁起,肖宁便在学习之余跟随父亲深入工厂一线,并参与商务谈判,学习如何管理、经营、社交等。也正是这段经历,让肖宁看到了父亲的另一面——一个在商海沉浮、智慧与勇气并存的企业家。

肖宁打趣道,小时候被问及未来梦想时,他脱口而出“当老板撒”。

2012年,肖宁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也曾考虑继续深造,但由于成长经历并出于企业发展需要,肖宁并没有选择更加安逸的生活方式,而是毅然加入巨龙铜业

肖宁并未直接走上管理岗位,而是出任董事长助理,在一段时间中近距离观察、学习,并见证了作为工作狂更真实的父亲。

回想起最初,肖宁称经常陪同父亲国内外出差,一年的飞行时间长达700个小时,甚至有时一天要连续奔赴两三个地方,天不亮便赶往机场,到达目的地商谈后,匆匆吃份便饭,便要赶往下一个地方。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童言无忌的一句“梦想当老板”埋下种子,此时已逐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不多时,肖宁便全面接手了巨龙铜业。作为中国最大的世界级铜矿项目,巨龙铜业的矿区分布在海拔4000-5400米的雪域高原,长达10年的经营与管理,不仅考验了肖宁的管理能力,更磨炼了意志和决心。

藏格矿业、巨龙铜业之间的故事,想必很多投资者都已熟知。自2004年起多年经营,先后赴南美和澳大利亚等知名矿区考察,从最初便投入巨大心力按照全球先进矿区来设计、建设,父亲在情感上对巨龙铜业难以割舍。但在开发过程中难度远超预期,资金投入巨大且投资周期过长,后期亦是肖宁力主出让控制权、引入紫金矿业

彼时,除紫金矿业外,国内几大矿产公司包括中国有色、江西铜业中国铝业等均有过实质性谈判,且紫金矿业并非出价最高。但出于体量、技术、理念等诸多角度考量,让巨龙铜业的矿区可以得以更好地开发,持续产生收益,肖宁及团队最终选择了紫金矿业

不能否认,藏格矿业在巨龙铜业的初期及中前期,尽可能地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助力矿山开发和建设。但面对藏格矿业与巨龙铜业之间,也是肖宁的决断,让上市公司得以喘息,并获得了更大的腾挪空间。

从最新的年报数据便可以看出,2023年巨龙铜业矿产铜约15.44万吨,藏格矿业凭借所持有30.78%股份,实现投资收益约12.96亿元

并且,项目二期的改扩建工程已获有关部门核准,计划2025年底建成投产,达产后整体年采选矿石量将超过1亿吨,年矿产铜将达30-35万吨,将成为国内采选规模最大、全球本世纪投产的采选规模最大的单体铜矿山。

巨龙铜业股权运作的成功,是肖宁成长道路上第一个重大挑战,经此一役他也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位杀伐果决的年轻企业家

翱翔于高原,放眼向世界

顺理成章,2021年肖宁出任上市公司藏格矿业董事长,创二代不再只是一个标签,更是成为一种责任。

对肖宁而言,这也成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彼时,藏格矿业的经营及业绩情况并不乐观,舆论质疑及债务危机一触即发,与其说是“接棒”,似乎“临危受命”更为准确。

谈起过往,肖宁表示“2021年是最为艰难的一年,与肖瑶兄弟二人在困境中摸索前行”。说完肖宁低下头顿了一顿,继续道“也正是在这一年,肖瑶主导完成了与中国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沙钢的合作谈判,我们也萌生了‘做全球一流矿企集团’的想法,提出了‘敢拼敢打硬仗’的企业文化”。

出任董事长后,肖宁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化解债务危机、引入沙钢集团。相较于第一代创业者所经历的草莽时代,创二代在战略思维、资本运作上则更加犀利

自2021年开始接洽谈判,至2022年沙钢集团完成战略投资成为藏格矿业第二大股东,在成功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推动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并增强了企业信誉及市场竞争力。

解决债务问题、经营步入正轨的同时,肖宁与肖瑶没有多做休息,而是直面第二个挑战——如何做大做强。

“钾肥是公司第一号项目,是藏格矿业最重要的盈利点”,2021年藏格矿业仅拥有察尔汗盐湖铁路以东矿区724.35平方公里的钾盐采矿权证,经过近20年的开发时间,且受制于资源禀赋的约束,产能规模难以进一步提升,只能保持在氯化钾年产100万吨、碳酸锂年产1万吨的水平。

但是,在国内外激烈竞争下,无法前进便意味着后退。肖宁亦认识到这一点,他深知藏格矿业最迫切需要的,是一个更深更广的发展空间

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总是特别有亲和力。彼时恰逢锂资源板块刚刚起步,市场价格呈现上升趋势,肖宁也正是把握住关键节点,去进行资源的并购。

当然,只要肯砸钱,并购颇为容易。但是,肖宁的想法更为细致、做法更为审慎,他认为与追名逐利相比,风险把控更为重要。毕竟对于刚刚脱离困境的藏格矿业而言,直接进行资源并购需要巨大资金投入,并会面临后续投资风险,稍有偏颇便会将上市公司再度拉回悬崖边缘。

于是,在肖宁的主导之下发起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藏青基金,并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团队、资源和资金优势,进一步对世界范围内的包括锂盐湖等多元化矿资源进行投资布局。同时藏格矿业对产业基金投资的矿资源具有优先购买权,通过“成熟一个购买一个”的模式降低风险、增加集团矿资源布局。

西藏阿里改则县麻米错盐湖便是成功案例,藏青基金以14.74亿元收购麻米措矿业51%股权。目前,已探明的可利用氯化锂储量约250.11万吨,折碳酸锂约217.74万吨。若将收购价格与资源储量进行折算,每吨成本约在1350元左右,远低于同期收购案例超过3000元/吨的价格。

目前,藏格矿业已将麻米错盐湖首期5万吨碳酸锂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预计于2024年建成投产。2025年-2027年间,二期项目预计将年产增加至10万吨。

在麻米错盐湖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肖宁再次制定国内外双引擎发展策略,放眼国际对老挝钾矿进行布局,与老挝政府签署《万象塞塔尼县巴俄县钾盐勘探协议》。

目前,已完成塞塔尼县、巴俄县的勘探工作。2024年将持续推动老挝巴俄矿区年产100万吨氯化钾项目,完成报审可行性研究、启动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价,并与老挝政府展开特许经营权协议谈判、开展项目建设的准备工作。

除此之外,藏格矿业在资源布局方面还有一点值得提及。

2023年11月,藏青基金旗下子基金西藏藏青基金与西藏金泰工贸于2023年11月9日签署了《关于西藏国能矿业发展有限公司34%股权之股权转让协议》,目前正进行股权款项的支付及项目交割阶段。

资料显示,西藏国能矿业手握结则茶卡盐湖、龙木错盐湖的两大盐湖开采权,合计碳酸锂储量390万吨。其中,结则茶卡盐湖的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并拟进行改扩建6万吨锂盐项目;龙木错盐湖已取得采矿权并拟进行产能7万吨/年碳酸锂资源开发项目,目前正处于可研报告撰写、工艺设计阶段。

由此可见,在肖宁任藏格矿业董事长不足3年时间中,围绕氯化钾、碳酸锂两大核心主营业务,张驰有度、有的放矢,实现了全方位资源布局。

对于市场及投资者所关心的麻米错盐湖及老挝项目的进程问题,董事长肖宁则再一次强调,“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均持有谨慎态度,在有序推进的同时,实现投资风险的有效把控”

内外兼修,勾勒蓝图

除继承父辈的事业外,拥有更广阔眼界的创二代,同时也面临着将传统产业与先进管理、前沿技术相融合的双重挑战。

由于自2002年起,父辈便带领团队在青海盐湖进行钾肥开采,可谓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实打实支撑一线生产建设的元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员工结构老化、人才断层等问题。

而先进管理、前沿技术却离不开人才,但肖宁采取了较为缓和的策略。并非一味摒弃传统,反而快速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稳定技术及管理团队,注重老中青三代员工的合理搭配,做好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同时,采取培养与引进双轨并行、建设高质人才队伍。一是通过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二是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肯吃苦、能投入盐湖建设的年轻人。在公司管理层层面,同样是在依托经验丰富、任职时间较长的管理者基础之上,着重引进思维活跃、理念先进的年轻人参与公司的运营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藏格矿业先后成立的全资子公司藏格钾肥、藏格锂业,已成为公司的人才培养的基地,可以为西藏盐湖、老挝钾盐矿开发不断输送适用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员工。

并且,相较于包括锂云母、锂辉石等矿石提锂,藏格矿业自主开发的“吸附+膜法”盐湖提锂具有显著成本优势,可实现碳酸锂销售成本在3万元/吨左右

叠加采用自主研发的“连续吸附+膜法除杂浓缩+一步法沉锂”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组合工艺路线,可实现50ppm极低浓度锂提取,国内外尚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从如此低浓度的卤水中提锂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该技术已应用在察尔汗盐湖年产一万吨生产装置中。

同时,藏格矿业已完成连续床吸附提锂工程化,新型吸附塔结构使吸附效率提高100%,吸附成本在同行业提锂企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并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锂回收率在99%以上,除硼率达到92%以上,将硼离子降低至2ppm以下。

围绕提锂相关技术,藏格矿业已申请并获得多项发明与实用专利,其中包括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专利,12项发明专利处于实审阶段。

也正是基于盐湖提锂的技术优势,藏格矿业正在通过技术输出等赋能手段,未来将深度参与西藏其他盐湖的开发建设,促进西藏锂产业与公司锂业务同步发展,并逐步实现从重资产向轻资产的过渡

除此之外,从公开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出,藏格矿业仍在不断探索氯化钾与碳酸锂产业的向外延伸。

2023年,藏格矿业与A股上市公司欣旺达共同成立欣格新能源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来或可能在新能源货运汽车领域开展合作。

同年,藏格矿业旗下全资子公司藏格矿业投资与重庆瑜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重庆骏力公司,并与重庆荣昌区政府共同建设“荣昌川渝合作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计划引进10Gwh储能及动力电池、10万吨正极材料、20万吨电池回收以及电池配套项目,形成正极材料-电池电芯-电池回收-碳酸锂生产的链条闭环,全产业链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

一张属于肖宁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平稳穿越周期的底气

话题聊到这里,已经快要接近尾声。

但性格内敛的肖宁,谈及公司经营管理后思维非常活跃,所提及的观点理念冷静理性,并与行业和时代颇为契合。

我们提到一个问题“如何平衡长期价值与短期风险”。肖宁果断表示:“抵御行业周期,需要掌握优势资源。但获取优势资源,不等于不计成本去抢,而是要注重时机,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近些年,整车、电池、锂盐材料等企业,对锂资源产生了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疯狂在世界各地高价拿取锂矿资源,导致产能激增,从而造成阶段性过剩”,肖宁正色道,“但即便在碳酸锂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藏格矿业仍然是锂盐的受益方,凭借盐湖提锂成本优势,对周期的承受力较强,即使锂价跌到8万、10万元/吨,对于我们来说利润率仍然很高”

确实,碳酸锂价格已从2022年11月的高点60万元/吨的高点,最低滑落至2024年2月的不足10万元/吨,诸多相关企业叫苦连天。虽然,2023年藏格矿业的业绩也因碳酸锂价格波动而有所下滑,但仍实现归母净利润34.20亿元。

也正是因为董事长肖宁的审慎,使藏格矿业拥有了穿越周期的底气

当上市公司经营愈发平稳时,肖宁倡导共创共赢,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注重股东回报。并在2023年末对公司章程的修订中,将稳定增长股利定为现金股利政策目标,同时制定了长期稳定且预期明确的现金分红计划

其中,2022年共计派发现金股利约45.07亿元,占当期实现归母净利润79.71%;2023年共计派发现金股利约25.13亿元,占当期实现归母净利润73.48%。

一切看似顺风顺水,但背后的辛酸曲折并不被外人知晓。肖宁说:“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富二代’,而愿意将自己形容为‘创二代’”。

作为二代,肖宁完全可以站在父辈巨人般的肩膀上仰望星空,但他不甘于此,更想拼劲搏得长远发展。如今他做到了,这路途说短其实也很长,整整走了近12年。但是,也正是这段路途上的奋进与努力,让肖宁拾得“六便士”的同时,更有能力去追逐那一份心中的“月光”。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精彩讨论

山高林茂05-06 15:41

这个通讯专访类的文章与我不久前写的《肖家二代一代更比一代强》及我在文章下面补充说明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主要内容也基本上是相同的。文章着重强调的是肖家二代临危受命担任公司主要职务后肖宁肖瑶氏兄弟表现胜过其父辈,做到了一代更比一代强;肖家兄弟二人属于创二代!
这个通讯同时也发布了些全新的内容:1、巨龙铜矿股权出售由肖宁提议并参与主要商务谈判,并最终 决定交给与其经营理念相符,但不是出价最高的紫金矿业来运营。2、为藏格矿业引入 战略投资人----沙钢集团由肖瑶总经理负责并成功落实。这两件重大的战略均由肖家二代独立完成,说明肖永明先生对他们兄弟完全放手,他们兄弟二人的战略眼光及审慎、稳健的经营策略非常适合藏格矿业的过去与现在。我在跟帖中特地说到我写这个文章的出发点及准备写写他们兄弟与其老汉异同特地说了肖家兄弟的稳健作风与肖永明先生的不同,但我因为考虑到不同的时代成就不同的企业家没有写这个方面的内容,这个通讯很好地进行了补充,特别着重说了肖家兄弟二人稳中求进,进中创新,非常好地对我文章中没有提到的观点与事实作了全面的补充。3、更加重要的是文章中披露了藏格锂业现在的锂收率达到99%以上,除硼率达到92%以上,说明肖家兄弟执政后其碳酸锂的生产工艺与水平有了质的跃升,提质降本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

山高林茂05-06 16:08

肖宁与肖瑶执掌藏格矿业后的经营风格用一个词来准确概括:稳中求进!这个风格非常契合藏格矿业的现状与未来。
他们兄弟二人临危授命时面对异常复杂与凶险的局面打出的组合拳非常正确!也非常有效!
不冒进,不多元化,在聚焦主业深耕盐湖的基础上审慎地延伸产业链非常适合藏格矿业的未来,我们期待肖家兄弟二人未来给我们这些普通的投资股民带来更加丰厚、稳定的回报。谢谢藏格矿业的管理团队,也祝福藏格矿业基业常青!

炒股节奏很重要05-06 13:40

藏格矿业这两点不错,
一是轻资产战略,通过技术输出等赋能手段,未来将深度参与西藏其他盐湖的开发建设,促进西藏锂产业与公司锂业务同步发展,并逐步实现从重资产向轻资产的过渡。
二是注重股东回报,在2023年末对公司章程的修订中,将稳定增长股利定为现金股利政策目标,同时制定了长期稳定且预期明确的现金分红计划。

山高林茂05-07 07:57

完全是异想天开!中国盐湖集团最低是厅局级的级别,肖宁一个民营公司的老板怎么可能到这样的级别?
即使是未来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做到了破格从民营企业提拔干部到国有企业任职,肖宁到中国盐湖集团任职对藏格矿业投资人而言有什么好处?一是人的精力是有限;二是盐湖股份的董事长现在不是身兼两职吗?结果呢?两边都没有做好;三是中国盐湖集团设立与藏格矿业有多大关系?或者说有多大关联性?

你在教我做事05-06 16:14

$藏格矿业(SZ000408)$ 这几年肉眼可见的一是资产负债表极为干净,二是利润基本上全部分享给股东。二代接班值得关注,感谢分享

全部讨论

性格内敛的肖宁,谈及公司经营管理后思维非常活跃,所提及的观点理念冷静理性,并与行业和时代颇为契合。

05-06 15:41

这个通讯专访类的文章与我不久前写的《肖家二代一代更比一代强》及我在文章下面补充说明的核心观点是一致的,主要内容也基本上是相同的。文章着重强调的是肖家二代临危受命担任公司主要职务后肖宁肖瑶氏兄弟表现胜过其父辈,做到了一代更比一代强;肖家兄弟二人属于创二代!
这个通讯同时也发布了些全新的内容:1、巨龙铜矿股权出售由肖宁提议并参与主要商务谈判,并最终 决定交给与其经营理念相符,但不是出价最高的紫金矿业来运营。2、为藏格矿业引入 战略投资人----沙钢集团由肖瑶总经理负责并成功落实。这两件重大的战略均由肖家二代独立完成,说明肖永明先生对他们兄弟完全放手,他们兄弟二人的战略眼光及审慎、稳健的经营策略非常适合藏格矿业的过去与现在。我在跟帖中特地说到我写这个文章的出发点及准备写写他们兄弟与其老汉异同特地说了肖家兄弟的稳健作风与肖永明先生的不同,但我因为考虑到不同的时代成就不同的企业家没有写这个方面的内容,这个通讯很好地进行了补充,特别着重说了肖家兄弟二人稳中求进,进中创新,非常好地对我文章中没有提到的观点与事实作了全面的补充。3、更加重要的是文章中披露了藏格锂业现在的锂收率达到99%以上,除硼率达到92%以上,说明肖家兄弟执政后其碳酸锂的生产工艺与水平有了质的跃升,提质降本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

藏格矿业这两点不错,
一是轻资产战略,通过技术输出等赋能手段,未来将深度参与西藏其他盐湖的开发建设,促进西藏锂产业与公司锂业务同步发展,并逐步实现从重资产向轻资产的过渡。
二是注重股东回报,在2023年末对公司章程的修订中,将稳定增长股利定为现金股利政策目标,同时制定了长期稳定且预期明确的现金分红计划。

05-07 10:39

看看上面的托,真是能唱啊!藏格为啥大比例分红啊,还不是大股东缺钱,否则可能吗!所有上市公司都制定了分红计划,不是仅仅藏格一家!

05-06 18:03

肖宁可以去盐湖大集团当总裁,是干企业的料。

05-06 13:46

老肖,怎么样了,放归自由了没有?

05-12 22:51

转发

05-07 09:08

05-06 23:59

两兄弟不容易哈,年纪轻轻就接手这么大一个烂摊子,还有稳中求进,收拾烂局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