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投资总结】在熊市中成长,待花开时微笑!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1
#2018年终总结# 

@今日话题 


NO.1  全年概述


2018年,主要有参与的投资市场包括:股票,基金与房地产


股票方面:

全年亏损7%,跑赢了主流指数,但也真真切切亏了钱,肯定算不上投资成功。

不过幸好,在投资逻辑持续完善方面,变得愈发注重三个关键词:好公司、低价格、耐心持有忽视短期波动


基金方面:

通常只在一轮周期下来才会盘点盈亏,每年的投资收益基本不关注,因为要写文章总结,看了一眼,2018全年大概亏损了10%。

在投资逻辑上,变得越来越喜欢化简为繁,践行最朴素的投资原则


房地产方面:

今年做了一个抉择,放弃购买5年内需要的刚需学位房,换来增量本金与每月的流动性,将资金投入2018年的股票市场。

用自己关于对投资的知识,去尝试探索一个真实的大类资产配置实验


NO.2  股票、基金与房地产


一、 股票市场

2018年,用了两个账户参与股票市场投资。


第一个实盘分享账户,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于2018年8月建立。

受到杨天南老师《一个投资家的20年》的启发,构想逐步投入100万,一个月交易一次,白纸黑字记录自己的实盘记录并公开分享,同时每个月分享自己当月的投资思考,做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记录者与践行者。

2018年,投入本金10万,全年亏损7%。


第二个个人私密账户,从进入股票市场开始一直在操作。

投资逻辑上与实盘账户类似,只不过这个账户会有一点杠杆,会结构化的尝试一点自己最近的投资想法,会多考虑一点资金流动性的问题,导致操作频率稍微高一点,当然资金总量也大了不少。

2018年,承认了对威创股份在认知层面的错误,总体亏损率大于实盘分享账户,总体亏损金额也远大于实盘分享账户全年的投入本金。


2018年,从这两个账户的操作差异,得到的启发:

1、投资逻辑的简单、朴素,换来了更好的投资结果。

2、低频交易,背后是更深入的思考。换句话说,投资这件事情,想得要多,做的不必太多。

3、如果思考是可以随时随地的,如果跨行业、跨学科的阅历更有助于思考的质量,那么,投资看来真不一定需要专职去做


2018年,在投资逻辑的不断完善方面:

1、投资大逻辑更注重三个关键词:好公司、低价格、耐心持有忽视短期波动

2、选择公司的偏好更倾向于:强劲的自由现金流、高ROE、优秀管理层、垄断特性

3、几个大的投资思考:

(1)关于投资回报。投资回报,一方面当然是指财务层面的回报,另一方面就是认知层面的提升。认知的提升是让人快乐的,正如胡适先生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2)关于集中投资。只有专注于几家公司,才更有可能看懂看透它们,看懂看透除了更可能获得盈利,还更可能收获投资的思辨乐趣,取得财务层面和认知层面双盈利,使得投资这件事情综合回报率最大化。

(3)关于一个新的投资理论。投资圣杯理论,简单来解释,就是“工资收入保证生活,股票收入实现财富质变,挖掘自带现金流的副业”。这是一个投资多维体系,有不轻易放弃工作的快乐,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补充信心与子弹的安心,有漫漫熊市做到不再惧怕的秘籍。


二、 基金市场

2018年,基金市场的参与主要在蛋卷基金和天天基金这两个场外市场。

一直认为基金是个相对简单的投资品种,只要做到了解基金基本的投资规则,给足充足的现金流和耐心,长期来看一定是会有正回报的。

所以,一方面,个人认为指数基金投资是个好东西,简单不复杂,能赚钱;另一方面,指数基金投资因为简单,也少了投资股票,研究其背后的公司那种独有的乐趣。


2018年,在基金投资方面进行的思考:

1、 增强型指数基金与普通指数基金的悖论

选择指数基金应该的投资逻辑应该就是不相信人的主动管理因素,只希望追求市场平均收益!那么,增强型指数基金又是什么鬼?!

增强型指数基金就是投资指数基金,在投资逻辑上是一个悖论。对于这种逻辑上相悖的投资品种,头脑清楚的投资者个人认为不值得选择。

2、 最朴素的的定投原则。

(1)买入与卖出:熊市或猴市(低估值或正常估值阶段)持续定投,牛市(高估值)分批卖出

(2)超额收益:希望获得超额收益,熊市定投金额持续加大

(3)选择最简单的标的:直接选择沪深300ETF,投资逻辑就是选择最优秀的公司,因为在内地市场上市的最优质的企业就是沪深300


三、房地产市场

2018年三季度,纠结是否需要咬紧牙,为小孩买一套学位房。

最终,考虑再三,讨论再三,决定将资金放到一个专属账户,然后投入到当时的的股票市场。

5年为这个实验的周期,进行持续关注,尝试用自己的投资知识去验证这个关于大类资产配置的不同选择,最终会产生怎样的财务差异与人生幸福度差异。


对应的股票账户,半年下来,目前处于亏损;

对应的当时希望买入的房产,半年下来,价格略微下滑。


2018年,在房地产市场投资方面的思考:

1、好的学位房应该至少满足3个条件。

(1) 离好学校近

(2) 55m2以上(小两房以上)

(3) 好同学+好老师,关键要看学生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

2、关于2018年放弃投资房地产的原因。

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从“政策面+实际能承担的需求面”来看,个人认为是明显处于价格高位,“低价格”这一点不符合。

那么如果非要买,就一定要选择好的房子(包括实用性、舒适度等),一定要尽量追求“好标的”

不然,投资失败很有可能成为一件大概率的事件。


NO.3  对于2019年市场的预测


2017年底,因为大蓝筹全年一片向好,市场信心充沛。

市场主流机构预测:虽然民间说中国逢8就相对低迷,但是我们认为2018年应该是不错的一年。

结果,2018年,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都以亏损收场。


2018年底,也许是因为全年市场真的不太好,市场信心明显不足。

市场主流机构预测:虽然康波周期说2019年有机会,但是我们认为2019年的局势会比较复杂,大家不要低估了贸易战的长期负面影响。大家最好先观望,最好等到2200点再进场,最好等到2019年第三季度再行动……


个人认为,市场主流机构的预测,有个特征——惯性!


还是相信:

你连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明年心里想点什么,都不一定全都能预测准!

对于市场,这个由数以亿计的参与者组成的地方,你怎么可能有理有据的预测呢?!


2019年会怎么样?

不知道,也不预测!


要做的,只是:

继续好好工作!

继续好好投资!

继续日拱一卒!

继续向上成长!

继续热爱生活!


@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不明真相的群众 

全部讨论

2019-01-09 21:03

#2018我的财富故事#

蛋姐,求曝光!

2019-01-02 11:20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