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孙正义,“挥泪”斩阿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当地时间周三傍晚,软银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将通过结算预付远期合约的方式,减持阿里巴巴持仓,这也印证了上周媒体对于此事的报道。截至发稿,阿里巴巴美股盘前跌1.7%。

简单来说,软银这份公告的意思是,董事会已经批准提前交割一批预付远期合约,这些合约涉及至多2.42亿份阿里巴巴ADR(美国存托凭证),涉及的对手方为多家金融机构。

预付远期合约是一种交易策略,允许大额持股人提前以一笔股票,从对手方获得一笔现金,通常为当时股票市值的7-8成,同时附带一个与这笔股票相关的可选项,即到期时是否抛售股票或最终抛售股票的数量。若交割时选择不抛售股票,则返还当初取得的现金及相应资金成本。

实际的交割将从8月中旬开始,预期将在今年9月底前结束。软银表示,预计这些合约的交割不会导致金融机构向市场直接抛售新增的阿里巴巴股票。

公告显示,这笔交易预期能为软银带来4.6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的现金。

最关键的一点是,软银表示完成交易后,集团手头的阿里巴巴股权占后者整体流通股的比例,将从6月底的23.7%下降至14.6%,这也意味着软银手里的阿里巴巴持仓在跌破20%占比后,将不再可以按权益法并表。

巨亏之下,孙正义花费一小时公开的自我批评,他坦诚认错道:我为自己过去贪图暴利而感到羞愧。”

提前交割 套现防御

需要简单解释的是,预付远期合约能够帮助软银迅速通过持仓股票筹措现金,但又不需要为资本利得立即支付税款,同时还保留了未来继续持股或者以现金结算的可能性。根据过往记录,软银至少从2016年开始就通过出售与阿里股票有关的衍生品来筹措资金。

虽然这种操作相较于直接出售股票更复杂一些,但好处是能够避免对标的公司股价造成短期剧烈冲击。

根据之前的媒体报道,软银手头的阿里预付远期合约距离最终交割大多有两年的期限,所以此次提前交割多少属于出乎市场意料的情形。

对此,软银在今天的公告中也解释称,通过提前结算这些合约,软银集团能够了结对未来现金流出的担忧,同时减少与这些合约相关的财务支出,有助于公司增强防御目前严峻市场环境的能力。

软银强调,自从2000年首次投资阿里以来,两家公司已经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在这次交易后虽然计算会计报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两家公司仍将维持友好的关系。

持股降至15%以下失提名权

虽然软银仍然是阿里巴巴唯一持股超过5%的大股东,但阿里巴巴曾与软银集团就表决协议进行过约定,软银有权向阿里巴巴董事会提名一名董事,如果软银的持股降至已发行在外股份总数的15%以下,则该等提名权终止。也就说,此后软银已经丧失董事提名权。

图片:阿里年报不过,软银集团的提名董事,一直为软银集团的创始人孙正义。孙正义在2020年就已公开宣布退出阿里巴巴董事会。当前阿里董事会成员包括张勇(董事会主席)、蔡崇信、 J. Michael EVANS、武卫及 Kabir MISRA。Kabir MISRA此前在软银投资顾问(愿景基金管理方)当合伙人,当前在软银投资部分公司董事会中代表软银。孙正义退出阿里巴巴董事会之前,正是软银集团身陷困局的开始。由于愿景基金等出现较大投资亏损,2019年软银集团亏损达1.365万亿日元(约合102亿美元),而这也是软银集团首次出现亏损。彼时,孙正义认为,“看起来还不算坏。”

本文综合自财联社、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