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0
$小米集团-W(01810)$ 前段时间保时捷高管在回复小米Su7与Panamera外观相似度问题时,说是“也许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一时被誉为高情商典型案例。殊不知这种“情商”是通过挨打过后的惨痛教训得来的。
早在疫情之前那几年,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连年增长,几乎三分之一的销量和利润都来自于中国区。于是国内有一种舆论氛围希望保时捷能国产化。
保时捷当时是怎么回应的?“德国制造比中国制造质量更好,且能够保持保时捷品牌的溢价能力”,“在欧洲面向中国市场生产仍是一种品质和高端的宣示”。简直就是舆论公关的灾难现场。后来一度给自己找补、下台阶,说只要保时捷在中国单一车型能销量超10万台,后来又松口降到5万台,就会考虑在中国设厂。单一车型10万台什么概念?保时捷所有车型全球总销量加在一起在2012年才首次达到10万台级别,经过十多年的增长尤其是中国区的助力,所有车型全球总销量才站上30万台,这时候中国区的保时捷所有车型总销量来到了八九万台。已是强弩之末,无论在土豪美国还是欧洲本土,始终没有任何一个单一市场的全车型总销量能上10万台。然后要求在中国区保持“高溢价”的情况下单一车型销量超十万台就赏赐一个国产化工厂?这不是开玩笑吗。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也许在呼声最高的16~18年,哪怕延迟到19年20年,保时捷能在中国设厂国产化的话,保时捷在中国的销量都不至于拐头向下。先国产化就能保证销量,还是先有确定性的销量市场再给国产化?在当时保时捷董事会傲慢的态度下,很难分得清谁对谁错,何况还有路虎国产化的前车之鉴。但谁又说得清路虎不国产化的话,其全球战略的结局会不会更惨呢?

全部讨论

05-29 16:16

图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