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虽苦,却是最容易的那条!(强烈推荐)

发布于: 雪球转发:290回复:200喜欢:1645

最近,一位来自青岛的爸爸晒的两张照片走红网络:

上图就是女儿为了备战中考的学习资料,下图则是女儿用的200多根笔芯:

正所谓 “十年寒窗,百炼成钢”,读书确实不易!要历经千锤百炼,才能以铁一般的意志面对中高考。

然而,读书虽然不容易,却是人生逆袭最容易的那条!

“现行的高考教育制度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但是却有着基本的公平。应试教育尽管有不足之处,但因材施教的时代迟早会到来。”

“对于中国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英美的教育体系,而应该庆幸在中国。因为相比社会阶层已经非常分明的发达国家,跨越阶层要困难得多。而在中国,只要够努力,孩子依然有很大概率去冲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前段时间,韩寒在微博上发的这两条微博,确实让人颇感意外。

老实说,这些话根本不算什么石破天惊之语,甚至已经可以说有些老生常谈。只不过这话从韩寒口中说出,却让人又有另一番感慨。

十几年前,韩寒被不少人奉为精神领袖,那时他的言论也很大胆:

“我们的教育,会想尽办法把人弄得很蠢,出来就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很多人认为我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其实多少人在大学里把时间都浪费掉了,没有去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业,上不上大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几年,韩寒成为了一种现象,他的书大卖特卖,一群在上初高中的孩子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韩寒的拥护和自己对教育体制的不屑。

2006年,河南考生蒋多多高考时故意交了白卷。用双色笔答题并在试卷上留下很多自己的不满,用以反抗高考。

2007年,浏阳考生陈圣章在高考中故意不答题,直接交白卷。

2008年,云南考生吉剑试图故意考零分。因为答题时“闲着无聊”,胡乱做了些题,最终总分168分。

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试卷写满自己对教育体制的控诉,故意交白卷……

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那个曾经的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得主韩寒,开始从抨击教育体制,到反思当今教育制度的合理性。

只不过全中国只有一个退学,还能成功的韩寒。

曾经那些视高考为无物,并同样猛烈抨击教育体制的学生们,却因为自己当初的举动,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独自咽下了生活的苦楚。

06年交白卷的蒋多多家境不好,但成绩不错。

在高考后她曾试图出门打工,但因为学历不高,加上没什么专业技能,找工作的路异常艰辛,发出“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好几次连死的念头都有了”的感慨。

后来几经周折,蒋多多进入了一家技校就读。回忆高考,她的坦言“现在我觉得有点可笑。”

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陈圣章的经历更丰富一些。

高考后,他做过药品推销、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夜总会营销员等工作,每样工作都做不长久,频繁的跳槽。

期间也自己做过些小生意,都以折本告终,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给人开车来还债。后来成为了开货车运土方的司机。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结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08年白卷的吉剑曾是个数学上很有天分的孩子,高考后他一直辗转各地打工。

做过餐馆杂工、当过建筑小工,贴过考研海报,给文化传播公司写过软文;生活上,他睡过公园边的长凳,为吃饭捡过垃圾换钱。

回想起最初几年的打工生活,吉剑泣不成声,认为自己毫无尊严,“像狗一样活着”。

同样是08年交白卷的徐孟南去年还上过微博热搜,因为他想重新高考,并四处劝现在的学生们,不要放弃高考。

他当年深受韩寒《通稿2003》影响,强烈反对应试教育,原本成绩也不错的他,在高考后生活同样被打工的“劳累”“辛苦”充斥着。

我见过最无耻的事情,就是让穷人放弃读书

作者:水木然 

如果你问我今生到目前为止,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是早些年没有趁机多买几套房吗?

并不是。

我的回答是:是我在该读书的年纪,没有好好的读书。

1

我见过最无耻的事情,就是让穷人放弃读书。

中国社会最公平的地方之一,就是永远都给穷人留了机会,让他们实现人生的逆袭,而读书就是这个机会之一。

比如高考,就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公平的制度之一。高考是只认“分数”的,无论你家穷还是富,无论你的家庭背景如何,你都得努力拼搏,然后用分数作为进入大学层次的唯一参考标准。

高考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社会阶层的打乱重组,这给了底层人们逆袭的可能,底层人们最需要的就是一条上升通道,所以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越重视高考是有很大道理的。

如果没有了高考的制度,会发生什么呢?

比如现在西方的教育制度,学校只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看似让大家自由平等的成长,但是越自由的条件之下,由于物质条件的差异,富人的孩子显然只能和富人的孩子一起玩,穷人的孩子只能和穷人的孩子在一起,于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最后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就自然被淘汰了。

读书是一种权力,无论一个孩子的出身条件如何,他们都有平等的去学习的权力,如果教育需要依靠视野开阔,依靠见识和经历,这对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我曾看到一张表格,上面是某个班级里学生的家长联系方式。

这份表格除了电话号码之外,还记录着这些家长的身份和职位,比如某某公司总经理,总监,当然也有普通职务之类的。

大家想一下,一旦学生不再以分数为参考标准的时候,那么学生的家庭背景因素就会凸显,这时那些出身一般的学生必然受到歧视和排挤。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西方宽松自由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精英阶层维系整个社会阶层架构稳定的手段,因此西方社会阶级固化相当严重。

而中国的应试教育虽然看起来很酷,却让所有的孩子(无论出身如何),都平等的站在了一条线上,它是底层人们向上攀登的最好阶梯,只要你拼搏,就能考上名校,甚至改变命运。

中国教育制度保证了中国阶层的流动性,奋斗就能改变命运,这句话永远都能成立,这也是中国社会为什么始终充满活力的原因。

2

再看读书本身。

很多人认为我们学的那些文化课今后都用不上,都是没有用的,真的是这样吗?

持这种说法的人真的很无知。可能在这些人眼里,你读的书只有可以直接兑换成钱才是有用的。

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直接用,而是开发我们的大脑,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如果一个人一直妄想能学到一个什么技巧,然后就可以坐享其成,去混吃混喝一辈子,那么这世界上的一起对他来说都是没用的。

人和人最大的差别,是思维的差别,而思维可以通过学习去锻炼和提升,进而形成思维系统,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学习知识和原理的目的,是让我们捕捉各种表象背后的本质,让我们走出下愚的死循环,步入到上智的境界。

你要明白,没有一个科目是多余的:数学锻炼你的逻辑,物理让你深刻,化学让你学会看微观,语文让你陶冶情操,历史让你看懂规律,地理让你看透万象等等。正是有了众多知识做积累,才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升华成了智慧!

即便是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你在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只能按照要求去死记硬背,但是当你今后走向社会,随着你的的阅历和监视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你会对当初背诵的知识点有所感悟,反而你理解的会更深刻。

相反,即使一个人天生的悟性很高,非常聪明,但是如果他积累的知识不够多,也很难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有点轻飘飘的感觉,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当年读书不好的人,长大后总想返回学校读书的原因。

3

现在的孩子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用于堵住家长苦口婆心的嘴。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

再来看两副图:

这一副图告诉我们:只有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看透这个世界的真相。为什么有人胸怀大志、光明坦荡,而有的人斤斤计较、整日哀叹,其实很大程度上跟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有关。

再来看第二张图:

这个图告诉我们,只有读书多的人,才不会被这个世界轻易激怒,更不会随便对别人愤怒。

想想古代人吧,十年寒窗苦读,才换来满腹经纶。为什么现代人那么浮躁?焦虑不堪?

因为现代人想的太多,而读的书太少。每天抱着朋友圈和抖音刷个不停,一有空就看娱乐节目,分秒不停的吸收那些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怎么能不浮躁?

赫尔曼.塞黑说,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读书不会让我们立刻就大富大贵,但是最起码让我们明心见性,让我们更加幸福,更加聪明,更加淡定,内心更强大,可以深刻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

记住:无知在小孩身上才可爱,成年人的气质藏在他读过的书里。

你读的每一本书,最终形成了你的气质,它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

这个世界只有一件事,你错过一时就错过了一世。

那就是读书。

精彩讨论

天道地道人道2019-05-27 10:55

读书和高考是两码事,读书不是为了高考,可以放弃高考但是不能放弃读书

ETF之路20212019-05-27 11:25

女孩读书比男的有用,一个有知识的妈妈,对于一个家庭是至关重要。

萌萌的布偶猫2019-05-27 15:09

我见过最无耻的事情,就是让穷人放弃读书

wei罗哎2019-05-27 13:28

就怕是你放弃了高考就没时间读书了,18岁了,不高考就该出去打工了,还能天天养着你在家看小说啊。当然了,家里有矿除外

stronger2019-05-27 22:29

脱离了概率讲个例都是耍流氓,是有不上大学也成功的,但这个概率比上过大学成功的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全部讨论

2019-05-27 15:30

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听同学说,如果申请大学没什么可填的,就填我家年收入100万美元,这就足够了。
后来发现,美国大学相当依赖校友捐款,每周一期的学院杂志,一半都是捐款名单和金额,从5美元到5万美元。而且美国人也非常乐意捐款,因为捐款可以抵扣纳税!与其纳税给不知什么部门,当然捐给母校更好

2019-05-27 13:02

现在中国阶级分化也越来越明显,穷人家庭追赶富人的周期越来越长。十年前一个大学生就可以让两个家庭的差距弥补,十年后的今天,一个研究生甚至一个博士才能做到同样的效果。未来的十年,随着教育进一步普及,专业进一步细分,教育的力量将越来越弱,贫富的界限将越来越难以打破,突破的门槛也将越来越高,一个家庭要想升级可能会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现在但凡有远见的富人,都是让孩子永远走在最前沿,上最好的幼儿园,上最好的小学,上最好的私立中学、高中,上国外一流的大学。而普通人,清华北大就是教育生涯的天花板。所以趁着现在世界还未彻底分化,努力追赶时代的末班车吧!不但是自己的孩子,更要让自己紧紧抓住时代的尾巴!

2019-05-27 12:50

我念书时也想不明白这教科书知识有何用、学历真那么重要?!答案后来在社会工作中找到真的很讽刺,社会在惩罚着读书不成的人

2019-06-02 00:24

少年不经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2019-06-01 00:47

在一个正常的国家,读书永远是跨越阶层的最好方法。

2019-05-29 07:56

这个确实是很无奈的事情,读书真的是最容易改变命运的一条道路了,现在做什么都是靠关系,连买套抢手的房子都需要。

2019-05-28 20:40

家长如果认为读书苦,孩子肯定不会喜欢读书,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我是认为读书不苦,因为它让你了解这个社会和世界。成功的路也从来不只有读全日制学校上全日制大学这这一种,如果你对孩子说只有这一种路,孩子走不通了只能被逼上绝路!

2019-05-28 10:23

比如股市,就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公平的制度之一。股市是只认“绩效”的,无论你家穷还是富,无论你的家庭背景如何,你都得努力拼搏,然后用绩效作为进入成功投资者的唯一参考标准。

股市的本质,给了人们逆袭的可能,人们最需要的就是一条上升通道,所以经济越进步的地区越重视投资是有很大道理的。

2019-05-27 19:21

最无耻的事情,就是让穷人放弃读书。

曾经那些视高考为无物,并同样猛烈抨击教育体制的学生们,却因为自己当初的举动,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独自咽下了生活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