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答记者问丨天开园政策2.0版本 支持范围更广 力度更大 精准度更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1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关于进一步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局长、天开园管委会主任朱玉兵,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市人社局副局长郑巴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武岳介绍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以来建设情况,解读升级版支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亮点,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热点问答↓

天开园政策2.0版本 支持的范围更广 力度更大 精准度更高

新华社:与1.0版政策相比,此次政策升级主要的变化是什么?有哪些更具吸引力的创新举措?

朱玉兵:天开园升级版政策是在原政策1.0版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优化。与上一版政策相比,此次的政策变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支持的范围更广,比如,在地域上,将校友创业等政策由天津拓展至京津冀地区;在主体上,将对高校的奖励拓展至高水平科研院所,惠及更多创新主体。二是支持的力度更大,比如,在人才方面,加大了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在科技金融方面,加强了对基金投资的奖励,更能激发市场和人才活力。三是支持的精准度更高,比如,在导向性上,更加突出结果导向,加大了对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流程上,更加简化申报程序,优化评价体系,加速企业发展壮大。

在具体条款上,我们在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企业培育等方面均出台了更有吸引力的支持政策:

一是在成果转化方面,我们聚焦转化堵点、拓宽转化渠道,出台了“鼓励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转化”“支持园区企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等政策,着力提升园区转化能力,激发科研人员转化积极性。

二是在项目落地方面,我们聚焦园区需求、拓宽项目来源,新增了对全国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项目落地的支持,同时,此次升级更加聚焦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加大了对产业带动作用突出的独角兽企业、上市后备企业落地的支持力度。

三是在企业培育方面,我们聚焦企业成长、拓宽发展路径,新增了对企业融资、成长赋能等支持政策。尤其是,为了鼓励企业上市发展,率先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天开科创专板,成为天津首个以科创园区形式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的专板,支持企业入板培育并免收挂牌费,借助“绿色通道”加速上市进程。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吸纳各地区先进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资源支持,完善天开园政策支持体系,为园区企业带来更多实惠。诚恳地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天开园的建设发展,欢迎更多优质项目入驻天开园,为天津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

天开园政策2.0版人才政策的支持范围更广 对高端人才支持力度更大

天津日报:天开园开园以来聚集了大量创新创业人才,天开园的人才政策也一直备受大家关注,此次在人才政策方面做了哪些升级?

郑巴音:人才是引领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天开园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2023年,天开园认定了56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充分激发了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此次天开园政策升级,人才政策也是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政策的支持范围更广。此次政策升级,新增了对科创服务人才奖励,支持技术经理人等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创业导师、法律顾问,在园区开展技术交易、战略咨询、专利导航、市场开拓等活动,每年评选一批科创服务人才,并根据服务园区企业绩效情况给予奖励资助。政策还升级了对急需紧缺人才的奖励。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园区企业对出台青年人才留津支持政策呼声较高,政策新增了对青年人才的房租补贴,对在天开园创新创业的博士、硕士和高水平大学生等群体均给予一定的房租补贴,连续3年,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

二是对高端人才支持力度更大。此次政策升级,重点加大了对高端创业人才的奖励。在天开园内投资创办企业的创业领军人才和在天开园企业全职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均可享受综合奖励支持,以及房租补贴、子女入学等政策优惠。同时,鼓励各类人才依托天开园平台申报各类人才支持计划。

加大成果转化支持力度 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推动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天津教育报:我们注意到,天开园首年发布的34条支持政策,很好激发了高校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本次升级版政策在推动高校成果转化和师生校友创新创业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做法?

罗延安:天开园开园以来,持续和北京,还有河北的高校对接合作,来加速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天开园开园以来,我们吸引北京方向的成果接近50项,同时也承接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海河实验室转化成果69项。这里边也涌现出了一批重量级的创新成果,比如像耀科新材料实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全球首次吨级量产。开园以来,我们天津市的大学生创业的意愿明显上涨,目前仅就天开广场内的师生以及校友的企业就达到了366家。

在政策升级版起草过程中,我们也是与市科技局深入地研究,根据园区企业的实际,围绕师生创新创业的需求,我们将政策措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升级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加大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在津的高校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方式在园区内转化,同时我们对科研人员的(收益)分配比例由原来的70%提高到了75%以上,进一步地激发高校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活力,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将更多的成果在天开园落地转化,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我们也是支持高校根据成果转化的需要,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股权,转由所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科技园运营公司,或者是新型研发机构,也可以是技术转移中心,也可以是资产管理公司等这些主体持有,或者说将科技成果委托给上述的主体进行管理运营,由这些主体提供便捷、专业的成果转化服务,进一步为高校放权赋能,通过这些市场化的机制助力高校成果转移转化,减少行政管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阻碍和制约,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是推动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我们支持高校院所,还有我们的海河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的高水平创新平台,通过招募社会化的团队或者是自主运营的方式,将科学仪器和实验设施,面向园区企业开放服务,允许将不超过50%的收益奖励给运营团队,通过对服务园区企业的运营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补贴,进一步地加强对高校将大型仪器设备向园区企业开放共享的支持力度,具体标准可以由相关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下一步,市教委将同市科技局,深入高校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推荐有强烈创业意愿的高校师生,有一定创业基础的校友企业到天开园创新创业,也不断提升我们天津市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 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 强化股权融资服务 引聚金融活水浇灌科技之花

人民网:金融服务对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型科技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天开园在打造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方面,有哪些亮点特色?

武岳:金融资源对科技企业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能够为企业提供包括融资服务、支付结算、投研咨询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如何更好地引聚金融活水浇灌科技之花,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研究的课题。

2023年4月11日,市政府出台了天开园专属政策,强化了科技金融资源支撑。开园以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聚焦服务天开园高质量建设发展,一是加强统筹推动,优化科技金融生态。去年,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方案》,明确加快建设四个金融集聚标志区,强化与天开园对接联动。我们会同中央驻津金融监管部门、市科技局联合实施《天津市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专项行动方案》,加大对天开园等科创资源集聚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强科技信贷服务。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以银行机构为重点推动设立科技金融特色机构,目前8家银行确定在天开园设立科技特色机构,其中农业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天津农商银行、天津银行招商银行等6家银行设立的天开园支行网点已开业运营,建设银行创业者港湾已进驻天津滨海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天开园综合服务中心,天津OTC在天开园设立区域运营中心,北方信托设立知识产权信托服务办公室,渤海证券天开园证券营业部已于近日开业。推动金融机构强化科技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开发天开科创贷、天开人才贷等60余款适用专属特色产品,打造“科创融呗·津心融”服务码加强推广应用。三是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发挥担保增信作用,推动市担保公司在天开园开设服务窗口,推出“双创贷”“科创通”等特色化、市场化、定制化融资担保产品,为天开园科技型企业和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最高300万元、综合融资成本低于2%的低成本政策性担保贷款。截至目前,累计对接天开园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16家,为4家园区内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650万元。四是强化股权融资服务,做好天开园企业上市服务。持续做大天开基金群,在前期会同市科技局、天开集团等组织多家基金与天开园合作签约基础上,着力发挥海河产业基金作用,推动设立天使子基金,助力“投早、投小、投科技”。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上市培育孵化功能和沪深北交易所三大服务基地资源优势,推动天开园重点企业纳入上市后备库,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截至目前,共组织推动110余家金融机构与天开园达成合作,指导有关银行机构为天开园企业实际发放贷款超3亿元。

从人才引进 培养 评价 服务等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 全力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发展

中新社:人才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请问在加强天开园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举措?

郑巴音:好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下一步,市人社局还将围绕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从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等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发展。

一是支持园区引进急需人才。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积极对接园区企业,充分挖掘人才需求,组织“双一流”高校招聘、学子“津门行”、“海河英才”创新创业大赛等招才引智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天开园加快吸引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二是帮助培养储备青年人才。近期,我们通过向人社部争取,在天开园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总站。我们将依托此平台,探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园区入驻企业采取备案方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加快培养储备一批青年创新人才。

三是支持园区开展人才评价。实施“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坚持“谁用人、谁评价”,实行“一企一评”、企业家“一单举荐”、代表性成果“一票决定”等模式,为天开园重点企业研发团队提供职称评审“直通车”服务。

四是加强对园区的服务保障。继续支持天开园“一站式”政务服务建设,按需调整人社服务事项清单,加强业务经办指导,提升窗口服务企业和人才的水平。同时,为园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海河英才”卡,配套交通、医疗、安居等“一揽子”服务举措。

加快培育上市潜力企业 吸引创投资本和金融机构入驻 引导国有创投和担保机构服务园区企业

天津广播:此次政策升级,在金融支持方面,重点出台了哪些政策举措?

武岳:此次天开园政策升级,金融也是此次政策升级的重点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培育上市潜力企业。支持在天津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天开园科创板块,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科技企业入板培育并免收挂牌费,积极开展天开园企业上市培育辅导,指导企业用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等,加大对天开园上市潜力企业走访挖掘力度,借助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机制,加快园区企业挂牌上市进程。

二是吸引创投资本和金融机构入驻。设立创投机构、创投基金一站式服务窗口,对入驻天开园的创投机构、创投基金优化注册审批流程,提供创投备案便利化服务。在现有入驻开业运营银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银行机构在天开园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和科技支行,适当下放授信审批和产品创新权限。鼓励保险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或专营部门。

三是引导国有创投和担保机构服务园区企业。国有创投基金投资园区科技企业,可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协议,股份转让按照协议约定执行。允许国有创投机构建立跟投机制,管理团队可按照管理基金投资园区内科技企业总额的一定比例实施跟投,跟投比例原则上最高10%。鼓励政府性担保机构加大对园区企业的服务力度,给予优惠担保费率支持。

来源:天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