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房企“上岸”,金地打了个样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昨天,金地发布了人事调整公告。

和大家猜测中不太一样的是,这一轮调整,与其说是管理层的更迭,似乎更像是一个旧模式的消逝,和一轮新时代的开篇。

金地正在给所有陷入困局的混合所有制房企,打一个上岸的“样”。

1

首先被“平稳过渡”的,是一把手。

说起来,这一轮金地的人事更替,都源于五个月前,曾经的“灵魂人物”凌克突然辞职。

凌克卸任后,公司董事、总裁黄俊灿代行董事长一职。

黄俊灿是金地的老人,1992年加入金地,从一线工程师做起。当时,金地特地发过一份“关于公司董事长辞任的相关情况说明”的公告,称这次交接“有助于公司管理团队的平稳过渡,以及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当时,几乎没有人会怀疑,临危受命的黄俊灿就是凌克的“接班人”,会一直执掌这艘大船。

但几个月之后,这样的“顺理成章”,再次被打破——

根据昨天的公告,金地“一把手”再次更迭,原董秘徐家俊上位,成为金地集团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并被提名为第十届董事会董事。

对于这个意外的选择,金地公告表示,这“充分体现了各方股东对金地现有经营管理团队能力的认可”。

这种“能力”到底是哪方面的能力呢?

从金地内部了解到的消息是——

徐家俊2004年加入金地。

当选董事长前,担任金地集团的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金地商置集团行政总裁;

在地产多业态经营方面拥有丰富和全面的管理经验,熟谙资本市场,在近年来的行业调整期,曾经牵头在融资、投资者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保障金地的现金流安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换句话说,新任董事长不但同样是金地“老人”,熟悉集团内部运作,而且,在金融和资本运作上的能力,可能要优于黄俊灿。

行业发展到今天,对于任何一家希望度过难关的房企来说,力保现金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上金地本就持有较大规模的银团、银行融资贷款,显然,一个擅长财技的领导人,会更契合企业当下的需求。

此外,徐家俊相比前任,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优势——

年轻。

凌克出生于1959年,黄俊灿出生于1971年2月,而徐家俊出生于1978年。

这位年仅46岁的少壮派一把手,会给金地的未来,赋予更加新锐的想象。

2

更大的变革,来自于董事会。

根据集团去年12月修订的公司章程,新一届董事会将由11位董事组成。

如今,在非独董序列中,除了尚未选出的一位职工董事,新一届董事会的候选董事已经全面披露,其中,来自于原金地系的董事只有徐家俊这一根“独苗”,其他的几乎所有席位,都来源于外部——

其中,来自于生命人寿的候选董事为3席,分别是徐文渊、徐倩、李荣辉;

来自福田投控的候选董事为1席,即福田投控董事长季彤;

此外,为更好地保障中小股东利益,此次董事会提名还加入了一位中小股东代表董事:

王老豹。

一系列的变动中,一个崭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出现了——

首先,新一届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中,金地系正在集体“退潮”,而股东方,尤其是险资,正在全面“上位”。

以往,金地是职业经理人模式,股东极少干预经营。

如今,随着董事会席位增加,第一大股东生命人寿的角色也由原本的战略投资者转向实质管控。接近生命人寿的人士表示,将积极发挥第一大股东的作用,充分支持现有经营团队。

我猜,未来险资方会为公司注入更多现金流,从而匹配地产行业的高资金需求。

其次,国资方福田投控虽然只有一个董事会席位,但获得了唯一的一个副董事长的职位。

作为深圳国资旗下的区属国企,福田投控曾经力所能及地帮助金地度过偿债关口,采取的措施包括债权担保和支持银团贷款。

在去年年底,福田投控甚至真金白银地接盘了金地集团的项目股权,并将项目交回金地代建,为金地带来了持续的现金流入。

这个副董事长的职位,意味着未来国有股东对金地融资依然保有正向的作用。

3

写到这里,大家或许发现了。

这一次金地的人员变革,从一把手到整个领导班子,都背负着一个最关键的任务——

保资金链,防逾期。

那么,2024年,金地到底有多大的债务窟窿待填呢?

我们翻回了金地的财报。

2023年金地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有息负债合计人民币919.06亿元,同比下降约20.2%。

换句话说,总体负债规模是有在稳步下降的。

再拆解一下,在有息负债之中,银行借款占比75.52%,公开市场融资占比24.48%,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4.36%。

2022年,金地集团债务融资成本为4.53%,去年也略有下降。

这也意味着,在去年全行业“降杠杆”的艰难环境下,金地在融资和还款上的表现是不错的。

最后,看看公开债。

据机构统计,2024年,金地集团境内公开债到期本息约180.8亿元,境外公开债到期本息约5.04亿元,而12月末,金地集团母公司现金流量不到20个亿。

缺口真实存在,但通过年初卖掉深圳环湾城,加上一系列的银行贷款和抵押融资,金地在3个月内,累计筹措到了大概116亿资金。

这样一算,今年的资金缺口就只有44个亿了。在接下来的9个月里,无论通过年内销售还是继续出售部分权益,顺利偿债的希望都是大的。

对于现在的金地而言,人事已经到位,资金方面也有足够的安全垫。

其他方面的表现如何,就得看市场的了。

全部讨论

03-19 09:18

建个观察仓

03-19 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