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6喜欢:8
$东方日升(SZ300118)$
  会议要点
  1、异质结产品的技术进展
  · 公司的电池产线产出的平均效率在26%,对应210尺寸的66片整片装或132片半片装的组件产品,功率为710瓦。
  · 公司采用低银含浆料和深连接技术,旨在降本保效。
  · 硅片使用110微米厚度,并尝试使用低银方案以降低成本。
  · 目前纯银的单网耗量控制在6毫克以内,对应30%到40%的银含量。
  · 两个基地的有效电池产能接近6G瓦,预计今年将补齐产能。
  · 产线的良率控制在99.3%以上,效率稳定。
  2、技术方案与成本优化
  · 公司正在逐步导入新技术,如钢网印刷技术和转光膜,提升产品功率和效率。
  · 低银含浆料的使用使得单瓦浆料成本接近5分,与PERC水平接近。TCO靶材成本从4.5分降至3分多。
  · 目前非规成本约为0.22元。
  · 公司在电镀铜技术上看好其降本增效潜力,但仍需更多验证。
  3、产能与市场需求
  · 公司在宁海和金坛的两个基地各有约3G瓦的产能,整体产能利用率较高。
  · 公司在东南亚的开工率受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有所下降,目前开工率在50%到60%。
  · 公司目前有6G瓦的异质结产能,6G瓦的TOPCon产能,以及15G瓦左右的PERC产能。
  · 公司计划逐步将PERC产能升级为TOPCon产能。
  4、行业与市场展望
  · 二季度行业排产有所下调,预计同比下降约10%。
  · 行业整体供需端有一定改善,但市场反转时间点尚不确定。
  · 公司预计未来半年内行业可能会有较大调整,出现一些确定的信号。
  5、储能业务
  · 去年储能出货量约为2G瓦时,预计今年全球储能市场增速为40%到50%,公司目标出货量为3G瓦时。
  · 储能产品价格因上游碳酸锂价格企稳而有所回暖,海外市场询单意愿增强。
  · 公司主要面向海外市场,储能产品价格在一块钱以上。
  6、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进一步提升异质结产品的效率和功率,并持续优化技术方案。
  · 公司希望N型产品的占比能达到60%以上,目前一季度N型和P型产品的出货比例为五五开。
  · 公司对未来行业基本面和价格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需求端持续向好,但供给端需要调整。
  Q&A Q:目前东方日升异质结产品的主流效率和功率水平如何?
  A:我们的电池产线产出的平均效率在26%左右。对于210尺寸的66片整片装或132片半片装的主流组件产品,功率水平为710瓦,这个数据是不含转光膜的。
  Q:公司目前导入量产的技术方案是什么?
  A:我们在量产初期就采用了在中试线上试验完成并可靠的低银含浆料,配合我们称为深连接行业的零BB组件技术,以实现降本保效。此外,我们的硅片从一开始就使用110微米,目前仍在使用这一厚度。同时,我们也在逐步尝试使用一些低银含量的方案来进一步降低成本。
  Q:公司目前的主流量产银浆的水平如何?
  A:目前,我们纯银的单网耗量已经控制在6毫克以内,银浆的比例大约在30%到40%之间。由于电池片上每个区域可能使用不同的银浆料,所以具体的银浆比例是综合的,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
  Q:公司的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何?
  A:我们目前在宁海和金坛两个基地各有接近3GW的有效电池产能,总计接近6GW。虽然我们去年预计年底能达到9GW,但由于组件价格变化和设备报价趋势等原因,部分产能推迟到今年补齐。两个基地的实际产能利用率较高,基本处于满产状态。
  Q:公司的良率和效率情况如何?
  A:我们的产线良率一直控制在较高水平,达到99.3%以上。效率方面,各产线的差异不大,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的量产状态。我们在满足效率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产能情况。
  Q:公司在新印刷技术和转光膜、截止膜等技术方案的应用情况如何?
  A:目前新印刷技术,如钢网印刷,仍在导入过程中。现有的成绩基于去年4月份的量产初期情况,通过逐步优化各站点工艺和细节取得。转光膜和截止膜技术也在持续验证中,特别是转光膜在异质结中的重要性较高。我们关注其性价比和产品可靠性,若性价比进一步下降,可能会将其作为标配方案。
  Q:公司在量产中的非硅成本情况如何?
  A:在使用30%到40%银含量的浆料前提下,单瓦浆料成本接近5分,与PERC水平相近。通过工艺改进,TCO成本从4分多降至3分多。目前整体非硅成本约为0.22元。
  Q:公司在银包铜方案的应用情况如何?
  A:我们在双面都使用低银含浆料,不同区域电池的银含量比例在30%到40%。背面的银包铜导入较早,正面和背面的导入难度有所不同。我们会继续优化和验证这些技术。
  Q:关于异质结产品的技术难度和成本优化空间,您有什么看法?
  A:异质结产品的技术难度并不大,主要看各公司对技术的理解和进度。在成本方面,确实还有优化空间。我们正在尝试一些新的技术,如钢网、被抛阿姆斯智荣等,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我们也在进行一些已有站点的技术优化。异质结技术相比主流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Q:对于异质结产品的成本,特别是靶材的成本,有没有什么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降低?
  A:我们一直在尝试各种低成本方案,包括在我们现行的量产线中,我们已经开始使用低成本方案,以替换一些获取难度高、价格波动大的材料。目前来看,这种方案短期内可以降低约一分的成本。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包括板材供应情况和我们产线的工艺情况。
  Q:从下游的角度看,业主对异质结产品的接受程度有没有新的变化?
  A:对于业主来说,如果异质结产品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和有保障的售后服务,他们就能接受。海外客户对高端产品有一定的认知,因此他们能自然接受异质结产品,有相对较高的溢价空间。国内情况则不同,大部分是大企业进行集中采购,需要进行招标。如果能应标的企业不能达到要求,就可能导致他们没有兴趣进行公开招标。
  Q:作为异质结领域的头部企业,您对于异质结这条技术路线在整个行业的投资预期有什么看法?有没有新的变化?
  A:对于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我们的决策层来做出宣告。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如在四大车展或者市场部在四大客展上,发布一些新的信息。
  Q:一体机这块的投资计划是怎样的?
  A:对于一体机这块,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参与到相关技术的储备中,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技术储备,只是可能没有进行大范围的宣传。我们预计会看到更多的成果,包括成本和效率方面的提升,以及在财务上的一些成绩。我相信有不少的企业会将自己已经积累的这部分技术释放出来。
  Q:对于电镀铜这块的看法是怎样的?有什么预期?
  A:电镀铜有潜力达成降本增效的目标,但在现阶段,我们的银定安降料的成果逐渐超过了我们一开始的预期。在现在的情况下,电镀铜的设备成本和绩效空间可能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覆盖我们的部分成本。我们看好这个方向,但对于量产我们还需要实事求是。
  Q:目前行业的排产情况是怎样的?从在手的订单情况来看,后续需求有提升的变化可能在什么时候出现?
  A:目前整个产业链排产都有一定的调整,这个调整可能是因为订单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价格原因。从我们公司情况来看,五月份和六月份的排产情况可能差不太多。整个二季度我们预计的开工率可能会有接近10%的下降。至于后续需求的提升,这个需要看整个市场的行动,目前还不好判断。
  Q:马来西亚这边的开工情况是怎样的?
  A:目前我们马来西亚的开工还在正常运转,但是排产率相比于去年有下调,主要是考虑到美国未来的政策不确定性。目前的开工率在50%到60%左右,后续的情况还需要看美国最新的政策变化。
  Q:关于东南亚双反调查有什么新的信息吗?
  A:目前还没有新的信息,我们的外部律师也在实时跟进最新的情况。如果有新的信息,我们会及时分享。
  Q:目前公司的产能情况是怎样的?
  A:目前我们大约有6个吉瓦的一直结,6个吉瓦的top cop,剩下大约有15个G瓦的pork。未来如果市场没有poke的需求了,我们会把poke升级到top corn。
  Q:目前有没有一些新的折旧以及减税政策的更新?
  A:目前我们还是会根据我们自身的订单情况和设备的服务情况,去做一些资产上的安排。有些设备可能已经在去年做了一些账户上的处理,有些设备可能还在维持其生命周期。
  Q:今年东方日升的出货量指引和各个技术路线的比例大概是什么情况?
  A:我们希望今年的出货量同比2023年不低于行业增速。具体到不同技术类型,我们希望N型产品的占比能达到60%甚至更高。目前一季度N型和P型产品的出货比例大概是五五开,我们希望后续能进一步提升N型产品的出货比例。
  Q:您对光伏行业未来的基本面和价格走势有何看法?
  A:光伏行业的未来基本面和价格走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市场上有传言称光伏行业可能会出台限产政策,这可能会从供应端缩减产能,从而提振下游需求和价格。需求端一直在持续增长,但中下游环节如电池组件和硅片等出现了急剧膨胀。我们预计未来半年左右可能会看到产业链产能调整的信号。
  Q:今年东方日升储能业务的出货量预期是多少?
  A:去年我们的储能出货量大约是2G瓦时。今年我们预计全球储能市场增速接近40%到50%,我们希望出货量不低于行业增速,目标是达到3G瓦时。目前在手订单和意向订单已经超过3G瓦时,我们会努力争取实现这个目标。
  Q:目前储能产品的价格和市场情况如何?
  A:随着上游碳酸锂价格的企稳和反弹,电芯价格也有所回暖。特别是海外客户的询单和下单意愿明显增强。我们观察到储能市场有一些回暖的信号,终端需求的放量也带动了市场的复苏。目前新签订单的价格在海外市场大约在一块钱以上,国内市场价格较低,我们80%以上的业务集中在海外市场。

全部讨论

06-06 23:05

咋说呢 光伏在大鸡哥带领下走向新低

06-07 07:18

非硅成本0.22,硅片目前价格单瓦0.16,电池片单瓦成本0.38,目前价格0.34,单瓦亏损0.04。

06-07 09:13

请问什么时间的会议,似乎比较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