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息”会成为A股主流投资吗?资产荒下,红利才是养老王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3喜欢:17

#分红季,享红利# #食息族征文#

$中证红利ETF(SH515080)$ @今日话题 @中证红利ETF

6月21号,A股收盘失守3000点,再无力,负隅顽抗;正所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想来可笑,曾经高攀不起的消费蓝筹、曾经追赶不上的成长黑马,还有被周天王称为“穿越牛熊”的跨周期资产楼市,现如今,都付笑谈中。

不得不承认,我们进入到了可怕的“资产荒”,有一种隐隐的流动性陷阱的恐惧感,

股市、楼市无一例外,这也是近两年债市火热的底层逻辑了。

国内资金想要寻求避险+收益,那么就只能在满足安全性之下,接受较低的利息,所以刚刚上市的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即便是2.53%的票面利率,也是被抢购一空。

优质“资产荒”(说白了就是高收益低风险资产的稀缺性),曾经也出现在美国这样的成熟资本市场——在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投资者避险情绪高涨,纷纷寻求安全资产。

当时美国国债等被视为“避风港”的优质资产需求激增。

尽管政府债务水平上升,但投资者依旧对其趋之若鹜,导致优质资产供不应求。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去追究原因,而是想说在当下、在中国市场,还有什么资产可以称之为“优质资产”、还有什么策略可以稍稍和疲软大市掰一掰手腕。

其实,即便是在美国这样的市场,也有一批坚定的“食息一族”,早已从追求绝对资本利得收益,慢慢转向关注永续经营现金流

也许前两年在成长盛行的时候我们还不屑每年5%的股息,但是这几年,大家都被市场训得服服帖帖。

所以高股息产品,可以是养老金一样的存在,如果大家不再苛求“养儿防老”,那“攒股收息”定期支取“养老金”就要从此刻做起了。

年轻人的爱情总是轰轰烈烈,人终归会老去,毕竟平淡是真。

要说食息会成为A股主流投资吗?那首先要回答何为主流。

我以为能让多数人感受到安全感、稳定性、不易被抛弃的投资策略,就有资格成为主流。

而安全、稳定,几个评估纬度:

1、红利指数短期涨跌不重要,但长期涨跌一定是关键;

2、 长期分红是否可观、稳定;

3、分红水平是否能健康持续。

说到这,有一个误区有必要纠正,很多人无脑推红利(纯纯的误导!)就说红利价格越跌越好,越跌股息率越高。

乍一听,似乎有点道理啊,但仔细想想[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如果想说股息率=每股股息/股价,从而来得出股息不变情况下股价越低股息率越高,是的,这没错,但你不应该是期待股息提高吗怎么会无脑到期待股价下跌?

我给你简单算个小账:假设李先生买入某只红利ETF,投入10w元,每年跌5%,每股股息都是0.5元,到第五年,账户还剩多少钱?

第一年末:

股价跌5%,即股价 = 100元 * 0.95 = 95元。

股息收益 = (10万元 / 100元) * 0.5元 = 500元。

账户余额 = (10万元 * 0.95) + 500元 = 95000元 + 500元 = 95500元。

……

第五年末:

股价继续跌5%,即股价 = 81.450625元 * 0.95 = 77.37809375元。

股息收益 = (83263.898575元 / 81.450625元) * 0.5元 ≈ 511.12元。

账户余额 = (83263.898575元 * 0.95) + 511.12元 = 79101.70364625元 + 511.12元 ≈ 79612.82364625元。

事实上,股息和股价双向奔赴才是红利指数的终极目标;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股息确实是弥补了股价的一部分损失。

红利指数顺应潮流应运而生,投资者诉求也慢慢被看到,各大红利产品都在稳步增加派息次数,甚至从每年派息进一步明确到每季度可分红。

股息和股价双向奔赴、机构和投资者的双向奔赴,这算不算主流呢?

……

具体到ETF的筛选,大家可以从基金基本信息、跟踪误差、费用率、分红情况、收益表现、风险评估、流动性、持仓结构、基金管理团队等入手。

应本期@今日话题 测评要求,来看看$中证红利ETF(SH515080)$ 的生辰八字,

1、基本信息

成立于2019-11-28,截止到上周五的规模为53.84亿,

管理费+托管费0.3%,这在国内ETF费率里算是比较低的(说句题外话,国外巨无霸型的产品费率那是叫一个物美价廉,上周五去参加上交所投教学习,看到一张表分享给大家,嗯,双管费率合计不足0.1%,国内机构任重道远啊!)

2、收益表现

我们以基金成立来五年多的时间跨度看,仅在2020年11月之前被沪深300甩在后面,随着时间拉长高股息指数开出时间之花远远跑赢沪深300,图上可见到本月17号本基金收益率84.64%,沪深300收益率-8.44%,

所以大家说长期价值,指数的编制、指数的定期调样,这些都是指数以及指数背后的基金能否跑赢大市的关键了。

3、分红情况

见图可知,该基金自成立来保持稳定分红,共分红8次,尤其是近两年随着投资者分红诉求不断,基金公司响应市场需求稳定分红,

而且在今年进一步明确分红机制,增加“每季度可对基金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评估”描述,且在今年进行了第一次季度分红。

4、风险评估

我们从波动性和最大回撤两个角度来看,

基金波动用标准差来衡量,表示基金净值围绕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近一年的标准差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在10%以上,因此这个波动性对于厌恶风险的食息一族来说,算是一个bug了,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但是我们看在同类基金中,又是低风险等级的存在,也不难理解,近几年高股息受市场追捧,波动较高实在是一个比较难跨越的bug。

5、流动性

看日均交易量和买卖差价就行,另外有一张表我想贴一下,那就是该基金的份额变动,从去年初资金开始大幅流入,基金份额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显著增长,这也说明了市场情绪和资金的同频共振,

综合来看,可以说$中证红利ETF(SH515080)$ 具备了费率低、分红可观稳定,分红水平也具备持续性(过去三年分红比例分别为4.14%、4.19%、4.78%)这些优点,要是从懒人配置来说,还是不错了。

最近红利指数终于开始调整了,说实话,前期强成那样还真有点不敢上车。

所以从养老和稳定出发,你会成为“食息一族”不?

假设未来牛市再起,会再次动摇不?

精彩讨论

中证红利ETF06-24 11:05

股息和股价双向奔赴、机构和投资者的双向奔赴,提供了另一种理解红利投资的视角,感谢花花$中证红利ETF(SH515080)$ $上证指数(SH000001)$ #食息族征文#

全部讨论

06-24 11:05

股息和股价双向奔赴、机构和投资者的双向奔赴,提供了另一种理解红利投资的视角,感谢花花$中证红利ETF(SH515080)$ $上证指数(SH000001)$ #食息族征文#

06-24 11:12

算得不对吧,如果没有操作的话,每年每股股息都是0.5元,那每年的股息都应该是500元吧。还有,每年的股息都取出来了吗?没有放账户里那你算5年后的账户余额有啥意义呢?

别吹了行不行,忽悠人进来接盘

最近这个515080打广告比较猛

06-24 08:34

给花花点赞~我还拖着没写呢。。再憋一憋,最近枯竭了

06-25 15:54

我记得八年前,还是十年前在雪球,好像大家都在说资产荒,我第一次是听云蒙说的,当时她还在弄那个银行杠杆基金,追随者众多。

您是不是算错了?按5%股息率计算的话,10万元每年分红应该是5000块而不是500块。10万分500块的股息率是0.5%。若按您文章一开始假设的某只红利ETF,每年跌5%,分红0.5%,傻子才买。

06-24 00:06

别奶了,你不知道这个垃圾基金乱买中信银行的事吗

06-24 11:38

花花的文章发出来了,写的不错

06-23 22:38

相比个股,买红利还是比较放心,起码不会被st,还有分红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