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就有高收益?错!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你可能听到过这样的劝诫:作为一个交易者,你应该欢迎波动,股市一天波动0.25%还是0.5%甚至5%都没有任何区别……也的确有人相信,如果波动更大,代表股市制造了更多的错误定价,理论上就能赚更多的钱。

霍华德·马克斯和沃伦·巴菲特也坚持波动不是风险,本金的永久性亏损才是(持有相似观点的人更重视净值曲线的历史最大回撤,而不是波动率)

不过,我还是想提醒大家,驾驭高波动股票的难度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困难。风浪越大,鱼越贵,鱼贵恰是因为他们在承担船毁人亡的风险。

而且,大量研究都证明了在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低波动率异象:先前低收益波动性的投资组合,未来收益高于先前高波动的组合,这与传统预期(高风险资产应产生较高的回报)背道而驰。

数学层面,假设有一只低波动的股票和一只高波动的股票,它们的年均收益都是10%(具体每年收益率如下图),但是四年后,高波动股票的实际收益只有低波动股票的一半。

事实层面,对比近10年(2013-2011)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及其对应策略因子代表指数的风险收益,低波动因子的长期表现是非常优异的。

反而是(绿箭头)高贝塔组合的收益却跑输了沪深300。可见在A股市场中,只具备进攻能力而不具备防御特性的高贝塔组合难以战胜指数。

注:当某股票的价格波动与市场(基准指数)波动完全一致时,其贝塔值就是1。高贝塔意味着放大了基准指数的波动。

低波动率异象背后的原因,首先是人的天性更喜欢博取小概率事件来赢得高回报。高波动的股票你也可以称它们为「彩票股」,虽然大多数时间是亏损的或者回报率较低的,但因为有赚大钱的希望和别人成功的案例,依然能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另一方面,部分高波动股票短期表现优异,容易受到投资者热捧,其高回报背后潜在的投机行为也会导致股价回调。

抛开计算公式,「波动率」反映的是市场情绪和价格预期。当市场参与者情绪高亢极不稳定,当市场预期趋于一致且已经兑现大部分的时候,你应该远离它们;那些市场关注度和期望值较低,价格变化不大的股票才值得跟踪,所谓「买在无人问津时」。

偏好低波动率风格在我们以前介绍的策略或者交易理念中多有体现。例如在《交易冠军的秘籍》,我们介绍过波动率收缩模式VCP:

其实,在欧奈尔100幅图和经典形态的举例中也反复出现了「多周收盘价非常接近」这样的备注,并表示波动区间宽广、松散的形态容易失败。

最理想的突破型买点,就是价格由低波动状态开始转为高波动的临界点。(注:波动率的高低变化也遵循均值回归)

在《世纪难题,应该用多少仓位买?》分享的「吊灯系统」,也用到了相似的原理:如果股价波动率较低,初始止损的幅度更窄,反而可以买入更多数量的股票。反之,如果你是在价格快速拉升时追买的(这时价格波动率会提高),系统会自然而然约束你降低建仓的规模。

点赞+关注,可免费私信领取衡量波动的标准公式(年化波动率指标)以及与「吊灯系统」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