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化前景渐明朗 关注三大技术路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导语:立贴为证:2024年2月7日,以换村长为节点,新一轮的多头周期开始了。

3月16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全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宽温域和高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较传统液态电池优势明显,能够更好地支撑新能源汽车满足全气候使用场景。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两大显著优势,成为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 2024年伊始,两则关于海外固态电池取得新进展的消息, 再度引发市场对于固态电池领域的关注。 目前传统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350Wh/kg的理论极限,同时仍存在电池热失控等安全隐患。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容量快速扩大,动力电池对于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迫切需求推动固态电池的发展。 固态电池的发展路径大致可分为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等阶段, 目前由于受到材料技术、制备技术还不够成熟,生产成本过高等因素的制约, 行业普遍认为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至少还需5年时间, 半固态电池成为很好的过渡技术。

固态电池主要有三大技术路线,将驱动材料体系迭代升级。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态电极和固态电解质的电池。 根据不同的固态电解质分类,固态电池有三大主流技术路线:聚合物固态电池、氧化物固态电池、硫化物固态电池,各有优缺点,尚有技术难题待突破,其中硫化物在全固态电池中发展潜力最大。固态电池与传统液态电池的核心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液态锂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固态电池对于材料体系的变革影响将依次为固态电解质>新型负极>新型正极。 新型负极材料中短期向硅基负极发展,长远向金属锂负极迭代。新型正极材料主要在于提高能量密度,将向高电压材料迭代升级。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化前景渐明朗。 目前全球范围内固态电池主要处于研发和试制阶段,各国对于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选择存在差异。日韩和欧美等海外企业主攻硫化物技术路线,致力于全固态电池,因此产业化进程相对缓慢。国内企业多数选择氧化物技术路线,选择产业化较为容易的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产品。 2023年国内半固态电池装车量突破GWh级别, 2024年将开启规模化量产装车。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成本逐渐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国内半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已开启,固态电池的市场规模将得以快速增长。

当前传统锂电池行业进入产能过剩阶段,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迭代进行提质降本增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固态电池被全球公认为下一代电池。 2023年国内半固态电池率先量产,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将为锂电池产业链迭代升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可重点关注在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新材料体系领域布局领先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