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股市中的磐石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8喜欢:33

(写在前面的话:因为一直不能发言,这两年写的几篇投资类思考,就存在我的文档里,发过微信公号,但读的人不多。今日可以发言,会陆续补上一些旧文,因为写文时,很多因素并不明了,或许今日看来,有点老旧,但作为个人思考发展的线索,还是如实展示在这里,请老朋友们指正。请注意,本文写于2022年8月

美股这次并不出乎意料的暴跌,对我是不是完全是坏事呢?坦诚地说,完全不是,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好事,这种暴跌恰恰证实了一些简单投资原理的长久有效和致命重要性。在我移民到北美以后,看着高估值的优质公司,一直没有合适的买入价位,等了多少年也等不来一次大调整,不得已只好改变自己买入的价格标准,但我从来没有改变我买入公司的质量标准。美股在高估值水平上持续了太久的时间,就像那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我有它随时会掉下来的心理准备。但择时不是我的投资风格,如此,当美股暴跌时如何保护自己不被市场消灭,这是我投资时首先要考虑的。

虽然纳斯达克综指暴跌最多时超过30%,不少投资者被市场消灭,但我相信我不会被消灭,我的投资会有市值的波动,但绝对不会被清盘出局(wipe out)。因为我坚持投资的三不原则:不做空,不融资,不懂不做。这三点其实是保证投资不死的原则。芒格经常引用一个乡下农夫的话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就好了?我就永远不去那个地方。在暴跌之时,你会发现这句话的强大威力。投资死亡的方式,不外乎两个:资金有期限、投资的产品死亡。投资的产品又包括公司股权和各种金融衍生品。融资加杠杆投资股权,可能因为短期追加保证金而死亡;如果买入做多期权call或者卖出做空期权put,都可能因为时间期限而变零。

而百分之百保证金买入优质公司股权,而资金是长期闲置的或者没有期限的,这样的投资会有股价情绪带来的市值剧烈变化,但永远不会有被扫地出门的可能。这是最基本也最原始的投资风格,但多数人基于贪婪,追求短期暴富,早已经抛弃了这种投资风格。大盘暴跌反而突显常识和原教旨价值投资的生命力。

在这种特殊情形下,我们也发现能够获得源源不断资金流入的投资者,具备了另一种优势,可以在合适价格买入,也可以在估值极端悲观的时候买入,虽然不择时,但获得了择时的优势。

资金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在极端行情下,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投资基本问题的最好契机。仅就资金这一投资基本项来看,资金的质量和数量到底是什么关系?质量重要还是数量重要?这其实是值得思考的。

对于个人来讲,我们获取资金的渠道,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有资金(收入积累、生意自由现金流、资产处置、家族传承)

2、借贷资金(保证金账户资金、短期借贷、长期借贷)

3、委托资金(短期委托、长期委托)

这些不同的资金,因为来源不一样,资金的质量也就不一样。自有资金是质量最高的,这是日常花销之外的资金,闲置下来可以做长期投资。这种资金的质量之所以高是由于它拥有时间的优势,只要不错误地用这笔资金做空或者融资或者买卖期权类金融产品,也就没有强迫这笔资金从市场中出清的压力,可以永久地让资金持有某种资产。就像前面提到过的,其实,来自个人或家族生意的自由现金流,是一种源源不断的新增资金,一旦有合适价格就可以买入优质公司的股份,而在熊市则可以买入更多。这类资金的威力在平时可能不显,但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就凸显出它的特别力量了。由此也让我思考,对于一个家庭数代资产管理战略来说,拥有一个好的家族生意,同时进行股权投资,对市场优秀公司的研究可以帮助家族生意的发展,家族生意的自由现金流,可以增强股票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率,两者之间互相助益相得益彰。

在借贷资金和委托资金中,最糟糕的资金是保证金账户资金(Margin account),一旦亏损就是催人命的margin call(追加保证金通知);其次是短期借贷和短期委托,这都是质量糟糕的资金,对于理性和成熟的投资者,是要极力避开的。来自银行的长期借贷(至少5年)和富裕客户(至少5年)的长期委托的资金,看起来是债务,如果签订好合同,其实也是不错的资金。

一般来说,能够从银行长期借钱的个人,恐怕只能是房产再按揭,它的期限可以长达30年,而且利率较低,一个成熟的投资者长期投资的收益率胜过房贷利率的可能性很大。

而富裕客户的长期委托资金,是一般人很难获得的资金种类,需要你的投资能力得到证实和认可,对于个人是可遇不可求的,除非让自己转型为资金管理人,不过,这种资金的质量很高,资金在约定的较长时间内,相当于你自己的资金,不同的是,你不能得到这部分资金的全部收益,只可从中得到一些约定的业绩分成。但是它可以最大化你的投资能力,增加你个人的自有资金量,还可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如果你观察今天资产管理市场的现状的话,你会发现不同的资金性质,最终达成的投资成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巴菲特和芒格在最初的阶段,都成立过合伙公司,要求的资金期限都很长,但是这种资金的个人化性质,还是有太多的利益纠缠和事务麻烦,等到他们拥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后,就放弃了这种模式,这是因为后者通过拥有保险公司可以获得保险产品的浮存金,而这种资金在出险之前是一直可以使用的,长达20年甚至几十年。这种资金性质,让伯克希尔哈撒韦可以不受市场情绪的影响,完全按照巴菲特芒格的投资思路去投资,从而成就了这个投资世界的伟大传奇。

在欧美还有一些以合伙形式运作的投资实体,由于资金没有撤离的压力,完全按照自己的投资理念运作资金,运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从而也获得了很好的长期收益率。而当前世界最大的金融工具是共同基金,由于资金的短期性质,很少有能保持长期高收益的共同基金,即使他们可以从全球选择最聪明的人,运用最先进的数据分析系统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因为它的资金最终来源是短期资金。

如果从初始资金越多越好这个角度来看,理论上我们可以从前面三个途径中获得我们希望的所有资金,搜罗自家的所有资金、借到所有能借到的资金(朋友的、银行的)、说服尽可能多的富裕客户把资金委托给你。你的初始资金确实可以最大化,但是短期资金无法抵御市场的情绪化波动,随时要退还的资金没有时间优势,即使你看对了投资标的,但如果市场情绪不在你这边,你也得以亏损出局。当你对短期的投资收益患得患失时,你会情绪紧张,或者担忧,或者害怕,或者恐慌,心情会受到严重影响,长期的心理负累会侵蚀身体健康并可能最终患病损害生活质量。

美国经济和美元的隐忧

我的投资对象是美国股市,美元的稳定和美国经济的强劲是保证我们投资收益率的基石。作为巴菲特和芒格的长期拥趸,我从他俩那里接受到各种美国的信息和他俩的个性化解读,我对美元地位和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很少怀疑。我向来认为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竞争,因为联邦权和州权管辖有别,而州权向来是保持美国经济活力和市场竞争的绝对主要力量,而联邦事务主要在外交和国防上,对基础经济的影响不大。如此,总统的换届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对基础经济影响不大。

但美国联邦政府自罗斯福新政以来开始扩权,联邦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力,到奥巴马当政期间,出台无数的联邦规定,环保政策、健保方案、最低工资和种族区别雇佣等,以前由州政府决定的经济事务现在受到联邦限制和影响,作为资本主义基础的自由竞争大为削弱。以前不用担心总统换届影响经济,但今天却不能不担心了。

当前的民主党总统在环保极端主义的影响下,联邦政策直接影响能源开采,拜登为了实现竞选时的绿色新政承诺,即使石油天然气价格暴涨,依旧不放开自己国内的石油开采标准,严苛的环保标准和相应的成本让很多石油开采商关闭油井,这些因为环保政策被缩减的产量,只能通过外界的供应量来填补,但外界的高价石油供应无法缓解国内高油价带来的通胀。这类输入性通胀如果不能在国内提高产量来满足自身需求,降低通胀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今天美国就处于这种灾难性的窘境,或者去掉极端环保主义政策,或者持续因为能源价格暴涨带来的长期通胀,二者只能二选一,既想执行极端环保的政策,又想保持能源低价格是完全不可能的。仅看这届政府的能源政策,就能看到昏招迭出,但其基于环保的政治正确,不会直面现实去改变这类错误的政策,结果就是经济衰退,普通人受到高物价的伤害。如果再去看边境洞开,滥发福利,最低工资和雇佣时对种族的区别对待,公司很多可以自由决策的项目受到联邦政策的影响,当个人和公司层面的自由选择受到政府影响时,这个经济体就已经不再是一个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了,个人和经济实体的竞争力就会受到伤害,长期下来一定会削弱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面对当前弊病丛生的现实,任何一个关心普通人生计负责任的民主政府,都会首先去掉极端环保政策,再撤销各类影响市场竞争的障碍因素,着眼于百姓民生福利,以争取长期执政。但是因为此轮总统选举是盗取的,盗选的目的不是为了美国百姓的利益,而是实现背后利益集团的所谓“伟大”的理想目标:绿色新政。也因此百姓生计是否被牺牲,根本不是他们要担心的。联邦政府扩权,让州政府失去独立性,本不受总统换届影响的经济,也开始随着总统换届上下起伏。也因为总统所在的行政部门有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些抱有所谓“进步”理想主义的利益集团,或许早就开始了盗选总统职位的谋划,最终在这次总统换届中实施,不计代价不顾普通人的生计,实施极端环保的绿色新政理念。既然已经不顾起码的民主游戏规则,本届美国政府一定会把盗取的总统职位用到极致,绿色新政、极端进步主义(种族政治、性别政治等)都会做到极致。

美国经济衰退到底会达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美国当前的应对高通胀的措施有两个:1、从其他产油国或组织如OPEC进口石油;2、美联储加息。而这两类措施针对输入性通胀是无效的。我们已经看到,OPEC已经拒绝提高石油产量,俄罗斯石油因为俄乌危机已经被美国禁运,虽然短期因为释放储备石油而稍微降低了石油价格,但这些都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放开自己土地上的石油开采才是釜底抽薪之举。至于美联储过于激进的加息步伐,其实是对以前误判的激进补课,如果从疫情期间的货币供应来看,加息周期应该更早开启,而不是看到通胀高企才开始。当前如此激进的加息进度,对整体经济的伤害是很大的,如果是特别针对石油价格,那完全是无效的。美国石油的需求量是固定的和必需的(车辆需求和工业需求),不会因为加息而减少消耗,石油的供应在美国之外,如果其数量不提高,价格不会因为美联储加息而下跌。相反,美联储加息让普通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看得见的就是房屋按揭贷款额上升)。当前的诸多政策不得不让人担心美国整体经济的前景。

以前很多年,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稳如磐石,我们常以美金来称呼,意味着跟黄金一样稳固。但近几年的一些操作比如联邦政府不断突破债务上限的发债量,比如在这次俄乌危机中的不加区分地没收俄罗斯资产,推动俄中印巴(BRIC)几个人口大国的贸易结盟,减少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额。这不得不让人对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有一些担忧。

2022年1月底,美国国债已经突破了天量的30万亿美元,相对于美国2021年GDP23万亿美元,债务与GDP之比达到了130%。近些年来,美国发行国债的只增不减趋势,长期会让美元价值基础不稳。美元作为全世界的储备货币,可以从全世界获得铸币税,但现在因为地缘政治和错误的外交政策而大幅减少美元影响所及的人口数量,俄中印巴(BRIC)总人口是32亿(占世界人口42%),全球贸易额占比15%以上,如果美元减少在这4个国家的贸易结算额,美元可以收取铸币税的范围就会缩小(俗话说就是剪羊毛的对象减少了)。一方面是可以剪羊毛的人口基数减少,而美元货币供应量因国债不断发行而增加,长期下去的惟一可能是美元价值趋贬,失去世界储备货币地位。如果美元不再是世界储备货币,世界货币失去锚定,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也就会进入动荡阶段,直到找到一个新锚。也许,我们有生之年不会看到这个灾难,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个长期隐忧,并为此做一些准备。

在线世界的稳定和不确定

前面讲了不少宏观大势,都是不太正面的消息。我本人其实不怎么关注经济的宏观因素,一般的宏观面,对我这种着眼于基本面投资者并没有多少意义,但是资本主义精神和货币这种宏观,其实不是宏观,是基石。如果一栋房子的基石不稳,房子彻底倒塌只是时间问题,引发的因素或者是一场暴风,或者是一次豪雨,催化因素不一样,但结果一样。一个国家的经济也是一样,如果基石因素发生重大改变,灾难的结果也是迟早的,作为在这个经济实体上谋生的投资者,不得不要有所思考。

最后一部分,我们还是落到地面,谈谈在线世界公司的特质,这些公司的业务都是字节(或说比特byte)为基础,不用制造产品和运输产品,也没有收款环节,即时使用服务即时获得收入。在线世界公司的业务,或者是为在线世界提供工具,或者通过抓取注意力获得广告收入。

今天的在线世界,信息供应达到了疯狂爆炸式程度。“在一个信息丰富的世界,大量的信息内容意味着某种东西的缺乏:无论它是什么,肯定是因信息消耗引起的缺乏。而大量的信息消耗的是什么,这是显而易见的:它消耗的是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丰富促成了注意力的缺乏。”西蒙的这一见解通常被简化为:“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由此Kevin Kelly引申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的注意力是唯一有价值的资源,是我们每个人无需训练就能产出的资源。它的供应是短缺的,每个人都想多要一些。你可以完全停止睡眠,但你每天仍然只是有24小时的潜在注意力,而且绝对不存在任何东西——无论是金钱还是技术——能增加它的总量。潜在注意力的最大值是已经固定了的。它的产出是既定有限的,然而除此以外的其他东西都在变得越来越丰富。既然它是最后的稀缺资源,那么注意力流向哪里,金钱就跟到哪里。”这段话于我具有醍醐灌顶的意义,所以只要谈及在线世界,我就会引用这段话,希望也能引起大家的注意。

注意力为何有价值?注意力是眼睛和耳朵在大脑意志控制下的方向性行为。或者是眼睛的观看,或者是耳朵的聆听,或者是大脑的整个运思,但不管是哪一个形式,都是主观意志控制下的行动,是意志在时间中的运行。注意力的运行过程是观念、知识和信息输入的过程,人的整体发展归根结底都是这种输入内容的产物,不同心理先见的人,在同样或异样输入内容的影响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但总体上看,这会塑造人的价值观念、思维能力、兴趣偏好和欲望内涵等,有人会对某一些事物从无知到有知,有人的思维从肤浅到深刻,从片面到全面,从主观到客观;有人因此发展出新的兴趣爱好,有人对时下流行的消费或者拒绝或者拥抱;而对于缺乏思考能力和质疑习惯的人,这些通过眼耳和大脑输入的信息会控制这个人,这些信息像一种计算机程序输入到人的身体,被程序控制的身体就像机器人一样按照程序的指引行动。

注意力融入的是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由于这是塑造人可谓惟一重要路径,成为商家和政治博弈的前沿阵地。注意力培养出来的欲望是商家利润的源头,注意力培养出来的政治观点是政客当选的选票收割机。利用AI和算法创建的巨大收割注意力机器,为广告客户带来大量消费者获得巨大的收益。谁能在注意力战争中获得更大份额,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

在线世界的优秀公司具备的特质是非常独特的,在商业模式上很多因素达到了极致(比如价格为零,供应无限,客户无限等)。如果世界不是发生毁灭性的变化,或者世界人口急剧减少,这些公司的生意可以持续几十年,因而公司短期股价受到市场情绪性影响,只是情绪性波动,而不是实质性的损失。不过,那两个特例也有可能出现,毕竟毁灭地球的核武器已经存在多年,同时生物科技最新发展阶段,也可能制造消灭大量人口的病毒或者大规模使用的药品产生的致命副作用。我们只能祈祷最坏的事情不会发生。

对于股价在市场悲观情绪下发生的剧烈波动,我们需要有冷静的态度。历史上有公司在15年里达到了100倍收益的公司,但曾经有过月跌幅超过40%的纪录。这个公司就是怪物饮料公司(Monster Beverage),从2000年到2014年上涨100倍,期间有10次股价下跌超过20%,最多的一次下跌超过40%。如果你仅仅关注它的股价下跌,而不是紧紧关注它的生意基本面,可能会因此很沮丧。股价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大幅起落,但是公司的生意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市场情绪在短期造成的股价伤害,我们是无法避免的,唯一能避免的,就是让自己的资金具有时间优势,不做融资和做空这类不具有时间优势的操作,融资和做空这类操作,在极端行情中可能短短的一个小时就把你扫地出门,虽然你可能在长期是对的,但只要一瞬间不对,融资和做空就会清零。只有长期资金100%保证金买入优质公司,那么任何大风大浪,无论波动幅度有多大,只要进入正常状态,你永远可以笑到最后,不仅远离风险,还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本文摘自本人管理的投资合伙报告,有删节,任何投资意见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推荐。)

2022年8月3日于安大略湖畔

全部讨论

2023-11-17 12:28

“但是因为此轮总统选举是盗取的...", 您的判断依据是哪些?

2023-11-17 10:37

年洋兄好,欢迎重回雪球。这会天气冷了,没去南方度假吗?

02-24 19:49

mark

2023-11-30 20:58

1

2023-11-17 19:18

转:
周年洋老师文章:《暴跌股市中的磐石》
市场情绪在短期造成的股价伤害,我们是无法避免的,唯一能避免的,就是让自己的资金具有时间优势,不做融资和做空这类不具有时间优势的操作,融资和做空这类操作,在极端行情中可能短短的一个小时就把你扫地出门,虽然你可能在长期是对的,但只要一瞬间不对,融资和做空就会清零。只有长期资金100%保证金买入优质公司,那么任何大风大浪,无论波动幅度有多大,只要进入正常状态,你永远可以笑到最后,不仅远离风险,还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2023-11-17 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