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在线(ONLINE)世界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5回复:25喜欢:93

投资在线世界

文 周年洋

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要有丰厚的收获,不仅要找到肥沃的土壤,挑选精良的种子,还要辛勤地翻土、施肥、播种、灌溉和维护,做好所有这一切也依然无法超越农作物自身的发芽、成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任何的收获都需要经历时间,都需要耐心地等待。投资跟农民种地没有多大的区别。

世界的分野:在线世界与离线世界

如果投资的土壤已经发生质变,肥沃的土壤已经翻转了方向,因为思维框架的钝化,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曲解,我们依旧留恋在贫瘠的土壤里,投资就会出大问题。而不幸的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恰恰处于世界的分野之中。

今天的世界已经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完成了巨变,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这场革命留下的是截然不同的新旧两个世界。没有意识到这场革命,你的日常生活也会裹挟其中,不会受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是创业、经商或投资,不对这场革命有足够的意识,你将被抛离得很远很远。

我要说的革命就是互联网经济或者说数字经济已经发生的裂变,世界已经演变为在线(online)世界和离线(offline)世界,而且在线世界的价值已经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迅速超越离线世界的价值。

自从电脑诞生那一刻,传统世界成为原子世界,而采用二进制的电脑开始构建比特世界。当互联网诞生,当宽带出现,当云计算成为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后,比特世界就进化为在线世界了,那些原子组成的物理世界,那些不在线的比特就变成了跟在线世界相对的离线世界。当万物联网后,在线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大,而离线世界却会相对变小。其核心原因在于大脑的价值,或者说思想的价值大于物质的价值。没有意识到这点,就会像在汽车出现时,还花大价钱投资马车或者马具,或者在电力已经使用时还在做精致的煤油灯一样悲剧。由此,投资世界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赚大钱的机会将更多出现在在线世界。

在线世界的本质是永恒流动的数据(由比特组成)、人与人/人与物的无限链接,谁能掌握最大量的数据,谁能最大可能地连接人与物,谁就可能成为其中的赢家。所以在线世界的生意特质是巨大的网络效应、创意精英(smart creative)才能极致化实现、免费/订阅、广告买单/过桥收费。而在线世界的竞争力在产品和客户方面都跟离线世界不一样,在线世界的赢家,在产品方面是争夺创意精英,拥有最多的创意精英就可以做出顶级产品,到达最多的用户和连接;在客户方面则是争夺其24小时中的注意力份额/或者在处理效率业务方面排他性频繁使用。

以现有在线世界的生态来说,已经出现了四个平台:电商平台、社交平台、流媒体平台和共享平台。每一个平台处理的数据和实现收益的模式不一样,从生意模式来看,这些平台天生就不是平等的,基于数据的特性和人性的基础,社交平台容易做到最大规模,很容易通过广告实现流量变现,但它最大的风险是一夜之间消失。电商平台需要建造物品和物流的巨大网络,投资巨大,但由于其巨大的规模和网络效应,可以实现一家独大,出现天下无敌手的局面,当前的亚马逊已经是无人能够撼动的巨无霸了,问题是它还有多大的空间呢?是不是现有的估值已经超前实现了它的未来价值呢?流媒体平台,依赖内容方的产品,或者购买版权,或者自己制作,需要前期很大的投入,盈利来源不能仅靠广告,而是更多需要订户付费购买,不如社交平台可以短期扩大规模,吸引用户,盈利时间和利润率都很难跟社交平台相比;而共享平台如uber、airbnb等,网络规模不如前面几个平台大,而且用户需求碎片化,受地域限制,盈利难度更大,当然,也许未来能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但眼下看来,这个平台是所有平台中平台力量最弱的。仅仅依据平台去寻找可以投资的标的,没有确定的胜算。

寻找伟大公司的新方向

即使在新兴的在线世界,寻找稳健的投资标的还是要回到一些简单的常识。

在淘金潮的年代,淘金的人并没有几个人发横财,相反,那些提供锄头和铲子的商人却持续稳定赚钱。

要在新兴的在线世界寻找稳定盈利的投资标的,我们也只能从给在线世界提供基础设施的公司,为在线世界里谋生的人提供必备工具的公司里去搜寻。在线世界里最多的活动是搜索、制作文档、视频、音频、游戏,交换信息,数据处理等,那些为内容制作提供软件服务的公司,那些提供网络文档标准的公司,比如我们大家都知晓的如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微软的软件虽然体验很糟糕,但由于它是大部分人进入网络的基础,形成了我们最初的使用习惯,也成了整个数字世界的基础文档,当它的办公软件以订阅方式面向大众市场,便获得了2亿多公司和个人用户的订阅,以2020年第一季度的数据(85亿美元)来看,每年可以从中得到340亿美元的收入,另外一个基础设施的windows每个季度可收入54亿美元(全年大约216亿美元),加上其云业务(每个季度92亿美元)的崛起,把微软这个没落的贵族送入万亿市值的行列。

在线世界的特质是巨大的规模和网络效应,这使得其中的基础公司无法被超越,你只要是进入在线世界,你无法避免要用到它的东西,这种基础的东西,无人能够撼动,形成一种赢家通吃的竞争格局。理论上,它的客户可以是全球任何人,也就是70亿人口。这是以前从来没有想象过的生意规模,这也就让这些领域的公司的市值可以超过一些中型国家的GDP,以离线世界的思维来看是笨重的大象的,却照样可以翩翩起舞。

芯片、云计算、在线生活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制作软件等是在线世界的基础,即使在这些领域,我希望继续寻找窄门,寻找小概率但落在大趋势里且盈利稳定的机会。一方面基于自己学习能力能理解和明白的领域,我才会有重仓投资的勇气;另一方面也基于这些领域的特质,像芯片业,面临技术变革和经济周期上的不确定;像数据处理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混乱,行业标准没有确定,不知道哪一条路径会最终一统江湖。

对于我来说,好的生意的特质是既能成为稳定的必需,又能不断扩大需求。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寻找投资标的,我要同时考虑三个方面:在线世界的特质、人性的基础、人们的网络生活必需或在网络里谋生不可或缺的工具。这种着眼于未来的高确定性,可以让投资在可见的未来高枕无忧。

看得见的低估与看不见的低估

寻找低估的标的,这是价值投资者的共识,但是对低估的含义本身,恐怕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一般来说,大家普遍认同的低估就是基于公司当前的特质和财务情况进行评估,是就当前看得见的价值来分析,低于净资产,低于同行估值,低于清算价值等等,这种分析的好处是比较确定,不利之处是抛开了未来时间里的资产变化。我们可以名之为“看得见的价值低估”,这是当前大多数投资者认同的“低估”的含义。

对这类低估资产的寻宝游戏,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拿着探宝器已经搜寻了无数遍了,留下的是有各种问题的资产,有的是缺乏流动性,有的是虚假低估,有的是大股东自肥只留下一点碎渣给小股东,在这类资产里寻宝,个人投资者没有多少优势;如果基于公司的本质和时间来看的话,其实有另外一种低估,那就是从它未来巨大发展潜力来看的话,当前看起来高估的股价,其实相当便宜,这种低估可以名之为“看不见的低估”。

但问题是,你怎么可能拥有看见未来的水晶球?这就要提到HOWARD MARKS所推崇的“第二层次思维”了,“你必须想他们所未想,见他们所未见,或者具备他们所不具备的洞察力。你的反应与行为必须与众不同。简而言之,保持正确可能是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你必须比其他人做得更加正确......其中的含义是,你的思维方式必须与众不同。”到今天为止,能指导我们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的途径,只有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式”,而多元思维模式的核心是在多学科的核心原理、普遍智慧和根本的人性基础上,对真实世界有真正的认知,这在今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投资在线世界,更多的是要理解看不见的低估,而要达到这点,你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走出舒适区

投资是一条修行之路,要走少有人走的路。如果你发现自己能在市场上找到很多可以投资的标的,这将是灾难的开始。成功的投资之路一定是起步无比艰难,而一旦走在对的道路上,你就可以闲庭信步,高枕无忧,享受开花结果的美妙和惊喜。

起步的艰难在于它要突破认知上的瓶颈。人都愿意活在身体、心理和认知上的舒适区里,不是被外在的痛苦惊醒,是不会主动走出这种舒适区的。在投资上要突破认知上的瓶颈,一定是投资上的损失或者平庸,让你抛开或者重新审视原有的认知模式,这都是不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它让你皮肉分离,还有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彷徨。

投资系统的核心,不是分析商业模式,不是进行财务分析,当然包括这些,而是培养洞察力,洞察力有点像篮球运动员的身高,更多的靠天生,后天影响有限。但以我的经验,提高洞察力还是有可能的,要通过哲学逻辑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通过不断吸收和拓展信息范围,在信息的比对和知识的链接中发现新的范式,领悟到稀缺而优秀的投资标的;发现优质的投资标的并不一定就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率,等待市场机会来临的耐心是取得高收益率的另一个关键,所有这一切因素在某一个时刻相聚,可谓千载难逢。如果不是认知上的清晰和投资系统上的完善,就难有决绝投入的坚定,就难有重仓持有的勇气。

清醒地意识到你所在的世界,看到世界从离线向在线转变,这是走向成功的起点。如果起点错了,你就是有世界上最快的马,获得的也只有南辕北撤的悲剧。

(题外话:很久没有贡献,在年关之际,给朋友们一点交代,希望对你的投资思考有一点帮助。本文是我给投资人的备忘录,是站在美股的基础上,跟其他市场稍有不同,其中提到公司只是作为分析材料,不代表投资推荐。祝大家节日愉快,注意安全。开始在微博上分享一些想法,有兴趣的可以加我: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0-02-16 16:07

重点:在线世界生意特质是巨大网络效应、创意精英才能极致化实现免费/订阅、广告买单/过桥收费。是争夺拥有最多创意精英就可以做出顶级产品,到达最多用户和连接;客户方面是争夺其24小时中的注意力份额/或者在处理效率业务方面排他性频繁使用,和人性的基础、人们的网络生活必需或在网络里谋生不可或缺的工具

2020-01-25 11:21

很享受年洋兄的这段美文,很有KK《失控》和《必然》风番。
祝新年快乐!

02-24 17:00

mark

01-21 21:51

学习

2020-04-23 18:28

市场是正确的,所以能看到的低估未必低估;只有偶尔遇灾难或困境才会出现低估。

2020-02-17 10:25

谢谢周老师分享

2020-02-13 14:24

谢谢分享!年洋兄是我投资路上学习的榜样

2020-02-13 00:07

思考不错,Mark

2020-02-03 12:31

2020-01-28 14:53

每次读周老师文章,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