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大部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阅历的累积,会很自然的,对一些人生体验和信息的刺激,并没有那么敏感和在意。就比如这个小长假,仿佛昨天还在收拾去旅行的行李,今天怎么就已经躺在家里刷手机了?更比如一部分人看着A股休市期间,港股和外盘的各种大涨特涨,一眨眼明天就要轮到大A开盘了,其实内心,并没有什么波澜,比如我。

节前24号的普涨,就是我上一篇的复盘,其实已经写了市场要结束从3月21日开始的调整波段,进入一个正常的技术性反弹波段了。更早一点的迹象就是4月17日那天的全A指数5.9%的大阳的反包,之后就是腾讯H股在22、23、24三天的连续逼空,所以直到现才看到、才开始吹H股的暴涨、离岸的转势,多少有点马后炮了。人家先知先觉,敢赌先手的资金已经分批吃了三道菜了,你却把第四道菜才作为盛宴的开场,这反射弧,确实够长的。

我当然没有万人看涨、独自唱空的哗众取宠的意思,连3000点上下的市场都要唱空,那你还炒什么A股呢?更别说在今年这个方方面面都在全力护航的“特殊红利”期。我只是认为,看多做多A股,并不代表动辄就把市场的情绪和预期,给提升到牛市、国运这种,小白嫩韭才爱听的高度。A股的起承转折、涨跌震荡,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基本面、政策面、流动性和预期,以及行之多年的群体博弈生态,而外盘和其余场外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在于节奏和阶段性的冲击。所以,对假期内那些外盘的刺激因素,比如丑国缩表带来的降息可能提前、日元狂贬、亚裔细分带来的资金回流、以及各种地缘和贸易带来的扰动因素,顶多也就影响A股局部的风格和行业,这些跟各种大A自媒体在自嗨的“牛市”,十万八千里。

回到具体策略层面,做多看多什么,其实在流动性充沛,情绪预期正反馈的阶段,买啥拿啥都一样。无非在于你自己的判断预期和操作习惯,如果你是做趋势波段的,今年的几个大风格,比如红利、成长、赛道、出海等等,基本上都还在大趋势内;如果你是做短线题材的,前有AI、后有低空飞车,现在有冒出个合成生物,未来每个月都不乏各种“扯淡”但涨幅惊人的故事,要信早信,赌的就是个一夜暴富;甚至你是做长线的,那些蓝筹权重,甚至宽基ETF,都是这几年来少有的稳定时期。怕就怕,你一会儿长线,套了就改波段,一会儿又眼红短线,又把波段改成超短,超短再深套,直接装死长线,那这么几轮下来,十个大牛市,你也赚到一分钱。

整体来说,有没有假日内外盘的暴涨式的冲击,我都对今年的A股是看多为主,尤其是结构牛这个维度。只有让各种风格的资金,都能在A股找到配置对标,找到赚钱效应,逐步扭转外界这个市场的既有印象,才是对所有人好的事情,短短几天的暴涨,改变不了A股,更改变不了你的人生。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腾讯控股(00700)$ $英伟达(NVDA)$ $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raneShares(K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