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0
今天补完缺口就反弹了,股票账户日收益0.3%,年收益21.73%,基金账户回到水下,年收益-1%。我判断这是底部,但会是挺困难的底部,目前高仓位运作。
今天想说一件事,有些经济学分析因为人们超额储蓄,所以消费意愿不足,我对这个结论有所怀疑,做了一下研究。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数据,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52],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3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0598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739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6元。
2022年人均消费支出24538,2022年新增储蓄17万亿
从结构看,有两组人扣出人均消费后,已经入不敷出,假设没有负债,这部分低收入群体根本没有储蓄,中间组平均一年储蓄6千元,剩下的储蓄基本就是中高群体剩余的。
也就是有60%的人一年剩下的钱低于六千元,在看病,养老面临保障不足的基础上,显然是不太敢花钱,而中高收入人群,由于大宗消费该买的已经买了,因此这部分储蓄会转为金融资产。
所以专家说的超额储蓄,由于结构不平衡,这部分钱是很难转为消费力。
再查了一下美联储的数据,由于口罩期间,给大家发了补贴,2020-2021年,美国政府向家庭提供的5万亿美元救助,21年最多时候有2.1万亿美元超额储蓄。2023年6月底,美国家庭的超额储蓄剩下3670亿美元,减少了82.5%,而2023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美国的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了8%和6.7%。由于补助是见者有份,中低收入的人群也有钱花,因此这部分多出来储蓄,很容易转化为消费。
因此,表面两国的储蓄都增多了,但从结构看,美国转化为超额消费,我们的储蓄大多转化为了超额投资,躺在银行账面上的钱多了,但由于消费不足,企业敢上杠杆扩张的又少了,这就是困境或者说长期困境。
$银行ETF(SH512800)$ $券商ETF(SH512000)$